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控制:影响课堂效率的一个要素——以一节生物实验课为例.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838988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43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间控制:影响课堂效率的一个要素——以一节生物实验课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时间控制:影响课堂效率的一个要素——以一节生物实验课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时间控制:影响课堂效率的一个要素——以一节生物实验课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间控制:影响课堂效率的一个要素——以一节生物实验课为例.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内 教学设计 时 ,从思想上 对知识应用 必须 引起 客 重视,即估计好知识应用所需的时间,根据 剩余时间再设计其余教学环节。如果其余环 右 节所包含的知识容量较大, 我们应该大胆裁 剪教材 ,删减教学设计上的弯路,研究精巧 的方法,快节奏地进行教学。 本节课的知识应用,即动手操作至少需 要 2 0 分钟,通过充分动手、分工合作、互 助互学 ,让学生熟练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才 有可能。 2 第二保证的对象 难点的突破 教学难点直接制约着教学 目标的完成, 因为它不仅影响重点的掌握,也是教学进程 的最大障碍。对学生而言,因 “ 难点”未得 到彻底解决而留下的隐患又是成绩 日趋下降 的主要原 因之

2、一 。 本节课中,盖玻片的擦拭及用法通过演 示及练习即可掌握。绘图是生物学基本技能 之一,而且又是第一次练习,所 以,教师必 须认真示范,严格要求 ,尽量保证图示的真 实性,这会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 态度。 3 第三保证的对象重点的掌握 重点的掌握是知识应用的保障。当学生 在应用知识时,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其根本原 因就在于 : 对教学重点一知半解, 没有做到明其义、悟其理 ,所谓的应用也多 半是模仿,一旦遇到较灵活的习题 ,便束手 无策。 教苑新语 抓准关键是掌握重点的前提 。怎样使学 在 很 生顺利掌握 l I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就是本 师在权力面前住住放弃 节课的关键 。

3、如果靠教师讲解步骤 , 结果是 : 了自己的道德责任,过 言者纸上谈兵,听者无所事事。尽管教师在 篱 篓 篓 篙 个 别 地 方 作 一 些 强 调 , 但 学 生 根 本 无 法 体 会 , 题从根本而言是人的问 所谓 的 “ 强调 ”也 就失去 了意义 。所 以装 片 匙 所 有 问 的 解 决 警 的 制作 方 法 完 全交 给 学 生自 己 去 学习, 边 看 个人的自 我觉醒 和反思, 书、边概括 、边操作,这样处理,学生 自学 就不会有体制的改进和 不仅成为一种需要,而且有足够思考和反复 言 警 集 尝 试 的 空 间 。 题不能 掩盖教师个人的 三 、消耗时 间的常见现象 I刈题

4、 。 1 受教材编排的制约而缩手缩脚 有的课时容量多、难度大 ,但老师为了 A 0 4 2 0 1 6 完成 “ 规定”的任务,不得不匆匆忙忙地赶 进度 ,结果是事倍功半 ,得不偿失。 2 热衷于在导课上大做文章 重视导课,无可非议。但有些教师在导 课上所做的文章似乎有些过了头。试想 ,“ 导 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究竟占有多重的地位 呢?当然,巧妙的导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但对维持兴趣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 笔 者认为,兴趣的维持 ,动机的激发靠的是每 一 个环节的巧妙设计 ,从这一角度看,课始 的 “ 导”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所以,在导 课上花费较多的时间是很可惜的1 3 精 心裁剪教

5、材 大胆裁剪并精心设计好的一节课 ,需要 认真推敲、果断删减,力求在每一环节上用 最短的时间赢得最高的收效 ,这是提高课堂 效率及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此外 ,教材中 很多知识交给学生独立解决,既省 口舌,又 节约用时,还可以为学生的 自学提供极好的 机会,何乐而不为? 4 “ 启发 ”过 了火候 就 目前的情形看 ,几乎所有的教师已认 可了启发式教学。但有两种倾向需要引起注 意 : 一是启发的太直白,近乎是填空式的启 发,这样的启发毫无意义 ; 二是每一个细小 的环节都要启发 ,这是对时间的无谓糟蹋。 文同武道,无论哪一门派的武术都有大 师,这不在于法之本身,而在于是否用心领 悟。用心领悟,就是反复斟酌细节 、大胆精 简环节, 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试图通过 “ 课 改”提升课堂效率,这是多数教育管理者的 心声 。撇开时间,何谈效率?所以说 ,不论 怎么改,时间的利用率才是课堂效率的核心 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