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3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845622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8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3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机械制造技术3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机械制造技术3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机械制造技术3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机械制造技术3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3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3讲解(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切削过程及控制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刀具切 削工件和工件材料抵抗切削的矛盾,从而产 生一系列物理现象,如切削变形、切削力、 切削热与切削温度以及有关刀具的磨损与刀 具寿命、卷屑与断屑等。 研究、掌握并能灵活应用金属切削基本理 论, 对有效控制切削过程、保证加工精度和表 面质量,提高切削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合理 改进、设计刀具几何参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 度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金属切削过程及切屑类型 一、切屑的形成过程 1切削变形的力学本质 切削金属形成切屑的 过程是一个类似于金属材 料受挤压作用,产生塑性 变形进而产生剪切滑移的 变形过程 (图)。 2切屑形成过程模型

2、图31 图 挤压与切削的比较 图31 切屑形成过程模型 二、三个变形区 根据实验时的切削层变形图片可绘制如图3-2所示的 切削变形模型,其变形大致可分为三个变形区。 1. 第一变形区 塑性变形从始滑移面OA开始至终滑移面OM终了, 之间形成AOM塑性变形区,由于塑性变形的主要特点是 晶格间的剪切滑移,所以AOM叫剪切区,也称为第一变 形区()。 图32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滑移线和流线示意图 切屑沿刀具前面排出时会进一步受到 前刀面的阻碍,在刀具和切屑界面之间存 在强烈的挤压和摩擦,使切屑底部靠近前 刀面处的金属发生“纤维化”的二次变形。 这部分区域称为第二变形区()。 2. 第二变形区 在已加工

3、表面上与刀具后面挤压、摩 擦形成的变形区域称为第三变形区() 。 由于刀具刃口不可能绝对锋利, 钝圆半 径的存在使切削层参数中公称切削厚度不 可能完全切除,会有很小一部分被挤压到 已加工表面,与刀具后刀面发生摩擦,并 进一步产生弹、塑性变形,从而影响已加 工表面质量。 3. 第三变形区 实验表明,切屑的形成过程是被切削 层金属受到刀具前面的挤压作用,迫使 其产生弹性变形,当剪切应力达到金属 材料屈服强度时,产生塑性变形。切屑 的变形和形成过程如图3-3所示。 三、第一变形区内金属的剪切变形 图33 第一变形区金属的滑移 在第一变形区中,切削变形的主要特征是切削层金 属沿滑移面的剪切变形,并伴有

4、加工硬化现象。 切削层金属沿滑移面的剪切变形,从金属晶体结构 的角度来看,就是沿晶格中晶面所进行的滑移。 金属材料的晶粒,可假定为圆形颗粒。晶粒在到达 始滑移线OA之前,仅产生弹性变形,晶粒不呈方向 性,仍为圆形(图3-4) 。 晶粒进入第一变形区后,因受剪应力作用产生滑移 ,致使晶粒变为椭圆形。椭圆的长轴方向就是晶粒 伸长的方向或金属纤维化的方向,它与剪切面的方 向不重合,两者之间成一夹角(图3-5)。 切屑形成本质 图34 晶粒滑移示意图 图35 滑移与晶粒的伸长 1. 剪切角 四、切削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剪切角 剪切面 积变形程度切削力 。 图36 剪切面 p与切削速度(主运动)方向之间

5、的夹角称为 剪切角,用表示 图36 角与剪切面面积的关系 图37 变形系数的求法 切屑厚度hch与切削层的厚度hD之比称为厚度变形系数, 用h 表示,h = ach/ac ; 而切削层长度lc与切屑长度lch之比称为长度变形系数, 用l表示,l=lc/lch 。 根据体积不变原理, 则 a l。 变形系数越大,切屑越厚越短,切削变形越大。 2. 变形系数 五前面上的挤压与摩擦及其对切屑变形的影响 1. 作用在切屑上的力 刀具与切屑之间的作用力分析如图3-8所示。 在直角自由切削的前提下,作用在切屑上的力有:前面对 其作用的法向力Fn和摩擦力Ff,剪切面上的剪切力Fs和法向 力Fns,两对力的合

6、力分别为Fr 和 Fr。 假设这两个合力相互平衡(严格地讲,这两个合力不共线 ,有一个使切屑弯曲的力矩),Fr称为切屑形成力,是剪 切角;是Fn与Fr之间的夹角,称为摩擦角;o是刀具前角 。 图38 作用在切屑上的力 a) 切屑受到来自工件和刀具的作用力 b) 切屑作为隔离体的受力分析 2. 前刀面上的摩擦 在粘结区,切屑的底层与前面呈现冷焊状态,切屑与前面 之间不是一般的外摩擦,这时切屑底层的流速要比上层缓慢 得多,从而在切屑底部形成一个滞流层 。 所谓“内摩擦”就是指滞流层与上层流屑层内部之间的摩擦 ,这种内摩擦也就是金属内部的剪切滑移。其摩擦力的大小 与材料的流动应力特性及粘结面积的大小

7、有关。 切屑离开粘结区后进入滑动区。在该区域内刀屑间的摩擦 仅为外摩擦。 刀屑接触面间有二个摩擦区域:粘结(内摩擦)区和滑动(外 摩擦)区。 金属的内摩擦力要比外摩擦力大得多,因此,应着重考虑 内摩擦。 图310 切屑和前面摩擦情况示意图 六、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 常在刀具前面刃口处粘 结一些工件材料, 形成一块硬度很高的楔块,称之为积屑瘤 。 产生这种现象,是滞流层金属不断堆积的结果。 积屑瘤的产生以及它的积聚高度与金属材料的硬化程度 有关,也与刀刃前区的温度和压力状况有关。 3)影响积屑瘤的因素 2)积屑瘤的形成原因 1)什么是积屑瘤 图312 积

8、屑瘤高度与切削速度关系示意图 4)积屑瘤对起削过程的影响 v实际前角增大(图3-13); v增大切削厚度(图3-13) ; v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 v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一般积屑瘤对切削加工过程的影响是不利 的,在精加工时应尽可能避免积屑瘤的产生, 但在粗加工时,有时可充分利用积屑瘤。 图313 积屑瘤前角和伸出量 采用低速或高速切削,由于切削速度是通过切削温度 影响积屑瘤的,以切削45钢为例,在低速vc3m/min 和较高速度vc60m/min范围内,摩擦系数都较小,故 不易形成积屑瘤; 采用高润滑性的切削液,使摩擦和粘结减少; 适当减少进给量、增大刀具前角; 适当提高工件材料的硬度; 提

9、高刀具的刃磨质量; 合理调节各切削参数间关系,以防止形成中温区域。 5)抑制或消除积屑瘤的措施 七、影响切屑变形的主要因素 1. 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强度越高,塑性越小 ,则变形系数越小,切削变 形减小(图)。 2.切削用量 (1)切削速度 切削速度是通过积屑瘤的生长消失过程影响切削变形大小的。 在积屑瘤增长的速度范围内 , 因积屑瘤导致实际工作前角增加 、剪切角增大、变形系数减小。 在积屑瘤消失的速度范围内,实际工作前角不断减小、变形系数 不断上升至最大值,此时积屑瘤完全消失。 (图) 在无积屑瘤的切削速度范围,切削速度愈高,变形系数愈小。 切削铸铁等脆性金属时, 一般不产生积屑瘤。随着

10、切削速度增大 ,变形系数逐渐地减小。 图 工件材料强度对变形系数的影响 图 切削速度对变形系数的影响 (2)进给量 当进给量f增大时,切削层 厚度hD增大,切屑的平均 变形减小,变形系数减小 (图)。 3.刀具几何参数 (1)前角0前角增大,剪切角增 大,而剪切角越大,则 变形系数减小。 变形系数与前角之间的 关系如图所示。 (2)刀尖圆弧半径r 刀尖圆弧半径越大, 变形系数越大,切削 变形越大。(图) 图 切削厚度与变形系数的关系 图 前角对变形系数的影响 图 刀尖圆弧半径对变形系数的影响 带状切屑 最常见的屑型之一(图3-15a)。 外形特征:它的内表面是光滑的,外表面是毛茸茸的。 形成条

11、件: 一般加工塑性金属材料,当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 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时,会得到此类切屑。 优 点:切削过程平稳,切削力波动较小,已加工表面粗糙 度较小。 缺 点:紊乱状切屑缠绕在刀具或工件上影响加工过程。 八、切屑的类型 挤裂(节状)切屑 外形特征:刀屑接触面有裂纹,外表面是锯齿形。 形成条件:这类切屑之所以呈锯齿形,是由于它的第一变 形区较宽,在剪切滑移过程中滑移量较大。大多在低速、 大进给、切削厚度较大、刀具前角较小时产生(图3-15b)。 单元(粒状)切屑 在挤裂(节状)切屑产生的前提下, 当进一 步降低切削速度,增大进给量,减小前角时则出现单元(粒 状)切屑(图3-15c)。 崩碎

12、切屑 切削脆性金属(铸铁)时,常见的呈不规则细粒状 的切屑。产生这种切屑会使切削过程不平稳,易损坏刀具 ,使已加工表面粗糙。工件材料越是脆硬、进给量越大则 越容易产生这种切屑(图3-15d) 。 图315 切屑类型 a) 带状切屑 b) 挤裂切屑 图315 切屑类型 C)单元切屑 d ) 崩碎切屑 已加工表面的形成与第三变形区的关系密切; 刀具刃口钝圆半径及刃口磨损形成的磨损棱面,会使已加 工表面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图3-16a)。 表层剧烈的塑性变形造成已加工表面加工硬化及表面层的 残余应力。 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影响已加工表面的质量和 工件的疲劳强度,并增加了下道工序加工的困难及刀

13、具磨 损。 钝圆半径的大小取决于刀具材料、楔角大小、刃磨质量等 因素。 九、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 图316 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切削力 一、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分力、切削功率 切削过程中, 刀具施加于工件使 工件材料产生变形 ,并使多余材料变 为切屑所需的力, 称为切削力。 1. 切削力的来源 切削力来自于金属 切削过程中克服被 加工材料的弹、塑 性变形抗力和摩擦 阻力(图3-18) 。 图3-18 切削力的来源 2.切削力的分解 通常将合力F分解 为相互垂直的三个分 力:切削力 Fc 、进 给力 Ff 、背向力 Fp (图3-19)。 切削力Fz(Fc) (旧称主切削力,用Fz

14、表示 )总切削力在主运动方 向的分力,是计算机床切削 功率、选配机床电机、校核 机床主轴、设计机床部件及 计算刀具强度等必不可少的 参数。 背向力 Fy(Fp) 进给力Fx (Ff) 旧称径向分力,用Fy表 示 总切削力在垂 直于工作平面方向的分 力,是进行加工精度分 析、计算工艺系统刚度 以及分析工艺系统振动 时,所必须的参数。 旧称轴向分力,用Fx表示 总切削力在进给方向 的分力,是设计、校核机 床进给机构,计算机床进 给功率不可缺少的参数 图3-19 切削力的分解 计算切削功率 Pc是用于核算加工成本和计算能量消 耗,并在设计机床时根据它来选择机床主电动机功率 。 主运动消耗的切削功率

15、PcFcc/6010-3 (kW) 机床电机功率 PE =Pcm(m0.750. 85)。 3切削功率 切削力的大小计算有理论公式和实验公式。理论公式通常供 定性分析用,一般使用实验公式计算切削力。 常用的实验公式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指数公式计算,另一类 是按单位切削力进行计算。 在金属切削中广泛应用指数公式计算切削力。不同的加工方 式和加工条件下,切削力计算的指数公式可在切削用量手册中 查得。车削时的切削分力及切削功率的指数公式见表。 若已知单位切削力kc ,即可求得单位切削功率ps。表3-1为 硬质合金外圆车刀切削常用金属时的单位切削力和单位切削功 率。实际切削条件与表中不符时 ,必须引入修

16、正系数加以修正 ,有关修正系数可参见相关手册。 在实际应用工作中,切削力的计算可查阅有关手册。 二、切削力的实验公式 三、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1. 工件材料 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工件材料 的强度、硬度和塑性。 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则屈服 强度越高,切削力越大。 在强度、硬度相近的情况下,材 料的塑性、韧性越大,则刀具前面 上的平均摩擦系数越大,切削力也 就越大。2. 切削用量 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ap 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ap增加,使切 削力Fc增加,但影响程度不同。 进给量f 增大时,切削力有所增 加;而背吃刀量ap增大时,切削 刃上的切削负荷也随之增大,即 切削变形抗力和刀具前面上的摩 擦力均成正比的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