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活动的规范与创新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 焦佩婵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80397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评课活动的规范与创新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 焦佩婵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听评课活动的规范与创新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 焦佩婵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听评课活动的规范与创新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 焦佩婵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听评课活动的规范与创新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 焦佩婵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听评课活动的规范与创新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 焦佩婵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评课活动的规范与创新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 焦佩婵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评课活动的规范与创新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 焦佩婵讲解(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评课活动 的规范与创新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 焦佩婵 电话:13015440919 本专题提纲: 听评课活动的反思 何谓听评课 听评课的内容与标准 听评课的程序 一、听评课活动的反思去专业 1、简单处理 2、任务取向 3、不合而作 评课专业户、仿课专业户、 听课专业户 二、何谓听评课? 听评课是教师专业的日常生活 ; 听评课就是一种在职学习课程,一种重要 的专业成长途径 ; 听评课的基本理念:发展本位,以学论教 。 听评课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研究方式 ; 听评课是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合作研究活动 。 三、听评课的内容与标准 不同的思路(可选择) (一)新教师评价:基本功 (二)基本的评价内容: 目标

2、、内容、过程与方法、效果 (三)理念的层面:教学观念、学科 认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四)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一)教学基本功评价(新教师 ) 板书 设计科学,布局合理;言简意赅,有艺术性;条理性强 ,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教态 明朗、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 热情,师生情感交融 语言 准确条理,普通话,有启发性;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 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操作 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二)基本的评价内容 教学目标明确(设计科学合理,明确具体,具有 适切性;教学方法、手段反映教学目标需要) 教学内容准确(科学性、系统性、体现思想方法 ,资源使用合

3、理,重点突出,难度适当) 教学方法科学(适合内容、学生和教师特点;反 映学生主体;注重学法指导;多媒体使用恰当 ) 信息反馈及时(敏锐捕捉信息;迅速判断,及时 调控) 教学行为规范(语言、板书、对话、指导) 教学效果良好(目标达成度高) (三)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评价 教学观念:知识本位,发展本位 学科价值:学科独特教学价值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关系 教学过程:动态生成 (四)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案例1: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案例2:长治一中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1、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四个维度 学生学习: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 教师教学: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

4、? 课程性质: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质表现在哪里? 课堂文化:我在该课堂呆了40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 ? 案例:余杭高级中学课堂观察框架 维度一: 学生学习 准备: 课前准备了什么?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怎样准备的(指导/独立/合作)?学优胜、学困生的准 备习惯怎样? 任务完成得怎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倾听: 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 达同学的发言吗?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 有多少人发生这些行为? 维度一:学生学习 互助: 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有哪些行为直接针对目标的达成?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

5、、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参与课堂活动(小组/全班)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互动/合作习惯怎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练习)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自主学习有序吗?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 课中有哪些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扮演/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 课后抽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了哪些问题? 维度二:教师教学 环节: 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

6、 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 的? 有哪些证据(活动/衔接/步骤/创意)证明该教学设计 师有特色的? 呈示: 讲解效度(清晰/结构/切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 奏)怎样?有哪些辅助性为? 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 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 的?体现了哪些规范? 维度二:教师教学 对话: 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 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助方式?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结果怎

7、样?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讨论/活动/作业)?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结果怎样? 机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结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境的突发事件?结果怎样? 呈现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沉默)?结果怎样? 维度三:课程性质 目标: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体现了哪些 规范?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适 合改班学生的水平吗? 课堂有无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新生成的目标 ? 内容: 怎样处理教材的?采用了哪些策略(增/删/换/合/立 )? 怎样凸现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 系? 容量

8、适合该班学生吗?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的? 维度三:课程性质 实施: 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 度? 怎样体现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创设什么样的情境?结果怎样? 评价: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有哪些? 如何获取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如何利用所获得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预设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怎样利 用? 生成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怎样利用? 向学生推荐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怎样? 维度四:课堂文化 思考:

9、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 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习惯(时间/回答/提问/作业/笔记/人数)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思考行为? 民主: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样的?怎样处理不 同意见?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人数/时间/结构/程度/感受)是怎样的? 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怎样?师生/学生间的 关系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 维度四:课堂文化 创新: 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是怎样体现创新的? 课堂有哪

10、些奇思妙想?学生如何表达和对待?教师如何激发和保护的? 课堂环境布置(空间安排/座位安排/板书/功能区)怎样体现创新的?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 关爱: 学习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怎样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怎样关注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需求的?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 怎样? 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关爱行为? 特质: 在哪些方面(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体现 特色? 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思维/敏感性/幽默/机智/情感/ 表演)? 师生/学

11、生关系(对话/话语/行为/结构)体现了哪些特征(平等/和谐/ 民主)? 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 支架(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 点); 课堂观察为教师选择观察点、开发观察工 具提供了参照体系。 案例:长治一中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如何使用课堂观察分析框架? 主要作用:开发课堂观察量表的依据 选择观察视角如观察教学目标 在课堂观察分析框架中寻找教学目标的 观察点(目标设计、目标实施、目标评 价) 将观察点转变为易于观察的指标 编制观察量表 四、听评课的程序 听评课是一项完整的专业活动,可 分为课前会议、课堂观察和课后会议。 课前会议: 目的:课前会议的目的在于给参与人员 提供沟

12、通交流的平台,便于观察者确认 自己的观察点,为后续的行为奠定基础 。不是具体内容的研讨,不是磨课。 时间:课前会议最好是在开课前一天举 行,持续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至 少需要15分钟。 课前会议主要活动之一:被观察者说课 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 地位是什么?(内容主题) 介绍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学困生的 座位在哪里?本班学生的思维特征、学习习惯 和课堂气氛。(学情) “我”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重难点在哪儿? 我准备如何解决?(教学目标) 本课大致的结构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或困惑? (课堂结构) 我将如何指导、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我打 算让其掌握的东西?(评价策略)

13、课前会议主要活动之二、三 观察者提问与被观察者进一步阐述。观 察者基于说课情况,根据被观察者的要 求、教研组任务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与 被观察者进行简短交流。目的是让观察 者对本课有更深入的理解,为确定自己 的观察点和开发观察工具提供必要帮助 。 双方商议,确定观察点。若观察点需要 合作,则观察者之间再进行商议,明确 合作观察的分工。 课中观察: 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制定观察量表。难 点。 进入现场,选择观察位置、观察角度; 使用不同技术手段(记录/录音/摄像/笔 录);定量与定性结合。 记录观察到的典型行为,做好课堂记录 ,记下自己的思考。要注意信息的科学 性、可靠性和效度。 观察量表设计: 设

14、计依据:课堂观察分析框架;观察目 的;教学方案实际 观察项目:量与质相结合 举例1 “学生参与度”; 举例2“问题驱动教学” 学生参与度量表设计: 设计依据:课堂观察分析框架;观察目 的(了解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案实 际(沙龙课,具体的学生参与的方式: 如倾听、主持、小组讨论) 在课堂分析框架中寻找依据:学生学习/ 倾听;学生学习/互助。 根据以上内容编制观察量表 问题驱动教学量表: 量表举例: 量表依据: 课后会议: 本阶段主要围绕课前会议确立的观察点 ,基于教学改进提出建议和对策。 目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进行有效的专 业探讨,通过多视角、多方位寻找有效 教学的策略,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

15、 高。 时间:一般至少需要30分钟。 课后会议主要活动之一:被观察者自 我反思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了吗?围绕每个学习目标,就 自己所看到的现象逐一分析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分 析时应基于学生表现,基于证据说明。 各种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同伴讨 论/动手制作/实验/看听视频录像等);讲解;对话( 提问/理答);学习指导(文本阅读指导/读图/书面表 达/口头表达);资源利用。可以以教学环节为主线, 围绕上述几种主要教学行为逐次说明每个教学环节自 己采取了哪种教学行为,这些行为对促成教学目标的 达成起了什么作用,自己做出判断。 有无偏离教案上课?如有,请继续说明有何不同?为 什么?(预设与生成问题) 课后会议主要活动之二、三: 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报告中注意 :简洁;证据;回应;避免重复。 形成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 包括:成功之处;个人特色与教学风格 ;存在问题及建议。 课堂观察案例: 花儿一路绽放 政治必修模块3 课堂观察给予的启示: 听评课目的:研究教学而听评课,开展 专业探讨 听课程序:加入课前会议,做好听课准 备,保证听评课质量 听课针对性:聚焦主要问题,分工合作 。 听课技术改进:量表开发。 结束语: “构成我们未来学习的最大障碍,不 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