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80250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课件:第一部分中国古代通史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时间跨度: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 【阶段特征】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但开始落后于世界工 业文明的潮流。 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 和发展,不利于中国古代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 2.经济上,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 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 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相比,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 3.文化上,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 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

2、学、绘画、戏 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 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4.对外政策上,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 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 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 【阶段特征】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概念 (1)中央集权是中央相对于地方而言的,国家权力集中于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的领导与监督,其措施 主要是指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措施。比如秦实行郡县制 、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宋代派文臣做知州、元朝实 行行省制等措施。 (2)君主专制主要是指中央决策方式,包括皇权至上、独 裁、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

3、制。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 矛盾。专制皇权措施主要是在中央政府官僚体制中强 化皇权、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侍从秘书制度、唐代分 散相权、宋代分割相权、明代废除丞相、清代设军机 处等。 2.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1)调整中央机构。如秦设三公九卿制;隋唐 建立三省六部制;明废丞相,设立内阁;清 设军机处。 (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郡县制;北宋知 州通判;元朝行省制;明朝废中书省,设三 司。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 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北宋设置通判 监督知州;明朝设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 (4)注重官吏的选拔。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 任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世族世

4、袭;隋唐 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 (5)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的八股取 士;清朝的文字狱。 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1)演变:秦朝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 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西汉:汉武 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 高官。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 向皇帝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 生效。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 察、司法。 (2)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 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 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 为强化皇权、巩固封

5、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不 同 点 时 间 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 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 明朝中期出现,到清朝进 一步加强 目 的 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封建 统治基础 抑制中外交往,维护封建 专制统治 作 用 在封建社会前期和王朝初 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后期对生产 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 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 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导致中国的落后 相 同 点 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 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都导致了中国国 际地位的逐步下降 1比较“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2资

6、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和特点 (1)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 展的必然结果;手工业的进步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 直接条件。 (2)特点: 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 的丝织行业。 从表现看,主要是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 出力”的手工工场。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 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从程度看,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 现,是十分微弱的。 从明朝中后期到鸦片战争以前,长期处于萌芽状态,整 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 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 导地位。 明

7、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的比较 中国西方 政治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 立 经济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重农抑商 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 达,英国开始进行工业 革命 思想 文化 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产生,但 没有成为主流;社会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思 想文化不断发展 对外 政策 闭关锁国,脱离世界发展的潮 流 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1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 ,否定孔子是“圣人”,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 ”的观

8、点。他的“异端”思想和狂傲不羁的品行,令维护 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惊惧。 (2)批判封建专制 黄宗羲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 归于人”,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主张“经世致用 ”,他提倡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图扭转明末不 切实际的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 论和设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2如何评价早期启蒙思想 (1)积极:提倡民主,反对民族压迫和君主专 制,反映了君主专

9、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 重视工商业,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 色的思想,形成了带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 想,对后世民族资产阶级影响深远。 (2)局限性: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 期的民主思想缺乏物质基础,不占统治地位;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 学的范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 对比丞相、内阁和军机处 名称 丞相内阁军机处 朝代 秦朝明朝初 明朝清朝 原因 秦朝统一后 确立丞相制 度 明朝初期废宰相后,明太祖设 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建立 内阁 清朝雍正年间,为处理西 北军务,设立军机处 目的 辅佐皇帝减轻皇帝负担,提

10、高行政效率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 职权 辅佐皇帝处 理全国政务, 参与国事的 决策 明太祖时殿阁大学士仅备顾 问兼协理奏章;明成祖时大学 士开始参与国事的商讨,后帮 助皇帝进行起草对奏章的批 复意见 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 理军务,后来可以参与处 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 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 机要政务 特点 丞相位高权 重,是国家的 中枢行政决 策机构 是皇帝最高的幕僚兼决策机 构,不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一级 行政或决策机构 人员十分简单;办事快捷 ;地处内廷;品级低,不是 中央一级决策或行政机 构 影响 一定程度上 制约了皇权 皇权得到加强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办 事效率 1.1.经

11、经 济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 ,早期民主早期民主 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2.2.政政 治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 展展, ,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政治基础。 3.3.思想文化思想文化:礼教纲常:礼教纲常, ,文化专制文化专制, ,阻碍早期民主想阻碍早期民主想 的传播,缺乏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思想文化基础。 4.4.国人风貌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人们深受礼教毒害, ,迷信愚昧迷信愚昧, ,难以接难以接 受新思想受新思想, ,缺乏缺乏群众基础群众基础。 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 现社会的转型? 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