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索.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00481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3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索.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教师论坛 当 代教育 2 0 1 5 3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探索 。 刘金巧 一 堂优质的初中数学课, 应是非常干净简洁的课, 即教师 应紧紧围绕教学目 标,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使学生经历学习过 程, 掌握知识技能。 课堂教学中, 教师少讲或不讲, 以便让学 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学习, 这当中 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教师 的课堂提问。 数学课堂上, 教师提问的质量高低, 不仅反映了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 智慧, 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往往只需 提出几个关键性的问 题, 便能完成一堂高质量的课。 这就是我 们常提到的课堂有效提问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是有一定要求和原则的, 掌握了 这些要求和原则, 就能大大提 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实现课堂由有效向高效的 迈进。 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基本要求 ( 1 ) 避免无疑而问。 要使数学课堂干净简洁、 优质高效, 教师必须力求避免无疑而问。 “ 是不是” 、 “ 对不对” 、 “ 好不好” 、 “ 行不行” ? 这些问题不是实质性的问题, 不能引发学生思考, 因而要少提或不提。 有的数学教师, 由于长期不注意课堂的 修炼, 导致形成了口 头禅, 变成了课堂教学的重大缺陷。 课堂 提问是要分年龄段的,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 提问“ 5 + 2 等于多少

3、” 可能是有意义的, 但到了初中, 比如解方程, 移项后等号右边 只剩下“ 5 + 2 ” 了 , 再询问学生等于多少, 就大可不必。 ( 2 ) 避免漫天提问。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一定要有的 放矢, 准确而有深度, 不能漫无目 的。 有的教师在提问时, 所 问的问题非常发散, 所到之处, 信马由缰, 随意提问, 毫无指向 性。 比如, 在教学“ 轴对称” 时, 提出“ 你看到过蝴蝶吗? 蝴蝶漂亮 吗? 蝴蝶是怎么形成的? 蝴蝶属于生物中的哪一科? 你会画蝴 蝶吗? 你怎么画? ” 等这样的问题, 点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的目 的是想通过蝴蝶外形的对称性引 入课题, 但是由 于缺乏思考, 问题

4、发散, 没有层次, 看似与教学目 标有关, 实则很多问 题偏 离主题、 喧宾夺主, 耗费了 大量的课堂时间, 影响了 教学进度。 如果涉及知识点教学时, 发散性问 题过多, 还会影响学生的思 维, 使学生越学越蒙、 不得要领, 这就违背了 数学教学的系统性、 逻辑性、 严密性原则。 n ( 3 ) 避免就轻提问。 提出的问 题一定要深入而有质量, 触 及知识的 本质, 杜绝避重就轻式的提问, 以免使学生对数学知 识生成的原理链结不得要领, 不能系统地掌握。 比如在教学 用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时, 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思维即公式 法是由已 经学习过的配方法推导而出的。 这就是知识的本质, 教

5、师要紧扣这一本质, 设计相应的问 题, 让学生用配方法解出 一 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然后观察结果, 学生很快就会发现 一 元二次方程的解只与式子 b 2 4 a c 有关, 于是涉及到的与 判别式( = b 2 4 a c ) 相关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同时, 教师还 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 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是优质数学课的重要标志, 是引导学生思考学习 和有效教学的关键。 而启发引导的过程中 需要教师提出 恰当的问 题, 其总体原则是紧紧围绕教学目 标设 计问题。 所以, 教师要精心备课, 什么时候提出问 题、 提出什么 问题,

6、 都是要经过认真思考的, 不能随意而出, 以免影响教学 进度和教学质量。 一般情况下,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坚持 以下原则。 ( 1 ) 有利于推进教学进度而提问。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 问, 有时是为教学进度服务的。 教师提出问题、 创设教学情景, 是为了引 导学生学习。 也可以理解为: 解决了 一个问 题, 引出下 一 个问题, 各个击破, 完成教学任务。 从某种角度而言, 课堂 教学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一个叉一 个问题” 的过程。 这“ 一个叉一 个问 题” , 就是教师思考设计出的问 题。 当然, 有时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遇到困惑时, 自 发提出的 问题。 ( 2 ) 有利于引 导学生思考而提问。 数学是一门思维学科, 数学学习除了 基础的应用之外, 更多地在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 惯和思维能力, 凡事做到有条不紊, 清晰严密。 数学课堂教学 中的分析释疑、 思考练习无不体现了 这一特点。 因此, 数学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提出问 题, 如果提出的问题不能引 发学生思考, 或缺乏探索性, 便是无效问 题, 不但对教学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