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的护理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580419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围手术期的的护理(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脊柱骨科傅娜 概念 l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继发性椎间 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出 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 l好发人群:50岁以上人群,男女, C56、C45、C67 病因 l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的最基本原 因。 l颈椎先天性或发育性椎管狭窄 因椎管过短,致椎管的矢状面内径偏小 l损伤:慢性损伤,如长期伏案工作 急性损伤,如颈椎不协调活动 注意:如果是外界暴力致使颈椎骨折。脱臼等所发生的脊髓、 神经等损伤,不属于颈椎病的范畴 临床分型 刺激与压迫 神经根 椎动脉 脊 髓 反射性刺激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型 脊髓型 椎动脉型 神经根型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最常见 症状: 颈部疼痛及僵硬,向肩部及上肢放射; 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改变; 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 体征: 头部偏向患侧; 颈肩部局限性压痛,活动受限; 上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 上肢放电样疼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 症状: 眩晕、头痛、视觉障碍、猝倒等一过性脑或 脊髓缺血表现; 头部活动时可诱发或加重。 体征: 颈部压痛,活动受限。 眩晕 脊髓型颈椎病 症状: 手部发麻,活动不灵活; 下肢无力发麻,步态不稳; 精细活动失调,握力减退。 体征: 随着病情加重,发生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原性瘫痪 。 四肢无力和麻木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偏头痛、

3、头晕;视物模糊、 眼球发胀、眼睑下垂;耳鸣、听力下降;面部 发麻;出汗异常、心律失常、心跳过速、心前 区疼痛、血压增高及消化道症状。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 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 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 颈椎病的试验检查即物理检查 (1)前屈旋颈试验 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 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 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 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 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有根性损害;对根性疼痛厉害者,检查者 用双手重叠放于头顶、间下加压,即可诱

4、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 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称之为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臂丛牵拉试验 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 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试验 。如牵拉同时再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加强试验。 (4)上肢后伸试验 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 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 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 治疗 l非手术治疗 颌枕带牵引 卧床休息 颈围制动 推拿按摩 理疗 药物治疗 枕颌带牵引 治疗 l手术治疗 前路手术 前

5、外侧手术 后路手术 护理措施 l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教会病人作推移气管的训练,以 适应 术中牵拉气管操作;备皮;术中用品。 2.心理护理:稳定病人的情绪,消除其恐惧。 术后护理 l一般护理: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征,特别是呼吸情况; 给予氧气吸入,2L/min,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伤口的观察:颈部有无肿胀,切口敷料有无渗透, 观察渗出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疼痛的护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镇痛泵止痛,注意 分散注意力,必要时药物镇痛; 注意观察四肢感觉及活动情况。 术后护理 l体位: 术后去枕平卧6h; 前路手术维持颈部稍前屈位置; 病情许可,6h后可轴线翻身,注意避免颈部扭曲; l颈

6、部制动: 颈托固定保护颈部; l伤口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管 有无扭曲、反折、受压和脱出; 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l导尿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导尿管 有无扭曲、反折、受压和脱出; 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留置导尿管应每周更换尿袋定时更换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消毒2次。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l呼吸困难是前路手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 对于伤口出血血肿压迫所致呼吸困难,需立即 剪开缝线,敞开伤口,迅速去除血肿,结扎出 血血管。 对于喉头水肿所致呼吸困难,应立即使用大剂 量激素如地塞米松30mg静滴,必要时行气插或

7、 气管切开 其他并发症 l切口感染 l压疮 l肺部感染 l泌尿系统感染 观察有无喉返或喉上神经损伤 喉返N损伤 喉上N损伤 声音嘶哑饮水呛咳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呼吸道的管理 术前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原因: 颈前路手术入路系经内脏鞘(包括甲状腺、气管 、食管)与颈血 管神经鞘(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间 隙而抵达椎体前方,故术中需将内脏鞘牵拉向对侧方可显露椎体 前方或侧前方1。 颈血管鞘、颈内脏鞘间和椎体间隙均为疏松结缔组织,张力较低 ,经过多次、反复、持续的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可使其间的疏松结 缔组织获得松解1。 1 贾连顺,李家顺.颈椎外科手术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

8、1,157-158.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 意义: 系统而正规的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使患者颈部 组织适应性增强,减少手术风险,有利于手术 顺利进行,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 效,减轻患者痛苦 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方法 n训练时取仰卧位,枕头垫于肩下,头后伸,训练者用24指指端 置于气管侧旁,将气管食管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 n开始每天3次,每次1520min,以后每天逐渐延长推移时间,增 加到每天35次,每次60min n目标: 训练到符合手术要求时为止气管被推移过中线持续1h以上, 患者无明显不适 注意事项 n解释训练的目的和要求 n一般在手术前57天进行,宜在饭后1h进行,以免推移牵拉时刺激引起

9、 患者恶心、反胃等不适 n开始时用力尽量缓和,频率为5次/min左右1 n如出现不适、局部疼痛、恶心,头晕、心跳加快等症状,可休息10 15min后再继续,直至能适应训练,并尽可能避免过程中断 n如体形较胖,颈部粗短者,推移训练应适当加强1 n对老年体弱者,开始时应动作轻柔,幅度由小到大,间隔时间由长到短 ,持续时间由短到长,让其逐渐适应过程,增加其耐受性2 用力勿过猛,避免造成咽喉水肿及颈部皮肤破损! 1 贾连顺,李家顺.颈椎外科手术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57-158. 2 唐风元.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上海护理,2004,7:28-29. 呼吸道的管理 l用物准备

10、: 气管切开包 无菌手套、 消毒用物 吸痰装置 盐水 剪刀 术后 术后 密切观察评估:疼痛、呼吸、伤口引流、颈部肿 胀、吞咽评估、声嘶等 呼吸道的管理 术后 正 确 体 位 护 理 l麻醉清醒后垫颈椎专枕或薄枕 颈部轻度过伸或应用脱水剂以减轻 呼吸道水肿,保持呼吸道畅通。 l绝对卧床休息 l术后术后第2天视病情可抬高床头1530,逐 渐过渡至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减轻颈部水肿 ,逐渐过渡到戴颈托下床活动。(遵照主刀 医生嘱咐) 呼吸道的管理 术后 密 切 观 察 呼 吸 观察呼吸频率、深浅、节律、血氧饱和 度及口唇、面色变化 术前呼吸道感染控制不彻底 术中对脊髓的刺激 术中长时间气管食管牵拉 长

11、时间气管插管 呼吸道梗阻原因 术后创口疼痛抑制咳嗽 植骨块脱落挤压 颈深部伤口活动性出血 颈髓损伤呼吸肌麻痹 致命 呼吸道的管理 术后 密切病 情观伤 口引流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 流管 关注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l前路单节段24h:20-30ml 左右 l后路24h:200ml左右 l有无脑脊液漏现象 呼吸道的管理 术后 密切观察颈部血肿 l表现:引流量过少、颈部肿 胀、呼吸困难 l紧急处理: 床边切口开放血肿清除术 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 手术室清创缝合 致 命 呼吸道的管理 术后 密切观察吞咽情况 、声嘶 l表现: 一过性呛咳 不能进水等流质 声音嘶哑 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安慰 工作 2

12、-6周恢复正常 呼吸道的管理 术后 预防肺部感染: 评估吞咽情况,防误咽致吸入 性肺炎 注意口腔清洁 吹气球、咳嗽、深呼吸训练、 翻身叩背、雾化吸入 颈椎术后预防呼吸 道感染训练 床边病情观察 呼吸道的管理 术后 控制疼痛l术后24h内疼痛最明显,及时 给予止痛处理,以保证患者在 舒适状态下完成主动活动。 l疼痛在术后48h逐渐减轻,否 则提示切口血肿、感染等异常 情况,须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典型病例一 l男,68岁,因“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 术,术程顺利,术后无不适。 l术后第一天中午13时左右,出现颈部肿胀、 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至下午18时 ,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l急诊

13、手术室行血肿清除术 l术后脑死亡 典型病例二 l男,32岁因外伤致颈椎骨折,四肢瘫痪,行颈椎前路 C6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 l术后第二天11:00时,患者自诉胸口堵塞感,憋气, 呼吸30-40次/分,血氧78-85%,予吸痰通气稍改善, 血氧、呼吸改善不大 l病房急行气管切开术 l术后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典型病例三 l男,37岁,因“脊髓型颈椎病”行人工椎间盘手 术(两个节段)。 l术后第二天上午查房查体颈部肿胀,按之较硬 ,术后引流约70ml,吞咽稍困难,术口渗血较 多。 l下午16:00雾化吸入后突发呼吸困难,咽部有 痰难于咳出,血氧降至70%。 l病房内急诊行气管切

14、开术 l抢救成功 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 l选择高低适宜的枕头(一般10cm),保证颈部的正常 生理弯曲,避免颈部长期悬空,注意经常更换体位。 l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持颈部平直,注意改变姿势,避 免颈部长期屈曲或仰伸。 l加强功能锻炼,进行颈部及上肢活动,放松颈肩部,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l颈椎术后颈托固定23个月,避免意外损伤的发生, 如过度屈颈、过度旋转、颈部的超负荷积压和头颈部 剧烈抖动。 颈椎病自我康复操 这套操不需要按摩穴位,每个人均可 以很快学会并练习。 经常练习可以改善患者颈部血液循环 ,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 组织。无颈椎病者可起到预防作用。 准备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 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 1 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 次 2 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 次。 3 旋肩舒颈 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 向前旋2030 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 30 次。 4. 摇头晃脑 头向左-前-右-后旋转5 次,再反方向旋转 5 次。 5 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 ,互相抵抗5 次 6 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 秒 钟 。 谢谢!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Knowledge Knowledge Review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