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工程企业发展前景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84363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工程企业发展前景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工程企业发展前景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工程企业发展前景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工程企业发展前景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工程企业发展前景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工程企业发展前景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工程企业发展前景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绪 论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 课题背景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时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呼吁;10月3日,在印尼国会上发表演讲时,又阐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海上与陆路兼顾,两项呼应,至此,“一带一路”概念基本成型,一幅宏伟的画卷仿佛跃然纸上,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宗旨乃是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以及各种文明间的沟通交流,最终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自从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及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发展迅猛,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强大的工程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高。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我国

2、工程企业从参与者变为追随者,再到最后晋升为领跑者,可谓是经历了艰辛漫长的对外发展历程,但也取得了积极显著的发展成果。凭借着雄厚的资金、丰富的劳力资源、高效的建设以及多元化的发展和布局等有利条件,我国企业已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占据较高地位,享有良好声誉。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当前全球经济整体仍较低迷,犹处在缓慢复苏与动荡调整之中。各国均试图通过扩大基建投资来增加需求、刺激经济复苏,这使得工程承包市场成为引领经济走向复苏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一带一路”建设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一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随着这一战略的逐步展开,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承包市场也将释放更巨大的市场潜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付

3、诸实践,丝路基金的建立,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的成立,以及中韩、中澳等诸多自贸区的设立等,这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的出台与实施,着实为我国工程企业走向国际化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良机,也为推动我国工程企业对外发展提供了涵盖融资便利、政策扶持、贸易交流等方面的巨大支持,同时也推动建立了区域甚至是全球经济合作的新秩序、新体系。“一带一路”毫无疑问是全球跨度最大、涵盖范围最广的经济带,因此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互联互通,因此重点投资领域将是基础设施建设。当此历史背景下,中国工程企业大力扩大对外发展,积极承包沿线各国的建设工程项目,既符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企业自身发展壮大、开拓

4、海外市场的要求,也能满足沿线国家对高铁、建筑、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旺盛需求,促进各国的建设与发展。对于行业本身,我国工程承包行业向外发展,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质与量的共同发展,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内外资源良性循环,实现市场的供求平衡。内部条件方面,中国工程企业若要借“一带一路”建设深化“走出去”,其自身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与劣势;至于外部环境,除了巨大的机遇,我国工程企业也将面临政治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威胁,以及文化、法律等各方面的风险。总体而言,虽有“一带一路”建设这一历史契机在前,我国工程企业要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也面临着难言轻松的外部环境,其对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1.2

5、 研究意义正如上文所述,“一带一路”建设给我国工程企业带来了旺盛的外部需求和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企业要在沿线区域发展也将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与潜在的风险,诸如市场竞争、融资难题、不安全因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政治风险等;中国工程企业不仅具备技术先进、建设效率高、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也不乏国际化人才欠缺、精细化及流程化的管理体系不健全等明显劣势。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大战略背景及其带来的机遇,以及中国工程企业具备的优势和劣势,研究企业如何发挥优势、弥补或避免劣势以把握发展契机;分析企业走出国门所面临的难题与风险,并据此探讨中国工程企业如何化解难题、规避风险,更好地实现对外发展。在当前的内部条件和外

6、部环境下,我国工程企业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平衡供求关系,如何扬长避短、开拓国际市场,如何明确方向、制定发展战略,这些核心问题都密切关系到企业能否充分享受“一带一路”所释放的巨大红利,对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以上内容也表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通过分析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最终解决问题,是本文力争实现的目标。1.2 文献综述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卜小龙(2016)认为中国工程企业承包“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工程项目,能满足沿线国家对高铁、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庞大需求。企业要充分借助合作机制,实现融资模式的创新升级,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推动中国工程技术和标准的普及,努力延长工程项

7、目价值链,积极承包重大基建项目,塑造品牌形象,树立自身优势,拓展新业务领域,同时,加强风险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2。梁特(2015)的研究谈及了促进我国企业对外工程承包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企业自身建设,金融问题解决,人才的培养以及国家政策的完善。类似地,李淑静、贾吉明、王秀丽(2016)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对外工程承包面临的融资问题、企业自身问题及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重视人才培养。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上世纪80年代,韦里克提出了著名的“SWOT分析模型”。它通过

8、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将企业的内部条件与面临的外部环境加以归纳总结。利用SWOT矩阵,企业得以明确其优势所在和外部机遇,将资源和行动集中于此,并尽力弥补劣势、规避威胁与风险。总体来说,SWOT分析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方向,是制定战略与决策的重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要理念,其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mrita Jash(2016)把“一带一路”倡议视为通往中国梦实现的路径图,它通过新型贸易网络和基础设施投资来加强中国的对外联系,将地缘政治、经济转化为保障中国国家利益的战略优势。中国领导的亚投行将在西方国家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外提供另一个可行的选

9、择,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打下坚实的金融基础;它将为贫困、欠发达的经济体提供平等的平台,以在国际政治经济中扮演更积极重大的角色。Leonard K. Cheng(2016)思考了关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三个问题:一是倡议背后的真正目标是什么;二是投资与贸易是否被中国列为该倡议的主要任务并受基于市场的交易驱动,或是不基于经济损益的一种对外援助;三是“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亚欧非国家中,哪些国家可能是此倡议下优先的经济合作对象3。Cem Nalbantoglu(2017)认为,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后,曾经引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如今反倒制约着发展,中国正面临产业结构失衡、收入不平等、地区发展不平衡

10、、环境问题等国内挑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模式、重组经济社会结构,以恢复发展与增长的活力4。“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基于此背景提出的,它能保持发展的均衡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2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概述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在零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同我国经济社会一样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起步晚于欧美发达国家,但却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经过近40年的迅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已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日益重要的一部分,极大推动了我国对外经贸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2.1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程承包行业开始走出国门;而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实施走出去战略以后,其发

11、展步伐又得到大幅加速,整个行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概括来说,其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2.2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现状2.2.1 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自改革开放尤其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增长迅速、发展态势良好,无论是承包项目的平均金额还是工程数量均有大幅增长。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为2440.1亿美元,同比增加16.2%;完成营业额为1594.2亿美元,同比增速为3.5%;而在1985年,这一业务规模仅为6亿多美元。可以看出,经过30年迅猛不断的发展,行业总体营业额增长了大约265倍,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领

12、域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2.2 行业领域不断拓展如今,除了继续发展原有的行业外,我国工程企业的对外承包和投资还拓展到通信、地产开发、水电、新能源、高速铁路、矿产开发和污水处理等诸多新领域。虽然通信工程业务增幅有所放缓,但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能源等领域仍保持较高增速。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合作,推动高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相互联通,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要提的就是我国的高铁,其凭借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等优势,在海外市场签下一份又一份的重大合同,包括高速铁路建设和机车设备出口。2.2.3 企业实力更强且更多样多年的发展让我国工程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

13、资本,实力显著增强,在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享有较大市场份额,甚至占据垄断地位。现代化施工设备齐全、各类高素质人才及严格的质量和成本管理等,这些都为我国工程企业在海外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具有各种恶劣复杂条件下的施工经验,能够独立承揽也能协作完成大型项目,工人技艺娴熟、吃苦耐劳且纪律性强,项目人员具备施工、设计、运营管理等能力。总的来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排名企业名称2016年完成营业额(万美元)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5176792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10320863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7045394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5672745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

14、任公司3989766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3955057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2779258中石油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66409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360610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54723数据来源:商务部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中,虽然央企国企仍旧占据主导地位,但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也加入了这一领域,且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除了传统建筑公司,资源开发企业、进出口贸易企业等都丰富了承包主体的多样性。表1的数据整理自商务部公布的对外承包工程百强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著名品牌和领军人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达到151.8亿美元,比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多

15、出将近50%,连续三年排名此份榜单的首位,实力十分强劲。虽然华为公司涉足国际工程承包领域较晚,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却取得了远超同行的成就。2.2.4 市场多元化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的另一个重要发展特征是布局市场的多元化。除了继续巩固传统的非洲和亚洲市场外,近年来我国企业也奋力开拓了北美、拉美、欧洲等海外新市场,拿下了许多重大项目,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各个市场的地位均有提升,如中国建筑中标美国普拉斯基高架桥项目、韩国釜山海云台综合体、葛洲坝集团中标阿根廷水电项目,这些新市场给我国工程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5。2.2.5 利用投资并购实现转型升级当今的工程承包市场,传统的施工

16、、设计、竞标、管理等承包模式已无法满足竞争需要。现今的发展趋势是从工程承包转向投资带动承包,企业需要对项目进行投资,尤其是投资额巨大的基建项目,这些极大考验了企业融资能力。工程承包不仅对投融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也需要企业创新融资模式,最佳方式是传统与创新模式相结合。中国工程企业正积极创新经营模式,通过投资、并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例如有些企业通过并购东道国工程企业,利用被收购企业拥有的市场份额、渠道、资源和本地员工进行本土化生产,更好地实现跨国经营,从而为我国工程企业进入当地市场或国际市场消除了障碍和壁垒。2.3 我国工程企业沿“一带一路”发展现状“一带一路”从理论层面转入实践以来,我国工程企业更加专注沿线的产业升级与市场拓展,在沿线国家的工程承包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