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专业课考研复试资料考研考研答题卡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79554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0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专业课考研复试资料考研考研答题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大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专业课考研复试资料考研考研答题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大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专业课考研复试资料考研考研答题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大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专业课考研复试资料考研考研答题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大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专业课考研复试资料考研考研答题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大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专业课考研复试资料考研考研答题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考研专业课考研复试资料考研考研答题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大学考研城市规划原理习题北京大学考研城市规划原理习题 城市规划的编制 共 18 个知识点 1、制定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城市规划的编制 共 18 个知识点 1、制定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统筹兼顾,综合部署。 2)协调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 4)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与水资源。 5)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6)正确引导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7)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8)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前提是规划,核心是保护,关键在管理,位于规划区内的 要纳入总规。 9)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10)增强城市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2、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方法2、城

2、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和方法 调查分析规划是规划的基本方法。 1)调查内容 区域环境、历史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利 用现状调查 2)调查方法 现场踏勘或观察;抽样、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文献资料的运用。 3、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3、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两种:因果分析法、比较法(难以定量分析而需要量化的问题,如用地 指标的确定。 ) 2)定量分析: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一元线形回归分析。 3)空间模型分析 实体模型:投影法;透视法 概念模型:几何图形法(用于功能结构分析) ;等值线法(交通可达性分析) ;方格网 法(用于环境、人

3、口的空间分布) ;图表法(用于经济、社会各种因素的比较分析) 。 (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考研辅导咨询电话 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 4、城市规划的专题研究: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和规划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5、城市用地的分类 4、城市规划的专题研究: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和规划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5、城市用地的分类 10 大类,46 中类,73 小类。总规:大类为主,中类为辅;分区: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详规:达到小类深度。 用地标准: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分四级(60.1-75 75.1-90 90.1-105 105.1-120 );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居住 18-28;工业 10

4、-25;道路广场 7-15;绿化 大于等于 9;建设用地结构:居住 20-32,工业 15-25,道路广场 8-15;绿地 8-15。 6、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6、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1)工程地质条件: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地形条件;冲沟;滑坡与崩塌;岩溶;地震(有 活动断裂带地区,慎重) ,强震区不宜建设城市,地震断裂带上可设置绿化带,不得进 行建设。城市上游不宜建设水库。 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条件:对待地面水,存在两方面问题,水对城市的影响防洪标准、措施的合理 制定,保证城市建设的安全。城市建设可能对原有水系的破坏过量取水、污水的大 量排放、改变水道与断面等。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

5、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后两者可为城市水源,承压水 可为城市主要水源,地下水过量开采,会形成漏斗。对地下水有污染的建设项目不应 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方向。 3)气候条件 太阳辐射 风象 气温 降水与湿度 7、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7、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1)用地布局结构方面 是否合理(城市功能分区与结构协调) ;能否适应发展需要;是否体现城市性质要求; 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潜力。 2)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3)社会、经济构成方面 8、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8、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 1)城市土地的基本性质 承载性是最基本的自然属性;区位的极端重要性(与几何位置、经济

6、地理位置密切相 关) ;地租与地价。 2)主要影响因素 分三个层次: (1)基本因素层: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其他因素; (2) 派生因素层: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环境质量、自然条件、 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和城市规划。 (3)因子层:更小的侧面。 9、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9、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城镇体系 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 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2)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是对城镇发展战略的研究,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合理的进行城镇布局,优化 区域环境,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并明确不

7、同层次城镇的地位、性质和作用, 综合协调相互的关系,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3)层次 全国、省域、市(县)域及跨行政区域等。 4)主要内容:9 个方面可分 4 部分。 (1)调查分析预测 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条件。 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2)规划布局(三大结构) 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3)区域发展支撑条件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确定各时期重 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4)实施保障 提

8、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10、如何编制城镇体系规划10、如何编制城镇体系规划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建设的发展条件 历史背景、区域基础、经济基础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4)确定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5)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6)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7)确定保护区域生态、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8)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9)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11、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的要求11、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的要求 1)文件 文本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

9、性要求的文件。附件是对规划文 本的具体解释,包括综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2)图纸 现状图 规划图 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等专项规划图 图纸比例:1:50 万1:10 万;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 1:5 万1:1 万。 1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1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1)任务:研究确定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总规的依据。 2)内容:4 个方面 (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 (2)论证 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 (3)原则确 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

10、,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 (4)研究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 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3)成果 (1)文字说明 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社 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原则确定城市发展 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初 步方案;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防灾、环境保护、重点建设等提出意见。提出制 定和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的意见。 (2)图纸 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1:5 万1:20 万,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

11、、重要交通 设施、重要工矿和风景名胜区。 城市现状示意图:1:1 万1:2.5 万,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以及重 要的基础设施。 城市规划示意图:1:1 万1:2.5 万,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地、主要干道、河湖水面、 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等; 其他必要的分析图纸。 13、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13、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1)主要任务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 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建设和合理发 展。 2)主要内容:14 方面,7 个部分 (1)体系规划 编制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2、(2)规划布局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提出人口、用地规模,确定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中心区位置。 (3)基础设施支撑 确定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及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 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4)治理与保护 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止污染措施。 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 保护措施,对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5)安全保障 提出人防建设、消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

13、布局。 (6)建设安排 确定旧区改建及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 和措施。 协调市区与近郊村镇的各项建设,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 (7)有关建议 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14、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14、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1)基础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条条调查城市各有关部门的资料调查。 块块调查调查各类用地的分布与面积。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 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 评价因素地基承载力、地形坡度、地下水位、洪水淹没深度、工程地质。 一类用地适于建

14、设用地,地形坡度在 10以下,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要求,地下 水位低,没有百年一遇洪水淹没危险,地质条件良好。 二类用地采取工程措施后适于建设用地,土质较差,地下水位较浅,洪水淹没深 度不超过 11.5m,地形坡度较大,地质条件需要采取工程准备措施。 三类用地不适于建设用地。地形坡度超过 20,洪水淹没深度超过 1.5m,有严重 的不良地质现象, 2)确定经济技术指标 3)确定城市性质 概念: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决定。 依据和方法:宏观分析、城市自身发展因素分析、方法定型为主、定量与定性相 结合。 应

15、注意的问题:不照搬现状,也不脱离现状;定位要有依据,不能人为拔高;既要避 免空洞的共性,又要避免不分主次、将各种可能一一罗列。表述要准确,简明扼要(一 般不超过 3 句话) 。 4)城市规模:人口规模 城市人口的内涵:地域性(实体概念) 、时间性(阶段性) 、类别性(非农业人口、城 区内农业人口、一年以上流动人口) 。 构成情况:年龄、性别、家庭、劳动、职业构成。 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的意义:是规划的基本参数,影响规划布局结构、配套设施数 量和标准。 人口预测的依据和方法 人口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5)城市总体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功能协调,安全和运转高速。 依

16、托旧城,紧凑发展。 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6)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集中式(网格、环状、环状放射、混合、带状) ;集中 与分散相结合;分散式。 7)城市用地布局的艺术性 15、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要求15、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要求 1)文件:文本和附件 2)图纸:大、中城市 1:1 万1:2.5 万;小城市 1:50001:1 万;建制镇 1:5000。 16、城市分区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16、城市分区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主要任务 2)主要内容 3)成果 文件:文本和附件 17、城市详细规划的类型和任务17、城市详细规划的类型和任务 1) 任务 2)类型:控制和修建 18、控制性详规内容和编制办法18、控制性详规内容和编制办法 1)任务 2)内容 3)控制指标 规定性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容 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指导性指标人口容量及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环境要求。 19、控制性详规成果要求19、控制性详规成果要求 1)成果 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