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_模型建立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581980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_模型建立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_模型建立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_模型建立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_模型建立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_模型建立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_模型建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_模型建立(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血管系统动物模型的建立 智康康 人和实验动物在解剖、生理及代谢方面的相似点 动 物相 似 点 小鼠老龄肝变化 大鼠脾脏,老龄胰变化,老龄脾变化 兔脾脏血管,脾脏,免疫,神经分布,鼓膜张肌 豚鼠脾脏、免疫 猫脾脏血管,蝶骨窦,表皮,锁骨,硬膜外,脂肪分布,鼓膜张肌 狗垂体血管,肾动脉,脾脏,脾脏血管,蝶骨窦,肾脏血管,肝脏,表 皮,核酸代谢,肾上腺神经分布,精神变化 猪 心血管分支,红细胞成熟,视网膜血管,胃肠道,肝脏,牙齿,肾上 腺,皮肤,雄性尿道 绵羊脾脏血管,汗腺 山羊静脉管 灵长类脑血管,肠循环(猩猩),胎盘循环,胰管,牙齿,肾上腺,神经分 布,核酸代谢,坐骨区(新世界猴),脑(大猩猩

2、),生殖行为,胎 盘,精子 牛升结肠 马肺血管,胰管,肝脏 n一、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动物模型动物模型 n n 二、高血压动物模型二、高血压动物模型 n三、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n四、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n五、心率失常动物模型 n六、休克动物模型 高血脂 n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 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 (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 为血脂异常。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 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 此,高血脂症通常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n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

3、种,大、 中动脉内膜出现含胆固醇、类脂肪等的 黄色物质,多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 管功能失调引起。常导致血栓形成、供 血障碍等。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 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本病常伴 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 脑力劳动者较多见,对人民健康危害甚 大,为老年人主要病死原因之一。 一、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动物模型动物模型 n1.高脂饲料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 症模型 n2.非喂养法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 模型 高脂饲料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 造模机制: 1.动物饲料中加入过量的胆固醇和脂肪,饲养一定 时间后,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处逐渐形成粥样硬 化斑块,并出现高血

4、脂症。 2.高胆固醇和高脂饮食,加入少量胆酸盐,可增加 胆固醇的吸收,如再加入甲状腺抑制药-甲基硫 氧嘧啶或丙基硫氧嘧啶可进一步加速病变的形成 。 n造模方法: 1.小型猪: 选用Gottigen系小型猪较为理想,用12高脂食物饲 喂6个月即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评价: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及分布都与人类近似。 2.猴: 选用3.510.5kg,36岁的恒河猴饲喂高脂饲料(50麦 粉、8玉米粉、8麦麸、1胆固醇、8蛋黄、8猪油、 17白糖及适量的小苏打和食盐)。1个月后造成猴的实验性高 血脂症。血清胆固醇较正常时升高3.13.2倍。 评价:猴的胆固醇代谢、血浆脂蛋白组成及高脂血症与人相

5、似,是较理想的模型。 3. 兔: 选用2kg左右体重,每天胆固醇0.3g,4个月后形成主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剂量增至0.5g,3个月出现斑块;增至1.0g, 可缩为2个月。在饲料中加人15蛋黄粉、0.5胆固醇和5%猪 油,3周后,将胆固醇减去再喂3周,可使斑块发生率达100 ,血清胆固醇可升高至2000mg。 评价:对喂饲胆固醇非常敏感,在短期内便能出现明显的病 变。因为兔对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率可高达7590,对高 血脂的清除能力低(静脉注射胆固醇后,高脂血症可持续34 天)。 但兔作模型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血源性泡沫细胞增多, 且病变分布与人的病变也有差异。 4.大鼠: 配方一饲料(1-4胆

6、固醇、10猪油,0.2% 甲基硫氧嘧啶、89-86基础饲料),喂服710天 。可形成高胆固醇血症。 配方二饲料(10蛋黄粉、5猪油、0.5胆 盐、85基础饲料),喂服7天可形成高胆固醇血症 。 评价:饲养方便、抵抗力强、食性与人相近。所形 成的病理改变与人早期者相似,不易形成似人体的 后期病变,较易形成血栓。 5.小鼠: 雄性小鼠饲以1胆固醇及10猪油的高脂饲料 ,7天后血清胆固醇即升为34315mg;若在饲料中再 加入0.3的胆酸,连饲7天,血清胆固醇可高达 53036mg 评价:容易饲养和节省药品等优点,但是取血不便, 难做动态观察,所以较少采用。 6.鸡: 48周的莱克亨鸡,在饲料中加入

7、1-2胆固 醇或15蛋黄粉,再加510猪油,经过610 周,血胆固醇即升至1000mg4000mg,胸主动脉斑 块发生率达100。 评价:鸡为杂食动物,仅在普通饲料中加入胆固醇 ,就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发生较快,在 斑块中有时伴有钙化和形成溃疡。 非喂养法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 造模方法: 1.免疫法: 将大鼠主动脉匀浆给兔注射,可引起血胆固醇 、脂蛋白及甘油三酯升高。给兔注射马血清 10ml/kg/次,共4次,每次间隔17天。 评价: 动脉内膜损伤率为88,冠状动脉亦有粥样硬 化的病变,若同时给予高胆固醇饲料,病变更加明显 。 2.儿茶酚胺法: 给兔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lmg

8、/24h,时间为 30min。一种方法是先滴15min,休息5min后再滴 15min。另一种方法是每次点滴5min和休息5min, 反复6次。 评价: 持续两周,均可引起主动脉病变,呈现血管 壁中层弱性纤维拉长、劈裂或断裂,病变中出现 坏死及钙化。 3.半胱氨酸法: 给兔皮下注射同型半胱氨酸硫代内酯每天20 25mg/kg(以5葡萄糖溶液配成lmg/ml的浓度) ,连续2025天。 评价: 成年兔及幼兔均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 病变。冠状动脉管腔变窄、动脉壁内膜肌细胞增 生、纤维状异物质。如同时在饮料中加入20的 胆固醇,则出现显著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4.表面活化剂法: 给大鼠腹腔注射T

9、roton WRl339 300mg/kg体重 。 评价: 给药9h后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34倍;20h后 雄性大鼠血清胆固醇仍为正常的3-4倍,而雌性大 鼠却为6倍左右。用药后24h左右升脂作用达最高 点,48h左右恢复正常。其中以甘油三酯升高最强 ,其次是磷脂、游离胆固醇,对胆固醇酯没有影 响。 高血压高血压 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 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是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危险因素。 n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n1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 9099mmHg。 n2级高血压(中度) 收缩压160

10、179mmHg;舒张压 100109mmHg。 n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 110mmHg。 二、二、高血压高血压动物模型动物模型 1、神经源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2、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3、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1、神经源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方法:在影像成像技术指导下利用球囊固定法,在延髓 左侧腹外侧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根入脑干区(REZ)形成神 经血管压迫来建立了犬神经源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本动物模型为高血压的病因研究提供了接近生理状态的 动物模型。但是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2、应激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方法:采用电、声波等慢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动 物高级神经活动高度紧张,

11、导致血压明显升高。噪音、 冷刺激、热刺激等等。 3、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方法: 两肾一夹法用丝线或银夹狭窄左侧肾动脉,狭窄程 度在50一80之间,此方法复制率高,术后2周血压 开始升高,至45周可形成稳定高血压,并长期维持下 去。 肾源性高血压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占有比例相当高,且肾 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引发高血压中的发病机制已得到 举世公认。实验性肾动脉狭窄,能非常相似地复制出高血 压模型,为临床高血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心肌梗塞 n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使一部分心肌失 去血液供应而坏死的病症。多发生于中 年以后。发病时有剧烈而持久的性质类 似心绞痛的前胸痛、

12、心悸、气喘、脉搏 微弱、血压降低等症状,发病后应立即 进行监护救治 三、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1、结扎冠状动脉法 2、介入法 3、化学法 4、人工培育的自发性冠状动脉硬化模型 1、结扎冠状动脉法 方法:在开胸直视下分离冠状动脉,结扎点一般选择在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第一对角支下方。 优点:(1)有助于对结扎点的识别; (2)同时又可保证不同动物间具有相同的梗塞部位,梗 塞面积较大; (3)人类心肌梗死50发生于左前降支供血区域。 缺点:(1)手术复杂,创伤大,对动物影响大; (2)没有血脂升高,冠状动脉粥硬化病变; 2、介入法 方法:应用带球囊导管经颈内动脉插入犬主动脉根部冠 脉起始部水平

13、,扩张球囊完全封闭主动脉,然后经导管迅 速注入混有不同直径微球的混悬液,可以使微球随心脏搏 动进入冠状动脉 优点:与结扎法相比,创伤小。 缺点:技术要求高,动物容易死。 3、化学法 方法:对兔、鼠等小动物应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或腹 腔注射,静滴一般取异丙肾上腺素加入500 mL生理盐水,4h 内兔耳缘静脉匀速滴入,分别为1mgkg体重、10mgkg体 重、20mg/kg体重、30mgkg体重;腹腔注入给药分上、下 午两次,直接注入腹腔,剂量分别为10mgkg和20mgkg ,即可以造成明显的心肌损害,完成模型复制。 优点:简单方便。 缺点:此法复制模型对冠状动脉选择性差,引起心肌弥 漫性损伤

14、,而且以心内膜下病变为主,与人类疾病差异大 。 4、人工培育的自发性冠状动脉硬化模型 日本神户大学Watanabe研制能够产生高的冠状动脉硬 化倾向的WHHL兔子。 心力衰竭 n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 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 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 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 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四、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n造模方法: n 手术法 n (1)手术方法造成主动脉狭窄; n (2)手术方法造成肺动脉狭窄; n (3)手术方法造成房间隔缺损、主动脉与前腔静 脉相通等 n评价: 手术方法在3周左

15、右即能形成稳定的心衰,与临床心 衰十分相似,便于研究药物干预的病理模型。 心率失常 n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以 及冲动传导的任一异常。可由各种气质性心血 管病、药物中毒、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 素引起,部分心率失常也可因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所致。 n临床上按心率失常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 性和缓慢性心率失常两大类,前者见于过早搏 动、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等;后者 以窦性缓慢性心率失常和各种传导阻滞为常见 。 五、心率失常动物模型 1.静脉注射乌头碱诱发大鼠心率失常模型 2.甲醛诱发家兔窦性心律不齐模型 3.无水乙醇诱发犬房室传导阻滞模型 造模方法: 1.静脉注射乌头碱

16、诱发大鼠心率失常模型 体重200g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 射麻醉,仰卧,安装心电导联,记录正常心电图。 经舌下静脉一次注入乌头碱30g/kg。 机制:乌头碱能加速心肌细胞钠离子内流,促进细胞膜 除极,诱发心在异位节律,导致心律失常。 评价:(1)模型为急性实验,没有心脏形态改变; (2)可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实验研究。 造模方法: 2.甲醛诱发家兔窦性心律不齐模型 机制:窦房结部位浅表,当其表面接触甲醛后,对组织 造成损害,对窦房结功能起到抑制作用。 方法:成年雄兔,用10%水合氯醛500mg/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仰卧, 安装心电导联,记录正常心电图。常规打开胸腔,暴露心脏,用 少量40%甲醛于前腔静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处,1 min即出现心电 图改变,可持续5h。 评价:本模型属于缓慢型心律失常模型,与临床窦综合症有一些类似 。模型较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药物筛选。 造模方法: 3.无水乙醇诱发犬房室传导阻滞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