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课件17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80402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剂学课件17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药剂学课件17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药剂学课件17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药剂学课件17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药剂学课件17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剂学课件17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课件17教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章 包合物的制备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l包合物系指一种分子被部分或全部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 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复合物。 l包合物由主分子和客分子两种组分组成,具有包合作用 的外层分子称为主分子(host molecule),被包合到主分子 空间中的小分子物质,称为客分子(guest molecule或 enclosed molecule)。 l译名有包合物(inclusion compound)、包藏物、加合物 、包含物等。 l分子包合物在药剂研究领域很活跃,在50年代已被认识 到对药剂处方前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l最早的药剂研究是Higuchi和zuck的工作,他们的研究 说明了包合现象

2、的固有性状,如包合物增加药物溶解度 和稳定性,影响包合物中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包 合方法,还影响药物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期限。 l环糊精的应用研究随着工业化生产发展,近年来有关 它的研究报道很多,尤其在药剂上的应用令人瞩目,因 此研究应用包合技术,开发研制药物新剂型,新品种有 着良好的前景。 l包含物在药剂学上在应用日趋广泛,总括在以 下几个方面: l1、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l难溶性药物苯巴比妥、前列腺素E2、氯霉素等 与-环糊精包含物;按饱和水溶液法用乙醇、丙 醇、甘油与水混合溶剂制成。 l前列腺素环糊精包含物能增加主药的溶解度, 可以制成注射剂。 l如10mg前列腺素E2与-环糊精13g,

3、加水至 100ml在无菌操作下除菌过滤、分装制成含前列腺 素E2100或200g剂量的冷冻干燥的粉针剂。 l2、 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l凡容易氧化的或水解的药物如维生素A、D、E、C 等,如制成环糊精包含物可防止其氧化或水解。 l如维生素D3与-环糊精包含物:活性维生素D3 衍生物与环糊精作用后,所得的产品对光、热及氧 有极大的稳定性。 l3、 液体药物粉末化 l液体药物如维生素D或E与-环糊精制成 包含物后,可制成散剂或片剂等固体制剂 。 l安妥明与-环糊精用饱合水溶液法制成 粉末状包含物后,可制散剂或片剂。 l4、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 l挥发油或固体挥发性物质如三硝酸甘 油、碘、冰片等制成-环

4、糊精包含物, 除在贮藏期中防止挥发性物质挥散外, 还有缓释作用。 l5、 减少剌激 降低毒副作用 l-环糊精常用作抗癌药物的超微型载体,将剌激性强烈 无法服用的合成抗癌药物包含于其环状结构中制成超微囊 包合物后,可供口服或注射,在体内经酶水解释放出药物 。 l因其超微结构,呈分子状分散,故易于吸收,生物利用 度高;其剂型类似微囊,释药缓慢,副作用低。 l如5-氟脲嘧啶用-环糊精制成分子胶囊,经临 床证明,消化道吸收较好,血中浓度维持时间长 ,剌激性小,基本上消除了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等副反应。 l日本某制药公司研制了从无花果中提取的抗癌 药,但有剌激性恶臭,无法下咽,包成-环糊精 分子胶囊后,

5、味道变的稍带甜味,解决了服药困 难的问题。 l6、遮盖药物的臭味 l大蒜油用环糊精包后,能掩盖基大蒜的臭 味。 l取-环糊精400g加水2L,加入大蒜油 100g,在pH2搅拌5小时,过滤,滤液真空干 燥得含大蒜油的环糊精包含物480g。 l包合物根据主分子的构成可分为多分子包 合物、单分子包合物和大分子包合物; l根据主分子形成空穴的几何形状又分为管 形包合物、笼形包合物和层性包合物。 l包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两组份间的 Vander Waals力。 l包合过程是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反应。 l(1) 多分子包含物 l多分子包合物是若干主分子由氢键连结 ,按一定方向松散地排列形成晶格空洞, 客

6、分子嵌入空洞中而成。 l包合辅料有:硫脲、尿素、去氧胆酸、 对苯二酚、苯酚等。 l(2) 单分子包合物 l单分子包合物由单一的主分子与单一客 分子包合而成。 l即单个主分子的一个空洞,包合一个客 分子,如具有管状空洞的包合辅料环糊精 。 l(3) 大分子包合物 l天然或人工大分子化合物可形成多孔的结 构,能容纳一定大小的分子。 l常见的有葡聚糖凝胶、沸石、硅胶、纤维 素、蛋白质等,在药剂的研究和生产中用途 颇广。 l(1) 管状包合物 l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管形或筒形空洞骨架 ,另一种分子填充其中而成。 l管状包合物在溶液中较稳定,如尿素、 硫脲、环糊精、去氧胆酸等均形成管状包 合物。 l(2)

7、笼状包合物 l是客分子进入几个主分子构成的笼状晶格中而 成,其空间完全闭合。 l此类包合物制备简单,将主分子溶于溶剂中, 再加入客分子使其饱和,即析出包合物结晶,形 成的固态包合物较稳定,被包含的客分子臭味消 失,通过加热溶解于水或把结晶研磨粉碎,可将 客分子释出。 l重要的有对苯二酚包合物。 l对苯二酚包合物: l三分子对苯二酚借OHO型氢键形成环状结 构、两个环状结构一正一反结合,即开口端互相 交叉构成一个笼子,可使甲醇、甲酸、乙烯、二 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溴化氢、硫化氢、 氩、氪等大小合适的分子或原子填充其中形成晶 格包合物,这种包合物在溶液中很不稳定,极易 分解。 l(3) 层状

8、包合物 l如粘土形成的包合物与石墨包合物。药物与某 些表面活性剂能形成胶团,某些胶团的结构也属 于包合物。 l月桂酸钾使乙苯增溶时,乙苯可存在于表面活 性剂亲油基的层间,形成层状包合物。 l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维生素A棕榈酸酯增溶 ,其结构也可认为是层状包合物。 管形包合物 层状包合物 笼形包合物 环糊精( -, -和-CD) 环糊精衍生物 溶解度,生物利用度 增加药物稳定性 掩盖药物不良气味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控制释放 环糊精药物应用 第二节第二节 常用包合材料常用包合材料 1903 Schardinger 发表文章 -, -dextrins (cyclodextrin) 19041920-

9、1930 Norman Haworth 6个葡萄糖,六边形 19051928-1932 发现环糊精包合化合物的特性 1935 Freudenberg and Jacobi -cyclodextrin 1952 阐明了3种环糊精的化学结构 1953 Freudenberg,Cramer 和 Plieninger, 第1 个包合物专利 1965 Higuchi and Connors 相溶解度原理 1976 -和-cyclodextrin被批准由于食品添加剂(日本) 1976 第一个制剂prostaglandin E2/ -cyclodextrin上市(日本) 19531981 布达佩斯,第一届环

10、糊精国际会议(Szejtli) 1983-1985 2-hydroxypropyl-cyclodextrin申请专利 1988 Piroxicam/-cyclodextrin (Brexin)欧洲上市(意大利) 1990 sulfobutyl ether -cyclodextrin申请专利 环糊精发展简史 1. 环糊精 l环糊精(Cyclodextrin,CYD)系指淀粉经酶解环合后得 到的由612个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 l常见的环糊精是有6、7、8个葡萄糖分子通过-1,4苷 键连接而成,分别称为-CYD、-CYD、-CYD。 、三种环糊精化学结构 l环糊精为水溶性的非还原性

11、白色结晶性粉末,结构为中 空圆筒形。孔穴的开口处呈亲水性,空穴的内部呈疏水性 。对酸不太稳定,易发生酸解而破坏圆筒形结构。 l1 药物与环糊精的组成和包合作用 l环糊精所形成的包合物通常都是单分子包合物,药 物在单分子空穴中包入,而不是在材料晶格中嵌入药 物。 l2 包合作用具有竞争性 l包合物在水溶液中与药物呈平衡状态,如加入其他 药物或有机溶剂,可将原包合物中药物取代出来。 l3 药物的极性或缔合作用可影响包合作用 l由于环糊精空穴为疏水区,非极性脂溶性药物易进 入而被包合,形成的包合物溶解度较小;极性药物可 嵌在空穴口的亲水区,形成的包合物溶解度较大。 l疏水性药物易被包合,非解离型的比

12、解离型的药物 易被包合。 l自身可缔合的药物往往先发生解缔合,然后再嵌入 环糊精空穴内。 三种CYD的基本形质 项 目-CYD-CYD-CYD 葡萄糖单体数 678 Mr 97311351297 分子空洞内径 0.45-0.6nm0.7-0.8nm0.85-1.0nm 空隙深度 0.7-0.8nm0.7-0.8nm0.7-0.8nm 空洞体积 17.6nm34.6nm51.0nm 25D(H2O) +150.5 +162.5+177.4 溶解度(g/L,25) 14518.5232 结晶形状(从水中得到) 针状棱柱状梭柱状 -CD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度 温度( ) 20406080100 水溶解

13、 度(g/L ) 183780183256 lCYD衍生物更有利于容纳客分子,并可改 善CYD的某些性质。 (1)水溶性环糊精衍生物 (2)疏水性环糊精衍生物 2. 环糊精衍生物 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 促进药物的吸收。 常用做水溶性药物的包 合材料,以降低水溶性 药物的溶解度,使其具 有缓释性。 亲水性 环糊精 甲基CD DM-CD(二甲基-环糊精 ) TM-CD(三甲基-环糊精 ) 羟烷基化 CD 2-HP-CD(2-羟丙基-环糊精 ) 2,3-DHP-CD( 2,3-二羟丙基-环糊精 ) 支链CDG1-CD(单糖基-环糊精 ) 疏水性 环糊精 烷基CD DE-CD(二乙基-环糊精 )

14、 TE-CD (三乙基-环糊精 ) 酰化CDTA-CD(叔胺基-环糊精 ) 离子化 环糊精 CME-CD(羧甲乙基-环糊精 ) SBE-CD(磺丁醚-环糊精 ) 药物形成包合物的过程是药物分子借助分 子间力进入包合材料分子空穴的物理过程, 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形成共价键。 l其形成过程与立体结构和极性有关,客分 子的大小和形状如与主分子的空穴相适应, 则易形成包合物。 l包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两者的极性和 分子间作用的强弱。 饱和水溶液法 研 磨 法 冷冻干燥法 喷雾干燥法 第三节 包合物的制备技术 超声波法 1 饱和水溶液法:将CYD配成饱和水溶液,加入药 物,混合30min以上,使药物与C

15、YD形成包合物后析 出。过滤,用适当溶剂洗净,干燥即得。 2 研磨法:取CYD加入2-5倍量的水混合,研匀,加 入药物充分研磨成糊状物,低温干燥,适当溶剂洗 净,干燥即得。 3 超声波法:在CYD饱和水溶液中加入客分子药物,混合后用 超声波发生仪在适宜的强度下超声适当时间,以代替搅拌,将 析出的沉淀过滤,适当的溶剂洗涤、干燥即可。 4 冷冻干燥法:将药物和包合材料在适当溶剂中包合,再采用 冷冻干燥法除去溶剂。此法适用于制成包合物后易溶于水、且 在干燥过程中易分解、变色的药物。所得成品疏松,溶解度好 ,可制成注射用粉末。 5 喷雾干燥法:将药物和包合材料在适当溶剂中包合,再采用 喷雾干燥法除去溶

16、剂。此法适用于难溶于水、疏水性药物。 第四节 包合物的验证 l药物与CYD是否形成包合物,可根据包合物的性质和结 构状态,采用下述方法进行验证,必要时可同时用几种 方法。 相溶解度法 X-射线衍射法 热分析法 红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l薄荷油-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处方】 -环糊精 4g 薄荷油 1mL(28d) 蒸馏水 50mL 【制法】称取CYD 4g,置100mL具带塞锥形瓶中, 加入蒸馏水50mL,加热溶解,降温至50,精密滴加薄荷 油1mL,恒温搅拌2.5小时。冷藏24小时,待沉淀完全后过 滤。用无水乙醇5mL分三次洗涤沉淀3次,至沉淀表面近无 油渍,将包合物置干燥器中干燥,即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