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打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窗口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79721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趣是打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窗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兴趣是打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窗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兴趣是打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窗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兴趣是打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窗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兴趣是打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窗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趣是打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窗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趣是打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窗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兴趣是打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窗口 作者: 日期:2 兴趣是打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窗口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品德教学是一种实时性比较强的学科,但部分学生在学品德课程的过程中,总有些思想呆板、僵化,没有足够的思想品德敏锐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针对目前中学生学品德学科呈现出单调、乏味、厌烦等特点,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的时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问题,重点还是应该放在知识传授的手段方式上,变换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由被动变主动、自愿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存疑到质疑再到兴趣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思想思想品德教学还是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结合教材内容

2、激发学生兴趣,打开思想品德教学的窗口。关键词:兴趣 求知欲 主体性思想品德课作为大中小学必修课之一,普遍在落实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中更重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从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到初中社会思想品德、经济、文化的透视,老师总喜欢讲得多、问得多、板书得多,总是以课堂这狭小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天下大事,而学生不会思考,不愿意去思考,也没有兴趣去思考;学生总感觉没有更有难度、深度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或疑惑,课本所学和身边生活总有些大相径庭、天渊之别,长此以往,思想品德课就被贴上了枯燥的标签,不管在什么学段,大家都有同样的感触厌烦思想品德,导致这个问题存在的因素有许多,但根治症结

3、主要在于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关于后者就需要教师及时掌握最新课程资源,分析重难点,可采用抓难放易的措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带着兴趣自主学习,教师可因人而异的采用“不愤不悱,不悱不发”的方式,让学生自发形成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打开学生学品德的一扇窗户。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情中产生的。”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根据本人教学经历,总结到但凡学生感兴趣的思想品

4、德问题大都对自身认识水平有一定的挑战能力,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越有难度越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以下笔者总结了激发学生兴趣的几个方面: 一、问题难度诱发兴趣 问题难度可以刺激智力发展,特别是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效果明显,它可以增加学生的智力负荷,驱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引发学习兴趣。例如,在经济生活中介绍价格与价值、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时候,大部分学生感觉有难度,如果仅仅把课堂时间放在解释几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那么这个问题的价值几乎就消失了,部分同学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继续探究的兴趣,如果把这层关系放到具体高考试题中或具体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体验,难度系数进一步

5、增加,学生兴趣油然而生,甚至有时教师可以扮成一个参与者讨论,不要直接解出答案,而是在和学生在思维的碰幢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带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的提升,例如2010年高考题中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间的计算关系,难度系数是0.658,一方面是面对高考题的挑战,一方面是试题难度较大,正确的解答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该道试题的探索解答中,笔者意识到课堂中老师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有时候很简单的问题让老师啰嗦的太多反而起到副作用,那么容易题就应作为热身训练培养学生思维以及主动能力,难题重点把握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该放手时大胆放手,该主导时教师一定要

6、及时主导方向,对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最合适的方式应该是如同摘桃子,不是垂手可得,也不是架了梯子还难以摘到,而是跳一跳,伸一伸手可以摘到。因此,教师在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重难点,这一步尤为重要,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做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在课堂有效的时间内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提供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钻研难题过程中提升思考的动力,体会到难而有趣的意味。 二、信心意识激发兴趣 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

7、、学习兴趣就浓厚。初中生表现欲望很强,也是内心充满争强好胜的特殊时期,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信心,总是怀疑自己学习潜力,怀疑自己的表达能力,怀疑自己分析能力,导致学习过程中将信将疑,对问题缺乏足够的勇气去探究,换句话说没有兴趣探究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勇气去探究,自信能开发学生的潜力,能促进学生思维创新。笔者在训练模拟试题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的主观题答案全面、思维新颖独特,也符合题干逻辑,他们往往喜欢追求自己答案与题干答案的一致性,有的甚至喜欢把自己答案与全班学生分享,有的可以在答案存在争议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从而找到自己的满足感与快乐感,这不仅弥补了知识的不足,而且在学习中增强了学习的自信

8、心。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高置悬念,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但是,光有求知欲,没有自信心那也不行。学生并非天才,老师通过激励信心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而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抓住机会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学生在经常受至激励鼓舞后会产生肯定性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的。 三、结合时政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应该从教学内容入手,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独特性、实时性。教师应该能及时结合教材,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开展课堂探究、课堂讨论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的

9、研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以时事思想品德激发学生兴趣,把时事思想品德作为激发兴趣的内容材料渗透于课内外,又把时事思想品德课堂作为激发兴趣的手段和形式。笔者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特点时,结合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和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对比,学生不难发现我国宏观调控的强大力量,讲解中部分学生立刻对国家的经济政策的主要措施感兴趣,比如国家下调利率的目的,扩大财政支出、减少小排量汽车税费的目的及方式有哪些,学生们不知不觉中就以探讨的方式了解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同,笔者深刻体会到学习内容既要有一定的难度还要有一定的时效性,把握时代脉搏,把思想品德课的知识

10、和关心国家大事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品德的兴趣。时事思想品德激发学生兴趣法能及时抓住社会的热点和敏感点,材料鲜活,使教学内容与时代脉搏一致,使学生乐于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展示激烈的辩论,培养思变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效果。 四、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对这些学习内容的重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煤体直观

11、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比如在讲基本的经济制度一课,可利用多媒体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做成分析图,在对比中就直观的、清晰的了解了它们的主次和重要性。又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作用可用多媒体展示青藏铁路的修建及其耗资,设问如此巨大工程的资经依靠等疑问,引发学生生疑到质疑再到有兴趣有志趣去探讨。由此看来,教师可适度巧妙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总而言之,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是打开思想品德教学的窗口。几年来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我越来越感到教师利用学生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兴趣是打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窗口学校:灵武第一中学姓名:马 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