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现场品质管理1综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84342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现场品质管理1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如何做好现场品质管理1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如何做好现场品质管理1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如何做好现场品质管理1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如何做好现场品质管理1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现场品质管理1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现场品质管理1综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 质 部 课 程 大 纲 第一章 品质概论 第二章 如何管理现场品质 第三章 现场干部管理品质的秘诀 第四章 高效易用的管理工具 品质定义品质定义( (一一) ) 品质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 戴明 品质是一种合用性,而所谓“合用性”是指产品在使用期间 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裘兰 品质不是最好的,它只是在某些消费条件下的最好,这些 条件指的是产品价格(隐含品质成本),以及实际用途。 费根堡 品质是一种能令消费者或使用者满足,并且乐意购买的特 质石川馨 品质就是符合要求的标准克劳斯比 第一章第一章 品质概论品质概论 一、基本名词、术语一、基本名词、术语 品质定义(二) 满足客

2、户现在需求:满足客户现在需求: 产品符合品质规格 表面看起来无缺点,感觉好 用起来好用、方便 早期:生产符合品质规格的产品 保障客户未来需求:保障客户未来需求: 持久耐用不故障 外在环境影响 安全可靠 为客户设想周到 现在: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 和特性的总和。应包括: 品质控制(QC,Quality Control) 定义:为满足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 品质控制包括了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 视一个过程并排除品质环各阶段产生问题的原因 ,以提高经济效益。 可见,为了保证产品品质,所有生产技术活动必 须在受控状态下进行,这就是品质控制(QC)的 内涵。其目的在于变“

3、事后把关”为“事前预防”, 所有的QC活动都应围绕着减少、消除,特别是预 防品质缺陷来进行。 品质管理(QM, Quality Management) 定义:定义: 是全部管理职能的一个方面,此管理职能负责品质方针的 制定与实施。 注:注: 1. 为达到规定的品质,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参加有关活动并承 担相应的责任。而品质管理的责任应由最高领导人承担。 2. 品质管理包括总体规划,资源配备和其它与品质有关的系 统活动。比如:品质计划、作业和评估。 品质成本(Quality Gost) 定义:定义: 企业为稳定,提高产品品质进行品质活动所支付的费用和 由于品质故障造成损失的总和,它是企业总成本的一部

4、分 。 1. 品质成本的构成: 品质成本 工作品质成本 外部品质保证成本 预防成本 鉴别成本 内部故障成本 外部故障成本 2. 2. 细目说明细目说明 (1)外部品质保证成本,指企业开展外部QA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它包 括特殊和附加的品质保证措施、流程、数据、认证和评定费用。 (2)预防成本指为了稳定提高产品品质,减少故障损失进行控制预防活 动而采取措施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品质规划、计划费、设计评审 费、品质情报信息费、培训费、品质奖励费等。 (3)鉴别成本指为了掌握产品符合性品质情况,特别是新产品投入期的 品质情况所发生的费用。如检验费、试验设备校准维护费、试验材 料及劳务费等。 (4)内部故

5、障成本指产品在出厂前由于发生品质缺陷而造成损失,以及 为处理品质缺陷所发生的费用之和。如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停工 损失、产量损失等。 (5)外部故障成本指产品交货后在用户使用中发生品质缺陷而产生的一 切费用和损失的总和,如索赔费、退货损失、保修费等。 3. 3. 适宜的品质成本适宜的品质成本 如图所示,预防成本和鉴别成本是随着合格率的提高面趋于增加 ,而内外部故障成本则相反,这两条曲线的交点正是这两类品质 成本的最佳平衡点,评价品质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根本问题是考虑 成本与品质保证值之间的最佳平衡。 合格品率 成本 品质成本 预防、鉴别 成本 内、外部 故障成本 品质成本最佳值示意图 品质是成功的

6、秘诀 品质是价值和尊严的起点 品质管理需要全员参与 品质改进,永无止境 二、品质观念、意识 品质管理的价值理念 追求品质不是唱高调,而是“符合顾客的要求”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预防错误”、“第一次就做对”是最经济的品质成本 提高品质,就是降低成本 品质是追求卓越及永无止境的学习 品质除了减少错误之外,更要与时俱进,追求完美 品质的谬误与真相 谬 误 一:出什么价,有什么品质 品质真相:品质必须超过顾客的期望,即物超所值 谬 误 二:品质无标准,只是空洞理想 品质真相:品质一定要谈标准,符合客户要求的标准就是 有品质的产品或服务 谬 误 三:孰能无过,品管也不例外 品质真相:预

7、防甚于治疗,任何过失都可以事先避免 谬 误 四:品管钱花得越多,品质愈高 品质真相:从问题的源头着手,花费最少,品质最高 谬 误 五:大部分问题错在第一线人员 品质真相:85%的品质不良是管理决策或组织制度造成的 品质管制成功的条件 企业最高主管的高度重视 要有专门的品质管制技术人员 要有全员的品质管制普及教育,提高全员品质意识 要有健全的品管组织 三、品质管理的发展历程 18世纪-操作员的品质管制 19世纪开始-领班的品质管制 一次大战期间-检查员的品质管制 1924年-美国开始实施统计品质管制 1950年-日本推行全面品质管制 四 品管体系、制度简介 生管部 制造部 制造部 物料部 品管部

8、 技术部 总经理 品质管制委员会 行政副总 生产副总 (A) 品管在企业组织中的位置品管在企业组织中的位置( (一一) ) 品管在企业组织中的位置(二) (B) 行政副总 总经理 品质管制委员会 资财部 品管部 财务部 技术副总 生产副总 2000/07/07yuanhaiqiang 品管在企业组织中的位置(三) 业务部 品管课 总经理 厂长 管理部 财务部 品管部 品管部 技术部 物料部 制造部 开发课 品管课 生产课 (C) 2000/07/07yuanhaiqiang 品品 管管 组组 织织 进料检验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品质检验 制程检验 PQC

9、Process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出货检验 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品质主管 品质工程 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管理 品质保证 QA Quality Assurance (品质稽核) (Quality Audit) 检验:发现问题,消除不良流动 管理:预防问题,解决问题 品管组织的机能 对全厂品质管制教育之实施。 品质活动之制定与推动。 品质规范之建立。 制程能力之解析。 异常之对策改善活动。 提供管制图或品质报告。 供料厂商之辅导。 客户品质抱怨之处理。 品

10、质成本之计算。 各种检查工作之执行。 第二章 现场品质管理的基本要素 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人力 Man 员工是企业所有品质作业、活动的执行者。 设备 Machine 机器设备、工模夹具是生产现场的利刃。 材料 Material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品质问题往往是现场品质异 常的主要原因。 方法 Method 企业文化、行事原则、技术手段、标准规范等等构成 企业的Know-How,也是同行竞争中致胜的法宝。 环境 Environment 外部竞争、生存环境;内部工作环境、工作现场及氛 围。 一、现场品质管理的基本要素 品 质 变 异 环境 Environment 方法 Method 机器 M

11、achine 材料 Material 人 Men 工作面貌 检验 自互检 代用 技能 方法 观念 作业标准 检验规范 检验制度 操作规范 保养制度 检验方式 掌握品质变异的4MIE要素 资料文件 故障排除 品质文化 BOM 态度 5S 区分标示 二、人员的管理 1 1 、人员教育:、人员教育: 破冰行动 人员品质观念的调整、强化; 技能培训: 岗前培训: 岗位培训: 品质历史 突发事件 专案改善 2 2 、问题沟通:、问题沟通: 1 1 、人员教育:、人员教育: 破冰行动 人员品质观念的调整、强化; 技能培训: 岗前培训: 岗位培训: 工作教导法: 3 3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合格率、良品

12、率、报废率 品质达成率 2 拒收批+1/2特采批 1 拒收量+1/2特采量 = 1- ( + ) 100% 3 交验批 3 交验量 批次合格率 合格批+1/2特采批 = 100% 交验批 制造良品率 良品数 生产数 - 不良数 = 100% = 100% 生产数 生产数 制程不良率 不良数 = 1 - 良品率 = 100% 生产数 抽样不良率 抽样不良数 = 100% 抽样数 人员的管理(续) 4 4 、培养自主管理:、培养自主管理: A、操作者的“三按”、“三自”、“一控”要求: 三按: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生产 三自: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检查、自己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产 品、自己做好标识(加工者

13、、日期品质状况等) 一控:控制自检合格率 B、开展“三不”、“三分析”活动: 三不: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三分析:当出现了品质问题,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品质 分析会,分析:品质问题的危害性、产生品质问题的原因、 应采取的措施。 2000/07/07yuanhaiqiang 三、让机器设备“听话” ?适用性评估:规格、精密度、参数设置; ?坚持做好一级保养; ?巡查操作规程的执行力; ?按规定时效点检; ?首检制度(含故障修复后的首检、每日首检、批量首 检) ?监督设备管理部门做好二、三级保养。 四、材料的管理 X建立产品用料明细表(BOM) X领用材料防止出错; X材料

14、摆放区防止混料; X各站位防止错用; X限度样品使用模棱两可的时候 不要轻易判断,先予挑出 X代用物料要事先申请确认 X不良品集中、保护、复检、隔离; X批清批结。 2000/07/07yuanhaiqiang 五、环境的管理 1、软环境: 团队氛围; 团队文化; 成长可能性; 2、硬环境: 工作空间场所对产品的保护; 温度、湿度; 空气洁净度(灰尘、静电、纤毛); 辅助设施、用品可能的危害。 2000/07/07yuanhaiqiang 3、环境的改变 q 推行5S活动,脏乱的环境不可能生 产出好产品 q 从企业“环境”面貌改变“人”的工作 面貌 q 形成注重工作品质的企业文化 六、方法的运

15、用 1、“四化”建设: 流程制度化:任何作业流程都应该予以规范化、制 度化,使员工有据可循,使每一次作业可以预先得 到教导、安排,事中得到控制,事后便于追查; 工作标准化:将工作方法、步骤、注意事项予以标 准化,易于操作,不易出错,便于查核,对品质稳 定有关键作用; 作业简单化:基层员工的素质、能力、意识在企业 中处于较低水平,尽量让其工作内容更简单,有利 于学会、方便作业,自然降低出错的概率; 设计愚巧化:俗称防呆。 方法的运用(续) 2、品质历史档案建立; 3、运用PDCA的管理循环来解决品质问题; 4、运用QCSTORY来解决品质问题; 5、QCC活动开展; 6、改善提案活动推行; 7、5S活动推行; 8、统计技术应用 第三章 现场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