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向未来”公益广告大赛策划书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1590056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益向未来”公益广告大赛策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益向未来”公益广告大赛策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益向未来”公益广告大赛策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益向未来”公益广告大赛策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益向未来”公益广告大赛策划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益,向未来”公益广告大赛策划书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师生培育公益意识,展示公益情怀,学校决定组织开展“公益,向未来”华东理工大学首届公益广告大赛。本次大赛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公益主张,设计或制作贴近社会、寓意深刻,彰显“中国梦”、上海城市精神和华理风范的公益广告作品,促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全国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彰显“中国梦”为核心,以广告创意设计为展现形式,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反映时代呼声,凝聚社会关切,陶冶高尚情操。二、活动名称“公益,向未来”华东理工大学首届公益广告大赛三、活动时间2018年4月2018年6月四、参赛对象在校学生(含留学生)、教职员工五、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六、活动主题以“公益,向未来”为大赛主题,围绕以下内容开展:1.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和上海城市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播正能量;2.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弘扬中华礼仪、礼节,宣扬武术、书法、戏

3、曲、国画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3.围绕推进向上向善的社会道德、“工匠精神”的职业道德、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广大师生汲取精神营养、感悟道德力量、产生道德共鸣;4.围绕文明修身、“新七不”规范(马路不乱穿、车辆不乱停、宠物不扰邻、守序不插队、言语不喧哗、垃圾不乱扔、餐食不浪费),提高社会文明素质,提升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5.围绕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讲述各行业、各领域在瞄准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奋力打造新时代新高峰中的点滴精彩故事,鼓励人物原型本色出演;6.围绕学校发展战略,聚焦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等华理元素,阐

4、释“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弘扬华理精神,展示华理形象;7.自选主题。围绕绿色环保、节约资源、全民阅读、文明旅游、食品安全、网络公德、诚信建设、依法治国、反腐倡廉、吸烟有害健康等内容,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七、活动进程1.通知发布与预报名(4月16日-25日):发布通知,参赛者填写预报名表进行预报名;2.组织培训与作品征集(4月26日-5月25日):邀请专家对预报名参赛者开展培训,征集作品;3.作品评审与优化(5月26日6月15日):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各类奖项,优化作品;4.获奖作品展示与推荐(6月16日7月15日):推荐

5、获奖作品参加上海市与教育部等相关赛事,并通过报纸、网站、展板、橱窗、广播、新媒体等宣传平台对优秀作品进行宣传展示。八、参赛方式预报名表、报名表及参赛作品电子版提交至邮箱,纸版报名表及参赛作品交至徐汇校区和平楼(办公大楼)102室或奉贤校区实验六楼508室。联系人:林璐 联系电话九、作品要求参赛作品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紧扣大赛主题,格调高雅,寓意深刻,形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创意。作品形式包括:1.平面类:海报、漫画等;2.影视类:动画、视频、微电影等;3.文字类:广告策划文案、剧本、公益活动策划书等;4.广播类:广播音频、广播宣传文案;5.新媒体类:H5(HTML5)。作品详细要求参见参赛细则。十、作品评选与奖励参赛作品凡涉及肖像权、著作权、商标权、名称权等有关法律问题,由参赛者自行负责。参赛作品不予退还。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受中国法律保护。主办方拥有包括提供给主要媒体进行刊播、展览、出版、网络推广等一切非商业性质的作品使用权。设一、二、三等奖、鼓励奖若干,并设优秀组织奖,予以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