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组织均衡而宽阔的课程架构_教育局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5844269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如何组织均衡而宽阔的课程架构_教育局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学校如何组织均衡而宽阔的课程架构_教育局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学校如何组织均衡而宽阔的课程架构_教育局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学校如何组织均衡而宽阔的课程架构_教育局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学校如何组织均衡而宽阔的课程架构_教育局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如何组织均衡而宽阔的课程架构_教育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如何组织均衡而宽阔的课程架构_教育局(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課程發展議會課程架構與 學校整體課程規畫 2011/12新任小學課程統籌主任培訓課程 甲部課程領導與管理槪論系列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幼稚園及小學組 高級課程發展主任 黎李淑靜女士 2011年9月29日 學校規畫課程時,需要考慮 哪些原則? 學習宗旨、基要的學習經歷、學習領 域、共通能力、關鍵項目、上課日、 課時、學與教、評估 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的原則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的原則( (一一) ) (1) 採納基礎教育課程指引的建議 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的原則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的原則( (二二) ) 配合學校和學生的需要 例:學校關注項目、學生能力 建基於學校的優勢 例:教師的強項、學校的環境、家校關係 循序漸

2、進(進度適切、按步就班) 例:選定適切的切入點 (2) 以中央課程架構為基礎作校本調適 例:涵蓋各學習領域及照顧各領域的連貫性、 照顧不同學習階段的銜接 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的原則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的原則( (三三) ) 均衡發展 因應現況調整目標及策略 靈活運用學與教策略 例:有效運用評估資料 例:探究式學習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各盡所能各盡所能 發揮所長發揮所長 全書共十一冊:全書共十一冊: 1.1.課程改革概覽反思優勢、發揮所長課程改革概覽反思優勢、發揮所長 2.2.學校整體課程規畫貫徹學習宗旨及學校課程發展短期目學校整體課程規畫貫徹學習宗旨及學校課程發展短期目 標標 3.3.從

3、四個關鍵項目學會學習從四個關鍵項目學會學習 4.4.有效的學與教策略實踐求進有效的學與教策略實踐求進 5.5.學校評估政策評估實施方式的轉變學校評估政策評估實施方式的轉變 6.6.全方位學習切身體驗、豐富學習全方位學習切身體驗、豐富學習 7.7.優質的學與教資源與學校圖書館發展促進有效的學習優質的學與教資源與學校圖書館發展促進有效的學習 8.8.有效益的家課鞏固學習、加強理解、建構知識有效益的家課鞏固學習、加強理解、建構知識 9.9.各教育階段的銜接協助學生適應轉變各教育階段的銜接協助學生適應轉變 10.10. 專業發展及校本課程發展持續及加強改革的動力專業發展及校本課程發展持續及加強改革的動

4、力 11.11. 多方參與為教育下一代的合作夥伴多方參與為教育下一代的合作夥伴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各盡所能各盡所能 發揮所長發揮所長 作為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的依據 檢視學校現有的優勢,發展校本課程 檢視學校課程的實施策略,並因應課程目標 與進展情況作出修訂 作為校本課程檢討的依據 怎樣運用?怎樣運用? 足夠的上學日數足夠的上學日數: : 全日制學校每學年 190日 半日制學校每學年 209日 上學日數的計算方法上學日數的計算方法: : 全年總日數365/366 學校假期學校假期9090 學校自行決定的額外假期學校自行決定的額外假期 3 3 教師發展日教師發展日 3 3 不包括在學

5、校假期內的星期六及星期日不包括在學校假期內的星期六及星期日79/8079/80 最少最少上學日數:上學日數: 1. 1. 全日制學校全日制學校 (365-90-3-3-79) (365-90-3-3-79) 或或 (366-90-3-3-80)(366-90-3-3-80) 2. 半日制學校 190+(7922星期六上學日) 190190 209209 日 數 詳情: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4683&langno=2 合理的學習領域課時比例合理的學習領域課時比例 學習領域/科目 建議課時百分率(%) 中國語文教育(普通話) 25-30 英國

6、語文教育 17-21 數學教育 12-15 常識 12-15 藝術教育 10-15 體育 5-8 可供彈性處理的時間19 你學校會如何優化運用上學時間 ? 可供彈性處理的時間用於: 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或進行學生輔導, 以補足跨學習領域的價值教育 增加額外的共同閱讀時間 周會或班主任課推行跨學習領域的價值教育 提供各學習領域或跨學習領域的輔導或增潤課 程 拓展其他學習經歷,例如社會服務、聯課活動 和體藝活動,以配合全方位學習 成長課? 專題研習周? 德育及國民教育課? 11 u 縱向規畫縱向規畫 課程規畫的兩個度向 u 橫向規畫橫向規畫 學科內統整 常識科 多學科統整 定主題,各科如何配合 科

7、 主題 科科 科 科 科際整合統整 先決定主題,然後決定相 關概念和活動 主題 概念概念 概念 活動 活動 活動 活動 活動 超學科統整 將學科包含在主題中,但並 非學習重點 Problem-based 專題研習,兒童扮演研究者 問題 計劃 行動 修正 在現實生活裏, 學生的學習經歷 超越了知識的範 圍。透過跨學習 領域的學習,讓 學生從多角度觀 察事物,並協助 他們把來自不同 學習領域/學科 的知識融會貫通 ,把所學應用在 日常生活上。 學習領域間的連繫學習領域間的連繫 資料來源:九龍婦女福利會李炳紀念學校 你會如何強化學習領域 間的連貫性? 多學科統整 定主題,各科如何配合 科 主題 科科

8、 科 科 主題科目相關課題內容 / 重點進行時間( 循環周) 配合項目/ 培養能力 小玩意常識齊來玩玩具認識及安全使用不同的玩具 選擇玩具的原則 珍惜玩具 享受製作玩具的樂趣 第7-9週協作 溝通 創造 提升自尊 自信 EngBeing a good child(follow the signs) 遊戲的規則 中文溫暖的家玩玩具時應注意的地方 玩遊及玩玩具的態度 培養同學間的友愛精神 數學立體圖形通過觀察玩具不同的立體,認識 柱體、錐體、球體及立方體 視藝製作玩具享受製作玩具的樂趣 圖書借閱圖書透過借閱圖書去刺激思考 音樂利用自製樂器唱歌利用自製樂器伴唱 體育用具操控利用玩意及玩具自創新的玩法

9、 示例:二年級小玩意 資料來源:九龍婦女福利會李炳紀念學校 14 課程銜接的關注點課程銜接的關注點 課程目標及內容的銜接 教學策略的銜接 家課及評估的模式 教師和學生的期望 學校生活適應措施/學習支援 教師的專業交流和協作 協助不同背景和學習需要的學生, 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 促使他們能在新的環境積極學習。 課程的縱向規畫課程的縱向規畫 學生升小一/升中一後會 遇到什麼問題? 幼稚園、小學課程銜接幼稚園、小學課程銜接 了解幼兒教育的學習模式,關注孩子的成長需要 以兒童為中心 透過感官學習 從做中學 從遊戲中學習 沒有清晰的學科界限,並已習慣主題式的學習方法 課堂學習環境溫馨和富趣味性,與老師關

10、係密切 採取適當的措施調適課程,以配合幼兒教育的學習 模式 小一學生需要適應的事宜小學銜接措施舉隅 課 程 小學課程的內容較廣闊和深入 ,部分概念較抽象,學生需要 較長時間專注和有系統地思考 靈活編排教學內容和進度,選取生 活化和有趣的學習內容,以重溫及 教授基礎知識為主,讓學生循序漸 進地適應新階段的學習,延展他們 主動探索的學習態度 教 學 學生需要適應較規範的上課時 間表和較長的學習時間、各科 目不同的學習模式等 按小一新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和能力 ,運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多元化 的學習活動/材料、課業調適、個別 指導、功課輔導等,以照顧他們的 學習差異 評 估 學生需要適應各學科的評估模

11、式及作答方式 在上學期初,盡量減少默書、測驗 和考試等紙筆評估的次數;可利用 非筆試模式來評估小一新生的能力 ,如把默書趣味化,或用填充代替 整篇默寫;給予學生正面的回饋 幼稚園、小學課程銜接幼稚園、小學課程銜接 中一學生需要適應的事宜小學銜接措施舉隅 中 國 語 文 文言學習:古漢語方面的 知識,內容較深,不易理 解。 在高小增加較多音節優美、琅琅上 口的文言文和古典詩歌,讓學生進 一步認識及喜愛古詩文;引導學生 多誦讀,感悟作品的情意,並透過 思考題,以協助學生理解篇章的重 點。 英 國 語 文 詞彙的積累:詞彙量積累 不足,會影響英語的理解 能力和在說話及寫作方面 的表現。 對學生英語能

12、力有不同的 期望:中學要求較全面的 英語理解能力,正確運用 句子結構和文法。 閱讀不同題材的書籍,積累詞 彙。多安排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幫助學生掌握建立詞彙的技 能及運用所學的詞彙。 多舉辦不同的英語活動,讓學 生以英語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 想。邀請校友帶領活動,幫助 高小學生認識初中的英語學習 要求。 中、小學課程銜接中、小學課程銜接 中一學生需要適應的事宜小學銜接措施舉隅 數 學 對課程內容認知的不同期望: 新與舊的課程存在差異。 自學習慣:中學教師較重視培 養學生的自學習慣。 多參考不同學習階段的數學科 課程指引,因應學生的能力和 已有知識規畫校本課程。 加強培養高小學生的自學習慣 及能力

13、,鼓勵學生做筆記和預 習課題。 常 識 中學提供不同的相關科目:常 識科課程結合個人、社會及人 文教育、科學教育與科技教育 所涉及的能力、知識及價值觀 和態度。在初中,學校會以不 同的科目組合編排這些學習領 域的課程。 研習能力:篩選資料、處理資 料及歸納重點的技巧仍須加強 。 讓高小學生知道中學有不同的 相關科目,以及科目組合也會 因校而異。 加強資訊處理的學習元素,讓 學生在選取合適的資料時能提 出充分的理據,並能有效地整 理、分析和綜合資料。 中、小學課程銜接中、小學課程銜接 常識科與高中通識教育科常識科與高中通識教育科 小學常識科高中通識教育科高中通識教育科 學生學習搜集、整理和分 析

14、資料,發展協作能力、 溝通能力、創造力和批判 性思考能力 透過探究式學習,學 生自行發掘知識,從小組 學習,培養互相合作的精 神。 探究現代世界的重要主 題,幫助學生擴闊知識 面,加深對事物的理解 ,以及培養他們跨學科 思考的綜合能力。 透過獨立的專題探究有 助發展學生各種能力, 包括多角度思考、思維 能力的訓練、自主學習 等。 Where are you?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How do you know if youve got there? 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 Who and What can help? Fin

15、k, L.D. (2003). Creating significant learning experienc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signing college cours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你會怎樣入手規畫課程你會怎樣入手規畫課程? ? 討論問題 關注事項: 健康校園 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照顧學習差異 發展電子學習 配合你的學校現況和需要,你會怎樣排列以 下關注事項的優次?為甚麼? 反思問題: 在排列優次的過程中,你會考慮甚麼 因素 你的課程規畫如何配合校情 社會需要、評鑑數據(如科組/年級/ 持分者

16、/課堂層面) 、外評報告、資 源 你的學校在規畫課程時,會採取甚麼步驟 和運用了哪些策略? 1. 建立願景參考課程改革的七個學習宗旨、學校的 辦學宗旨及校本需要,通過與校長、副校長、科主任 及教師等協商,達成共識,制定學校發展目標。 2. 分析現況透過SWOT及KISS,排列關注事項優次, 並確定恆常和發展項目,兩方面須平衡發展。 3.設計課程架構(規畫和檢視的對照表) 佛塞伊課程立體模型 4. 設計實施路線圖(設定項目發展階段) 萊士伍式實施藍圖 5. 訂定學校整體課程的策略性規畫 目標 內容 實踐 佛塞伊課程立體模型 Foshays Curriculum Matrix Model Foshay, A.W. (2000): The Curriculu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