县委班子工作述职报告-述职 报告.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590743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委班子工作述职报告-述职 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县委班子工作述职报告-述职 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县委班子工作述职报告-述职 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县委班子工作述职报告-述职 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县委班子工作述职报告-述职 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委班子工作述职报告-述职 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委班子工作述职报告-述职 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县委班子工作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按照市委要求,我代表县委班子做2014年度工作述职,请评议。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班子的通力协作下,在各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县委班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既定发展思路,以谋求全县人民根本利益为宗旨,以经营优势为牵动,举全县之力推进“中国亚麻城”、“中国东北民猪之乡”、“滨北兰西经济带”、城市经营和基础设施五大类项目建设,加大市场开发、产业开发、扶贫开发力度,脱贫解困、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县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分别实现10.49亿元、5600万元和2814元,分别同比增

2、长10.2%、8.7%和13%;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8亿元;新上和续建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20个。“十五”计划全部完成,经济社会发展超过预期,实现并保持了恢复性发展的旺盛势头。 1、亚麻产业开发持续升温。坚持“政府主导、行业规划、市场运作、社会融资、多方共赢”推进“中国亚麻城”建设。把进入颓势的亚麻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突出出来,变就企业抓企业为强产业带企业,变产加销的链式连结为营销牵动,摆脱了把产业开发维系于单个企业的惯势,亚麻产业植根民众,实现了无大企、做大产。出台了关于促进亚麻产业发展的意见,原创:http:/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一是营销拉动作用彰显。有形市场

3、建设实现重大突破,黑龙江亚麻市场、宗正物流中心承载亚麻商品集散、商贸洽谈、展示推介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经过争取,国家级亚麻大市场建设项目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目前正在招商。域外营销网络不断扩张,兰西的亚麻编织品遍布国内大中城市,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0%,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二是加工规模群族扩张。坚持“正规军”和“游击队”齐上,亚麻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大群体的集群发展之路。干湿纺规模达到4万锭,织布能力达到2014万米,分别比2014年增长1.5倍、4倍。亚麻编织企业如雨后春笋,户型经济蓬勃兴起,展现了亚麻编织这一新经济增长点强劲的后发优势,汽车坐垫、亚麻凉席等编织品生产能力达

4、到500万套(件),比2014年翻了10番。兰西亚麻编织“产销两旺、一工难求”。9月份,我们被国家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一业兴带动百业旺,亚麻产业拉动电力、旅游、商贸增收5000多万元,拉动社会就业4万人。兰西的用电量已突破1.2亿度,比2014年翻一番。三是原料基地得到巩固。在困境中积累了种麻经验,达成了“基地支撑建麻城”的共识。以政策拉动推进亚麻面积落实,域内外种麻35万亩。四是推介造势炒热商机。集民智、聚民力、顺民意,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兰西)亚麻节”,域内外20多万人参加,签约项目17个,签约额6.9亿元。组织20多家亚麻企业在哈洽会独立参展,项目签约额达到3.2

5、6亿元。目前,全县上下正在抓紧筹备12月8日的“第二届全国亚麻编织品订货会”,届时举行“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授牌仪式,把兰西的亚麻进一步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2、品牌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以提高专业化水平、发展规模经济、打造品牌、对接市场为基本遵循,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一是品牌入市实现突破。出台了20142014年品牌农业发展规划,全县已拥有a级绿色品牌3个,无公害品牌12个。全县绿色特色农产品在哈市等域外市场销售率达到75%。二是基地规模日益壮大。坚持标准化生产,优质粮食147万亩,粮食产量接近历史最好水平。全部耕地通过了无公害产地整体认证。多支点推进畜牧产业开发,加快了农转牧步伐。建东北民猪

6、二级扩繁场、点152个;下摆秸秆养牛信贷资金2014万元,拉动民间投入1000万元,新增肉牛存栏2万头。三是龙头牵动优势突出。1万吨鲜食玉米、2万吨葵花仁、3万头东北民猪屠宰加工以及黑龙江滨北葵花市场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拉动作用初显。引入东金集团投资1.1亿元开发鲜食玉米基地5400亩,二期8000亩征地工作正在进行。远大禽业、新企望等畜禽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 3、扶贫开发效果明显。用活、用好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十弱县政策,开发式扶贫,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整村推进效应显现。制定了滚动扶贫实施细则,修订了20142014年扶贫开发规划。年初以来,重点实施了畜牧养殖、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三

7、大类项目。在已启动的3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中,共下摆扶贫牛8924头,猪28800头,羊8734只,禽21万只,覆盖农户1.28万户;建农村卫生所和畜牧服务室各36个;在14个村修立砖路28.7公里。全县9805个贫困户稳定脱贫。二是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加。以产业开发拓展民众增收空间,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带动劳动力转移。坚持内转与外输、品牌开发与技能培训同步,劳务中介组织达到54个;域外输出基地247个;培训农民工4.2万人(阳光工程培训4500人)。到目前,全县转移劳动力7.5万人次(内转2.9万、外输4.6万),创收2.7亿元。户营经济正在由“一口咬”向兼业经营、专业经营过渡,种养、种加

8、、种劳等兼业的已占到70%,实现分工分业的占20%。三是争取部门帮扶有了新进展。省财政厅、市直20个部门以及县直包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物资34 第二篇:县委班子工作述职报告 中共*县委领导班子 2014年度工作述职报告 中共*县委员会 (2014年12月) 2014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共*县委领导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以及中共南宁市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民主集中制,精诚团结,作风扎实,与时俱进,战斗力强,发展思路清晰,采取措施得力,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

9、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入新*建设,全县上下思想不乱,工作不乱,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县委班子工作述职报告。年内*县被评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自治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2014年度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等荣誉称号,在2014年11月揭晓的第四届全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县跃居第25位,比上一届排位前进了一个名次。 一、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2014年经济工作“三突破”目标和*县2014年“gdp突破6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的奋斗目标,以南宁

10、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会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努力克服春秋冬干旱以及电力严重不足等困难,全县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的突破。预计: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8.8亿元,同比增长10.81%,完成市下达任务56.07亿元的104.8%。 财政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30.74%,完成市下达任务5.7278亿元的104.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9亿元,同比增长21.07%,完成市下达任务3.39亿元的100%。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亿元,同比增长49.6%,完成市下达任务19.0亿元的126.3%。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亿元,同比增长12.9%

11、,完成市下达任务11.05亿元的100.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22.86%,完成市下达任务29.2亿元的101%;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实现1.4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市下达任务1.4亿元的100%;工业完成投资2.7亿元,同比增长17.39%,完成市下达任务2.7亿元的100%;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2.3亿元的108.7%。 全县新签约内资项目共186个,合同引进资金34.18亿元,同比增长125.5%,完成市下达任务20.23亿元的168.95%;实际利用内资11.5亿元,同比增长123.3%,完成市下达任务8.06亿元的142.67%;实

12、际利用外资1352.42万美金,增长83.35%,完成市下达任务800万美元的169.05%。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790元,增长8%。 二、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一城两岸三区四线”建设步伐,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4年,县委领导班子按照“依托大南宁、勾画大蒲庙、建设新*、实现新跨越”和加快“一城两岸三区四线”建设的工作思路,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一是以加快“一城两岸”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目前,五合大学城已经有25家大学院校签约入驻,广西东方外语职业技术学院顺利招生开学,广西法官学院等4家院校开工建

13、设。尤其是仙葫大道拓宽亮化以及仙葫大桥开工建设后,沿江的饮食业发展迅速,“仙葫美食城”已经有5个项目开工建设,5家配套的会所(宾馆)已完成投资4000万元。*邕江两岸的建设逐步带动饮食业、房地产业和商贸流通、休闲娱乐业的快速发展。二是以加快“三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园区搭平台、民营扛大旗”的发展思路,以园区为平台,以民营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新型工业化进程得到推进,三个开发区的全面建设步伐加快。三个开发区和河洲现代农业实验区共引进内资项目46个,合同引进内资26.9亿元,实际到位内资8.48亿元,同比增长280.3%。三是加快“四线”建设

14、,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按照“四线”延伸走向,把14个“沿线”乡镇作为中心镇,大力发展“沿线”经济的带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因地制宜,审时度势,着力抓好“三农”工作。依靠农业上工业,以工业促农业,以一业带多业。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增资扩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年来,广东温氏集团、广西富丰集团、安佳公司、黑五类、正大集团、万利来、明阳生化等一批龙头企业就新增投资1亿元。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着力培植新的农业龙头企业。1-11月,全县农业企业总产值达7.56亿元,带动全县5万多户农民增产增收。通过财政贴息贷款支持发展温氏鸡的定单养殖,规模化养殖

15、小区和三条温氏养鸡养殖带有新的发展,新增规模养鸡专业户750户,产值1.2亿元,增加农民收入1200万元。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桑蚕种养、罗非鱼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力度加大,农村劳动力新转移就业突破1万人。积极开展抗旱促冬种工作,全年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区、市发展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制订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实行县境内招商引资无界限政策,招商引资由原来的以开发区为主转向了开发区和各乡镇并重的局面。一年来,各乡镇引进内资项目108个,合同引进内资3.3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8亿元,同比增长85%,大大增强了乡镇发展的后劲。 三、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加大对县城和三个开发区规划建设力度,使县城和三个开发区的投资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按照“依托南宁、淡化界限、接近距离、融入中心”的思路,进一步加强县城和开发区的路、桥、水、电、亮、绿等基础设施建设。仙葫大道、银海大道及延长线等三条大道(公路)拓宽工程,仙葫大桥建设工程、五合大学城、南宁东盟国际物流园、县城供水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实施。县职高道路、二高道路、五一路延长线铺设道路、建设路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扩宽工程等县城道路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县城三个主要出入口道路改造拓宽亮化工程中那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