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80254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静脉留置针的浅静脉留置针的 应用与维护应用与维护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1 1 浅静脉留置针的定义,应用意义 及种类 2 2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维护 3 3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什么是浅静脉留置针?什么是浅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它是由不锈钢的 针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 套管和针芯一齐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 ,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 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 小夹子 针柄 针尖 肝素帽 白色隔离塞 延长管 导管 留置针基本组成留置针基本组成 小夹子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 保护血管,减少

2、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 ,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 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工作,而且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适合于长期输液患者、老年人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 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 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使用范围 1.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 2.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3.危重的病人 4.手术的病人 5.小儿及老年人 6.躁动不合作的病人 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针应用时的区别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针应用时的区别 目前市场上的留置针种类有:目前市场上的留置针种类有: 开放式留置针 密闭式留置针 安全型留置针 防逆流留置针 开放式留置针开放式留置针:提供较大输液量,但不

3、能完:提供较大输液量,但不能完 全有效避免血液外溢的传统的留置针。全有效避免血液外溢的传统的留置针。 密闭式留置针密闭式留置针:能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避免:能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避免 血液外溢而造成血液污染的整体式留置针。血液外溢而造成血液污染的整体式留置针。 (直型)(Y型) 安全式留置针安全式留置针:既防针刺伤又防血液污染。:既防针刺伤又防血液污染。 防逆流留置针防逆流留置针:防止血液逆流,减低血液污防止血液逆流,减低血液污 染的危险,达到正压封管的效果。染的危险,达到正压封管的效果。 临床上型号的选择:临床上型号的选择: 流速应用 1925ml/min 小儿/脆小血管 3336ml/min

4、输液 5565ml/min 输血 76105ml/min 手术室/急诊 头皮针 5# 7# 9# 12# 规格 24G 22G 20G 18G 颜色 留置针的临床选择:留置针的临床选择: 在不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 细、短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 机体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性摩 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 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选择静脉选择-原则原则 静脉粗直、弹性好,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及受伤的肢体 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 穿刺手部血管比腕部和上臂血管的静脉炎发生率低 桡静脉穿刺时易发生桡神经损伤如使用应尽量靠上 正确的穿刺正确的

5、穿刺: :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 血带,以进针点为中心消毒皮肤2次,直径8cm, 左右松动留置针,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留置针 柄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见回血续进0.2cm 后退针芯0.5-1cm,再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 松开止血带,拔出针芯,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 无菌贴膜固定在穿刺部位。输液器一端与肝素帽 连接,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滴速,观察局部有无漏 输液是否通畅。 30o 正确的穿刺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 1.白色隔离塞不能再次穿刺,否则 有穿透套管造成渗漏的危险。 2.直刺静脉上方。 3.穿刺失败时必须更换新的留置针 透明敷料使用的要点:透明敷料使用的要点: 3M

6、3M敷贴以穿刺点为中敷贴以穿刺点为中 心作密闭式固定(无张力粘帖)心作密闭式固定(无张力粘帖), ,必须遮盖白色隔离必须遮盖白色隔离 塞塞 一 要点: 1、无张力垂放单手放置 2、敷料中央对准穿刺点 3、贴膜区域无菌干燥 二、操作三步曲: 1、捏导管突起 2、抚平整块敷料 3、边撕边框边按压 “U”“U”型固定型固定 U U型固定,标明穿刺时间型固定,标明穿刺时间 冲管与封管冲管与封管 冲管的定义: 用等渗盐水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应用 于输液前或两种药物之间。 避免残留药液刺激局部血管。 减少药物 之 间的配伍禁忌。 封管的定义: 用稀释肝素液来保持静脉通畅。通常用于输液结 束后。 采

7、用缓慢脉冲式封管 正确封管正确封管 1、封管液配制: 即生理盐水100ml加肝素钠1.25wu/支不超过0.16ml (0-10单位ml) 正压封管:针尖留在肝素帽内少许,脉冲式推注 封管液剩1-2ml时,一边推注,一边拔针头 (推注速度大于拔针速度) 2、封管液的量及封管时间: 肝素钠溶液35ml,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 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 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68小时) 已封管留置针的启用已封管留置针的启用 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可接上液体。 步骤:常规消毒肝素帽,用NS10ml冲管(先抽回 血),当遇阻力时,应给予拔管,不能强 行冲击,避免将

8、血凝块推入血管内发生堵 塞。冲管通畅后,将连接输液装置的头皮 针刺入肝素帽即可。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观察滴速,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 、 渗液时,立即重新消毒 ,更换敷贴 2.更换透明贴膜后,记录当时穿刺 日期并标注。 3.留置时间一般以72-96小时为宜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5.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6.尽量避免肢体下垂,防血液回流阻塞。 7.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 痛及静脉硬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4.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周更换透明敷料2 次。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8 8. .不宜经留置针输液包括:持续腐蚀性药物治疗、肠外 营养、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等。

9、9.静脉留置针不应常规用于采血。 10.不得在置有留置针的一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 袖带和止血带。 11.选择穿刺部位时应常规首选上肢远端部位。 再次 穿刺点应位于前次穿刺点的近心端。 12.输液前抽回血以确认导管是否通畅。 更换更换透明敷料透明敷料 时间 23天 (有特殊随时更换) 要点 更换敷料时,对穿刺部位要严格 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 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 拔针的注意事项拔针的注意事项 一手固定套管针,另一手由外周至中央水平揭除敷料 安尔碘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周围皮肤 先拔针后按压法,即在针头拔出血管壁后再迅速按压, 按压时应沿血管纵行按压,时间为5分钟。 常见

10、并发症及预防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1皮下血肿 2液体渗漏 3导管赌塞 4静脉炎 5静脉血栓 6感染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皮下血肿 原因:1.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 2.技术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 稳等,往往容易使置管针穿过血管壁而形 成皮下血肿。 3.拔针时按压不正确。 措施: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 ,拔针时正确按压。 2、液体渗漏 原因:1.操作不当穿刺过度损伤静脉后壁 2.导管滑出血管外未及时发现 3.患者自身如素因贫血、胶体渗透压低 4.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 全进入血管内 措施:护理人员除加强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 管,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输液

11、过 程加强巡视。 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嘱病人保持输液肢体与 心脏平齐或抬高,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 过紧不可在穿刺肢体测血压,避免影响局部血液 回流。并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合理选择 血管,尽量选择较粗,弹性较好的血管,避免在 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的手腕和手背肘窝部位的血 管输液,不用末梢循环差的血管;避免在患侧肢 体上进行穿刺;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方法,对于 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氯化钾”、血管活性药 物等,输液速度要慢;如输入粘稠度较大的药物 ,如20%甘露醇、脂肪乳等,输入前后均要用生 理盐水冲管,一般液体输液速度可稍快。 3、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分管腔内 和管腔外,通常

12、与静脉高营养输液或导管冲洗 不彻底、管液种类量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以及 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措施:在静脉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 ,每次输液毕要正确封管,需根据病人的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 度不可过快,缓慢脉冲式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 快速推注。嘱病人置管肢体不要过度用力避免 回血。 4.静脉炎 原因:1.血管选择不当 2.无菌操作不严格 3.输注高渗 高浓度 刺激性强药物 4.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 5. 留置针选则不合适 静脉炎 分类:机械性、化学性、感染性及血栓性 0级 无临床症状 1级 注射部位发红,伴或不伴有疼痛 2级 注射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 3级 疼

13、痛伴发红或水肿,有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到 条索状静脉 4级疼痛伴发红或水肿,条索状物范围2.5cm,有 脓液渗出 措施:1 控制微粒混入药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药时针头垂 直插入安瓿底部, 可减少玻璃微粒, 同时加药针头不宜过大, 以减少橡 胶微粒, 所溶解药物必须完全溶解, 以减少药物结晶微粒。以上方法均 可减少各种微粒进入人体造成的伤害。 2合理选择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回流通畅、避开关节、受 伤感染的静脉, 便于穿刺、固定和观察的血管, 尽量选择上肢静脉,下 肢静脉输液易发生静脉炎, 甚至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 特别是长期卧床 老年患者更加注意。因为此类病人血流慢、血液浓度高

14、, 易引起血栓 。 3 减少刺激性药物对血管损伤: 输高浓度、大分子溶液的脂肪乳 、氨基酸等液体时, 应减慢输液的滴速, 并给予足够的稀释, 通常与葡 萄糖混合输注或使用三通同时输注。对于静脉输血的患者建议另外建 立外周通路, 不使用留置针, 这样可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避免产 生化学性静脉炎, 对血管刺激强的药物应减慢输液速度。 4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根据药物浓度及注意事项, 掌握配伍禁忌, 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 化疗药物, 应先用透导液体穿刺, 输药完毕用 生理盐水冲洗血管, 使药物不沉积在血管壁, 提高血管使用率。 5规范化洗手, 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消毒面积要超 过

15、敷料覆盖面积, 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逆行侵入血管, 管脱出部分勿 再送入血管, 规范化洗手. 6在输入高渗液、刺激性药物后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ml 左右, 再行肝素盐 水2.5ml 封管, 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肝素液封管可减少局部血栓性静脉炎 的形成, 掌握封管的方法, 普遍采用边推边退的封管方法仍存在弊病, 因肝素帽 致密度极强,退针时容易将针头一下子退出留置针外, 退针的均匀速度很难掌 握, 易造成负压封管, 导致凝血堵管。而只将针头斜面进入留置针内均匀推注 封管液可避免负压封管, 先在延长管根部夹闭小开关, 再拔出针头, 可保持管内 正压, 不容易导致回血。如果封管速度太快, 使血

16、管内部压力突然增大, 血管壁 通透性增加, 可导致局部血管炎性病变, 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7留置针保留时间:留置针的更换时间尚无统一标准,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留置 针保留时间规定为3d , 由于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及刺激性药物的影响, 随 着留置针时间的延长, 静脉炎的发生率增高, 所以即使没有穿刺部位的异常感 觉也不应长时间留置, 但多数学者主张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以不超过7d 为宜 。 8静脉炎的治疗 红外线灯照射疗法, 每日2 次, 每次2030min。 采用硫酸镁温热敷, 疗效较好, 镁离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收缩血管物质的 反应性而使血管舒张 抬高穿刺肢体 局部用药如喜疗妥、如意金黄散 5、静脉血栓的形成: 原因: 1.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置管的肢体活动减少、血 液淤滞 (根据报道久病卧床病人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 栓比上肢静脉的血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