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79752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宁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不能说明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 A. B. C. D. 2、汉书翟方进传载:“方进知能有余,兼通方法吏事,以儒雅缘饬法律,号为通明相,天子甚器重之,奏事亡不当意。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方进不知所出。上曰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将何

2、以辅朕道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方进即日自杀。”材料表明A丞相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B丞相位高权重,但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C以才能的大小作为丞相任职的标准 D废除了丞相,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3、 汉律规定“亲亲得相首匿”。晋律实行“五服治罪制”,尊长杀伤卑幼,关系愈亲则定罪愈轻,反之,卑幼杀伤尊长,关系愈亲则处分愈重。唐律中有妻殴、告夫构成“不睦”罪,闻夫丧匿不举哀构成“不义”罪的说法。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是A诸法合体,民刑不分 B无讼是求,调处息争C礼法合一 D法自君出4、 1870年,史皮尔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

3、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与史皮尔所评价制度无关的是A.体现了公平、公正 B.后来被西方国家所借鉴C.提高了地方的权力 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5、 唐代三省制实现了分层决策与分层行政,通过文书的起草、审核和执行的运作流程来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据此可知,唐代三省制  A.通过分割相权来加强皇权              

4、0;  B.保一直被后世所沿用C.剥夺了丞相的决策权                  D.提高了行政机构的办事效率 6、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为打猎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弹劾。据此推断,当时A.中央监察机构的职能增加 B.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D.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7、读下表,据此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

5、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郡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古代政区层级以二级制为主8、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C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9、“有明一代封建专制已

6、至巅峰,其政制与政风概而言之,则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其所创设的以私臣治国的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虚君政治的实现。”材料意在说明“有明一代”  A内阁与皇帝共同决策,效能低下      B专制皇权强化C皇帝与内阁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权力运作混乱10、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 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

7、阁。”由此可知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军机处的设立分化了内阁的权力C.军机大臣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D.军机处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11、戚其章在中国近代史新讲中指出:“鸦片战争打破了淸朝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中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会解体一样。”此处的“解体”主要是指中国A.民族主权遭到侵犯 B.封建自然经济渐衰C.政治顶层日渐西化 D.社会制度完成转型12、太平天国失败后,清王朝为恢复社会秩序对所谓的“忠义之士”进行表彰和纪念。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精英通过主持本地区纪念活动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地方社区则通过表彰自己社区

8、的“忠义之士”确立自己在战后新秩序中的地位。这表明 A.地方势力增强威胁中央统治 B.朝廷意在重塑正统价值观C.地方争斗不断导致社会动荡 D.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1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华、以夷制夷、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14、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

9、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现在各军械略齐,兵勇锐气可用,似不可听其恫吓之言为此迁就之计。”这番言论发表的时间是A鸦片战争爆发后南京条约签订前 B南京条约签订后C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马关条约签订前 D马关条约签订后15、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C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10、16、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在袁世凯即将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临时约法变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对总统的权利作了诸多限制,以防袁世凯专权。这一做法A.因人设法有违宪政精神 B.体现了强烈的法制意识 C.有效维护了辛亥革命成果 D.直接目的是完善民主体制17、李长之在迎中国文化复兴一书中曾说:“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1919年5月4日这一天的运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五四不过是这个历程的一个指标。”材料观点表明五四运动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主要思想体现于反帝反封建C在概念上就是指新文化运动 D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18、毛泽东主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

11、,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与这些“事实”相关的是A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上被推翻D解的成熟。”以下属于这一时期政治上成熟的表现的是A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1 8 U* L! c6 U' 0 T) # J5 P B找到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6 X: g A; - a4 U6 S: K! A C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G( O- h7 V" & h$ 1 N, i+ S D提出了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20、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和武汉出现了一批以

12、漫画作为武器进行抗日的艺术家,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勾画了侵华日寇的丑恶嘴脸,表达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决心。下面是发表于1937年底的两幅救亡漫画,其主要用意在于A. 反映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B. 暗示中国在正面战场已经取得局部胜利C. 表达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和警告D. 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21、抗战爆发后,象征着民族国家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被引入根据地。1946年元旦,延安各界欢庆新年,全城屋顶飘扬着国旗。之后的“二七”纪念日、元宵节,不论是中共控制牢靠的巩固区还是新解放的地区,悬挂国旗俨然是根据地节日庆祝必不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风笑着说话了, “

13、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男女实现了平等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23、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我国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C(文革)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D1982 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24、在古代雅典,“一个人同时隶

14、属于多个组织各个组织对其成员加以不同的甚或相互矛盾的义务。一个人无法满足所有这些要求,不能兼顾各方的利益,所以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权衡孰先孰后,并在各种冲突间保持平衡。这种权衡抉择,正是雅典人自由的本质。”这反映出古代雅典公民的自由A是集体中的自由 B取决于个人的喜好C体现了公民平等 D受社会风俗的制约25、西塞罗说:“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宁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表明 A.公平、公正、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 B. 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 C.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D.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深远,缓和了矛盾第II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5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