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系统介绍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81975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电视系统介绍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数字电视系统介绍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数字电视系统介绍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数字电视系统介绍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数字电视系统介绍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电视系统介绍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电视系统介绍教材(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提要 概述 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 二、有关基础知识 三、数字电视技术的相关标准 四、数字有线电视系统 五、TS、PSI、SI 介绍 概述 n有线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化 网络化 综合化 智能化 概述 n增值业务: 个性化的视频服务;PPV(Pay Per View 按次 付费);VOD;EPG;数据广播; n扩展业务: IP PHONE;INTERNET; 电子商务;电子购物 ;远程教育、医疗; 概述 n依托现有的CATV HFC网络,目前采用 的技术方式: DVBC CMTS(电缆调制解调器终接系统) +Cable Modem EoC 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 1 数字电视是电视发展的

2、必然趋势 电视技术的革命: 第一次:黑白彩色 第二次:模拟数字 n电视发展到今天,它的适用范围早已超 越了广播娱乐界,广泛地扩展到文化教 育、科研管理、工矿企业、医疗卫生、 公安交通、军事宇航和人们日常生活的 各个领域。 n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数字技术的飞速 发展, 电视进入数字时代已是势所必 然。 n传统的模拟电视最大的缺点是:逐级放 大的传输方式容易产生噪声,长距离传 输后信噪比恶化,图像清晰度受到严重 损伤,图像对比度产生较大的畸变,相 位失真也会造成色彩失真;对设备的非 线性失真十分敏感。此外,模拟电视还 具有稳定性差、可靠性低、调整繁杂、 不便集成、自动控制困难、以及成本高 昂等缺点

3、。 n数字电视是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所 谓数字电视,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 抽样、量化、编码等一系列处理转换成二进 制数代表的数字式信号,然后可以很方便地 进行各种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也可以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监测和控制。采用 数字技术不仅使各种电视设备获得了比原有 模拟式设备更高的技术性能,而且还具有了 模拟技术不能达到的新功能。 n 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 数字电视技术 2 数字电视的技术优势 (1)采用了先进的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因而每 套节目占用的频带窄,可以更充分地利用频 率资源。例如,在有线电视中,原来的一个 模拟电视频道,可以用来传送6-8套标准清晰 度的数字电视节

4、目。对用户来说,这意味着 可选择的节目将更加丰富。同时,节目大容 量的低廉传输和广范围的收视使网络运营费 用大幅度降低。 (2)图像清晰度高、音频效果好、抗干扰能力 强。数字电视信号的信噪比和连续处理的次 数无关,在传输过程中,不会降低信杂比。 因此数字电视信号的传播不像模拟信号会在 传输过程中噪声逐步积累,它不受地理因素 的限制,几乎可以无限扩大覆盖面。因此, 数字电视清晰度高,在接收端看到的电视图 像及声音质量非常接近演播室水平。 (3)伴音质量大幅度提高。目前的模拟电视, 伴音是单声道的,只有个别电视台刚开始试 播双声道的丽音,而数字电视可以提供5+1 的环绕立体声。 (4)数字电视采用

5、大规模集成电路,结 构更加简单,成本进一步降低,可靠性 比模拟电视更高。 (5)易于实现信号的存储,而且存储时 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同时保证了现有 模拟电视画面的格式,普通电视机前加 装数字电视机顶盒即可接收数字电视节 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制作设备也可沿 用。 (6)由于采用数字技术,数字电视有利于实现 电视广播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从而可以大 大扩展服务内容,目前数字电视的标准已经 考虑了与ATM的互操作性。对用户来说,这 意味着可以从被动地收看变成主动地准交互 (本地交互)、交互地收看。而且随着节目 源的丰富,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的游戏娱乐节 目;获得各类针对性的信息资讯,如财经信 息等;其它服

6、务,如:付费节目、随次计费 节目、电影选播系统、歌唱点播、新闻选取 、电视在线教育、电视购物、数字电子游戏 、居家银行及互联网浏览等新颖服务。 (7)很容易实现加密/解密和加扰/解扰 技术,便于开展各类收费业务。而且条 件接收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用户的 良好管理,确保了资金的有效回报。 上述电视数字化的技术优势,无论是对于消费者 ,还是对于相关企业,甚至是对于整个电子产业 、广播行业,都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对于消 费者而言,数字电视不只是图像更清晰、声音更 逼真、屏幕更大及频道更多,而且集电视、电脑 、电信的功能为一体,使电视的用途由单一性向 多元化发展,成为千家万户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 便

7、捷通道;对于电视机厂家、电视台、电视制作 和传播媒体而言,数字电视的出现既是一种挑战 又是一种机遇。但它所带来的电视市场扩容潜力 将无可估量,并可推动通过数字电视的交互式特 点开展各项业务的多种行业的发展。 3. 数字电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994年,数字卫星电视启动; 1998年,数字地面电视开始试播; 欧、美、日发展较快; 数字卫星电视出现最早,目前最为成熟 与规范; 数字有线电视和数字地面电视目前尚处 于起步和试验阶段。 4. 数字有线电视在我国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1)有线电视目前在中国有9000万以上用户 ,2005年将达到1.2亿。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 的电视用户多数通过有线收看电视

8、节目,同 时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技术基础也较成熟。有 线电视数字化的发展将能够支持最全面的业 务。 (2)我国尚未放开个人和家庭直接接收卫星电 视信号的限制,至于数字电视的地面广播, 有关标准国际上正在制定中,美国计划于今 年开播,我国则会更晚一些,而且地面广播 的频率资源有限,设备投资较大,发展受到 局限。而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已经遍布大中城 市,乃至县城和一些乡镇,总用户将近9000 万,实现数字有线电视广播,增加的频道数 最多,在传输链路上的投资最少。 (3)对于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和家用级普及型 数字电视,播放设备投资不大,国内也有条 件自行研制、开发和生产。 (4)不需要更新已经有的电视机,只

9、要增加一 个机顶盒,就能收看数字电视节目,广大有 线电视用户比较容易接受,因而市场可以很 快启动。 n结论:尽管数字电视在国外首先发展的是卫 星直播电视,但在我国,目前最有条件发展 的则是数字有线电视。 二、数字通信基础知识 1.1信道与带宽 n传输信息的通路称为信道,可以分为两 种:传输模拟信号的称为模拟信道,传 输数字信号的信道称为数字信道 。 n信道所能传送信号的频率宽度,称为带 宽。数字信号本身频谱的宽度,决定了 传输信道的最小频道宽度。 数字通信基础知识 1.1数据传输速率 n比特率:是指二进制数码流的信息传输速率,单位 是:bit/s简写b/s或bps,它表示每秒传输多少个二进 制

10、元素(每一个二进制的元素称为比特)。 n波特率:也就是符号率,又称调制速率,是针对模 拟数据信号传输过程中,调制解调器输出的调制信 号每秒钟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数值,单位是B/s,称 为波特(baud)率。 nR=Blog2N(b/s),其中R是比特率,B是波特率,N是 n比特的电平数(即,进制数)。 数字通信基础知识 1.2信源编码 n抽样:将时间上连续的取值变为有限个 离散取值的过程。 n量化:将经抽样后幅度上无限多种连续 的样值变为有限个离散值的过程 。 n编码:把量化后的信号按照一定的对应 关系转变成一系列数字编码脉冲的过程 。 数字通信基础知识 1.3信道编码 n纠错:在信道编码过程中

11、将附加数据加 于数据流之中,在接收端通过校验位来 发现有错误的数据字,并给予纠正。 n交织:是对纠错过程的补充。其基本原 理是在编码时将数码流按已定义的规则 “搅乱”,在接收端再将那些“搅乱” 的数据字按相反的规则重新排列,使之 恢复出原始次序。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2数字卫星接收机 2.2.1概述 因为我国上星的数字电视节目的大部分采用的是 QPSK调制方式 ,数字卫星接收机都是QPSK解调 。 数字卫星接收机也分为几种,有的虽然是接收卫 星上的数字节目,但是输出的还是模拟的音视频信 号,这就是目前大部分电视台前端系统所采用,还 没有改造的。有的是直接是输出TS码流;还有一种 就是既能

12、输出模拟信号,又能输出数字的TS码流。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2数字卫星接收机 n2.2.2 QPSK调制原理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2数字卫星接收机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2数字卫星接收机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4QAM调制器 n2.4.1调制方式的选择 vDVB-S中,采用的是QPSK调制解调方 式; vDVB-C中,采用的是QAM调制解调方式 ; vDVB-T中,采用的是OFDM多载波调制 ,每个载波再采用QPSK或者QAM调制 。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4QAM调制器 n2.4.2调制速率 v16QAM调制中,一个符号用4个比特来表示;64QAM 调制中,一个符号用

13、6个比特来表示;256QAM调制 中,一个符号用8个比特来表示。 v 64QAM的调制符号率在8NHz最高可以达到 6.89MBps,这样它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为6.896 41.34Mbps,由于其中有RS编码,去掉冗余,有效 传输数据速率为41.34(188/204)38.1Mbps。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4QAM调制器 2.4.2 QAM调制原理 n正交调幅(QAM)是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的 结合,既调幅又调相。 nQAM是将调制符号调制到一对正交载波上,是 二维调制技术。 n数字比特序列被分成两个序列,以16QAM为例 ,每4个调制比特分为两组,每组两个比特, 分别去调制同相正交载波

14、,然后将两路已调 信号相加发送。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4QAM调制器 n2.4.2 QAM调制原理框图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4QAM调制器 n2.4.2 QAM星座图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4QAM调制器 n2.4.3 调制器与复用器 现在我们可以跟前面的复用器结合起来考虑: 如果采用64QAM调制方式,最高有效数据传输速 率可以达到38.1Mbps,那么采用的复用器如果可以 容纳38Mbps的速率,一路节目的数据速率为4Mbps ,那么就可以复用9套节目;如果一路节目的数据速 率为6Mbps,那么可以复用6套节目。 也就是说,复用的节目数越多,那么每套节目的 数据速率越低,这

15、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节 目要求去处理。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2.5加扰器 加扰器所完成的主要功能有以下这些: v对指定节目或者TS流进行DVB加扰 v处理与CA有关的PSI、SI信息,可以是PSI、SI动态再生 v在TS流中插入EMM(授权管理信息)和ECM(授权控制信 息)数据流,生成加扰控制字CW 关于其详细的工作原理在后面的CA系统中给予介绍。 数字电视前端硬件平台 小结 还有其他的一些设备这里没有具体介绍,像切换 矩阵、视频服务器等等,因为这些设计不到什么技 术,仅仅是系统集成,所以这里不再叙述。 一个完整的数字电视系统,应该包括上面介绍的 一些基本设备,当然还要加上相应的软件

16、平台,下 面将给予介绍。 数字电视前端软件平台 3.1EPG系统 n3.1.1、EPG主要功能 v为用户提供节目指南,可以与用户之间实现互动操 作 v将节目单上的原始信息存入数据库 v从数据库中提取原始数据,生成DVB-SI规定的表, 也就是生成SI信息 v按照一定的周期将SI信息送入复用器 v复用器将这些表于其他节目的TS流复用在一起,然 后通过QAM调制器后送入HFC网。 数字电视前端软件平台 3.1EPG系统 n3.1.2、EPG工作原理 vDVB-SI标准的SI信息主要是给用户端提供设置信息 ,从而可以使接收机能够自动调谐接收特定的节目 并对节目进行分组。 vSI中有传送的节目信息,包括节目的种类,节目的 时间,节目的来源等等。这些信息包含在4个表中: 网络信息表(NIT)、业务描述表(SDT)、节目信 息表(EIT)、时间日期表(TDT)。 数字电视前端软件平台 3.1EPG系统 n3.1.2、EPG工作原理 v网络信息表主要提供接收端所需的接收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