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瑞亚亲子关系精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80687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玛瑞亚亲子关系精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玛瑞亚亲子关系精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玛瑞亚亲子关系精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玛瑞亚亲子关系精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玛瑞亚亲子关系精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玛瑞亚亲子关系精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玛瑞亚亲子关系精要(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玛瑞亚亲子关系 主 讲 : 马 秀 国家高级育婴师,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儿童绘画治疗师,美式催眠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前心理研究生 全国妇联心系好儿童特聘专家 北京开放大学学前教育特约专家讲师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国 培专家讲师 摇篮网特聘儿童教育专家 母婴世界-北京宝宝杂志特约 专家 著有03岁婴幼儿全脑开发亲子游戏 大全 亲子关系 父亲 母亲 孩子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基本态度、行为模式、人格结构在婴幼儿 期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早已奠定基础,再经期后的儿童 期、青春期等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逐渐形成个人的 独特人格,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子女的生理健康、态度

2、行为、价值观念及未来成就! 闭上眼睛,用心感受一下,和谐的亲子关系 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不和谐的亲子关系 你是否了解你的孩子? 孩子的心理需求 安全感 生存的必要条件 身体的接触 无条件接纳 规范 信任感 选择(自由) 有价值 连结 给予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营养 03个月 妈妈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保持情绪的稳定 妈妈是孩子一生的重要他人如果缺失孩子就会继续寻 找 410月 孩子开始学习独立 妈妈需要帮助孩子完成分离 当孩子找你的时候陪着他玩,当找不到你时,他可以 独立做自己的事情 16月2岁 孩子产生自我意识,进入叛逆期“不要” 孩子处于秩序期需要一切都非常完美 45岁 孩子跟妈妈分离成功,开始独

3、立 此时最需要的是父亲的肯定、赞美和鼓励 父亲的角色 6-7岁 孩子开始学习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 孩子的学习对象是父母 父母的情绪是否稳定,父母如何与人交往都是孩子学 习的榜样 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力量的源泉 孩子是怎么发展自我价值的 感觉-哭泣-沟通-规则-效仿父母的模式 自我价值低 警惕而敏感,感觉自己被伤害 试图操纵别人,盲目地惩罚自己和他人 指责、具有攻击性 消极、抱怨、将责任归于他人 自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自负、自我膨胀而听不到外界的声音 要求别人的尊重、否则就自怨自怜 封闭、顺从或固执,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 自我价值高 心灵开放,有着爱自己和爱别人的能力 认同自己的独特之处,也

4、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平静、幽默、具有亲和力 有责任心、敢于承担 有自豪感,能够认识到自己光荣的价值 谦逊、与外界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主动扩大自我的空间、促进与外界的联系 主动缩短与他人的距离、具有弹性的能力。 即使被拒绝也能找到正确的解释,而不沮丧 内心充满幸福感和富足感,知道感恩 讨好型 指责型 超理智型 打岔型 一致型 家庭沟通姿态 讨好型 50% 言语: “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你喜欢怎么 样?”“没事没事”。 情感: 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 ,恳求的表情与声 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 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 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 “我

5、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心理反应: 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 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 ,便秘等。 指责型 30% 言语“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 、“你从来都没做对过”、“要是你.那就.”、 “我完全没有错”。 比较典型时 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可能引起的身心反应 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 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超理智型 15% 语言:总是客观的、

6、引述规条和抽象的想法,使 用冗长的解释、复杂的术语,避开个人的或情绪 上的话题,很少涉及与人有关的感受,常说:“ 人一定是要讲逻辑的”, “一切都应该是有科学 依据的” ,“人需要冷静”。 情绪:顽固、疏离:“不论代价,人一定要保持冷 静、沉着、决不慌乱。“- 行为:威权十足: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 化、操作固执刻板。- 身体姿势:僵硬。表情很优越(若有表情的话 )。内心感受:“我感到空虚与隔绝。“我不能露 出任何感觉。 心理反应:强迫心理,社会性病态、社交退缩、 固步自封。- 躯体反应:内分泌疾病,癌症、血液病、心脏 病、胸背痛。 打岔型 0.5% 言语:漫无主题:毫无道理,抓不到重点,

7、随心所欲,随口表示,东拉西扯:“我自己也 搞不清“。 情绪:波动混乱,满不在乎,“我心不在焉。 “身体姿势特征是不停地在动。- 行为:转移注意力:不恰当的举动、多动、 忙碌、插嘴、打扰。- 内心感受:“没有人当真在意。“ “这里根本没 有我说话的地方。“- 心理反应:不适当、不合情理、心态混乱。- 躯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胃疾、眩晕、恶 心、糖尿病、偏头痛、便秘。 一致型 4.5% 言语:尊重现实、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情绪:稳定、乐观、开朗、自信- 行为:接纳压力和困难、应对投入、顾全大局、乐于助人。- 内心感受:虽有时惶恐,但仍充满勇气和信心,有坚强的毅力, 当时和事后心灵充满了坦然和安

8、稳。- 心理反应:合情合理、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躯体反应:全身放松、精神抖擞、健康、充满活力。 现以具体的家庭关系为情境,并列五种沟通模式,以期读者获得 更感性的认知: 互动:家庭雕塑,孩子的一生 觉察自我 你是怎样使用(运用)自己的应对姿态的? 你从中的获益是什么? 你都付出了什么代价? 孩子永远没有问题,如果孩子 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父 母 改 变 了 , 孩 子 一 定 会 发 生 改 变 的 ! 高自尊的表现 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 在对压力进行回应时能关注到自己、他 人和情境。 这才是高自我价值、高自我接纳的表现 表里一致 确切地说,这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完美的状态一种

9、高 自尊的人生 表里一致的不同层次 表里一致的信念 所有人都是同一种生命力量的体现 所有人都可以成长 所有人都可以建立亲密关系 所有人都是有能力的 所有人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所有人都可以自主自立 所以人都可以成为选择者 表里一致的姿势 1、面对别人时,目光保持平视 2、在一臂的距离之内进行目光接触 注意:要在意识水平上完整地吸收所有 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 感觉本身没有对与错 接纳自己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 教孩子接纳自我,表达情绪 情绪和感受不是可耻的,允许孩子表达出来 教会孩子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 用第一人称表达不会表达,就通过文字、音乐、运动 疏导 俩个重要概念 内在誓言

10、 小时候经历过的一些非常强烈的感受,往往使当事人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隐形的内在誓言。 强迫性重复 人们总是不自觉的重复生命中的一些受伤时的感觉, 想以此得到第二 次机会来医治自己过去所受的心里创伤。满足小时候对 自己特别重要,并未能得偿的心理需求。 家谱图 家谱图的目的: 去发现有什么是我以前不知道的我 找寻诉说者的资源 画自己的家谱图 第一步骤:主角父母的一些细节问题 1、结婚日期 2、父母双方的名字 3、生日和出生地 4、目前年龄或去世时的年龄 5、宗教信仰 6、职业 7、民族 8、教育 9、业余爱好 第二步骤:让主角为父母双方增加一些 元素 1、三个描述性的形容词 2、他或她在压力情景下采

11、用的主要应对姿态 3、他或她在压力情景下采用的次要应对姿态 注 客观准确性并不重要 如果没有什么特定信息 可以“虚构” 步骤三:关于孩子 1、从年长到年幼,所有的孩子包括已经不在的 2、第一个步骤中针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 3、第二个步骤中针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 根据主角自己的观点指出 1、父母或祖父母持有的家庭规则 2、任何家庭模式,例如职业、疾病、应对姿态、死亡 原因等 3、家庭价值和信念:对教育啊、金钱啊等方面的价值 观 4、家庭神话或家庭秘密 5、家族主题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我小时候常有的负面情绪是什么?当我遇到创伤性负 面情绪时,我的自卫行为是什么? 我小时候最需要而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

12、是什么? 我小时候最受伤的感受是什么?内在誓言是什么? 原生家庭给我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哪些负面影响? 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心理地图的延续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地图 我们在它构建的世界里思考着、觉察着、体验着、 生活着 或许我们从未想过自己的心理地图里是否有着“错 误路线” 如果我们没有把属于我们自己心理地图的“错误路 线”修正,那么它将很容易继续在我们孩子一代的 心理地图中延续 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 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 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 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夫妻关系的重要性 夫妻关系和谐,家庭关系就会和谐 夫妻关系和谐,亲子

13、关系就会和谐 什么样的夫妻关系,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夫妻恩爱孩子性格健康开朗 夫妻感情淡薄孩子任性自私 强势妈懦弱爸男孩子胆小、自卑、懦弱 爸妈过早离异孩子冷漠 、没安全感 爸妈爱相互指责孩子敏感、爱找借口、执拗 爸妈爱打架孩子喜欢暴力、脾气暴躁 如何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 理解、尊重 寻求共通 适应差异 尊重隐私 和谐的性生活 爱的五种语言 珍惜的相处 Quality time 精心的礼物 Gift 服务的行动 Acts of Service 身体的接触 Physical Touch 肯定的语言 Words of Affirmation 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 什么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最好? 尊重是最

14、深层次的爱 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 孩子的一半。 “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和 你爸爸一样真聪明!” “你和你爸爸一样讲义气 !” “你和你爸爸一样人缘儿 很好!” “你和你爸爸一样很孝顺 !”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善良 !” “你跟你妈妈一样很有爱 心!” “你跟你妈妈一样喜欢学 习!” “你跟你妈妈一样做事很 认真!” 如何与孩子进行链接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接纳 :孩子是唯一的 倾听 :耐心听取,不打断,不评判 概述:整理,复述 同理心:感受孩子的感受 支持:引导 情绪解压:放松,运动,唱歌,舞蹈,聊天,旅游 爱孩子就要懂孩子 爱孩子更要爱自己 爱孩子就要表达出来 爱孩子就要接纳自我 爱孩子就要从心改变 Email:maxiu6868 新浪博客:蓝精灵的妈妈 QQ/微信:709351179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