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578961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完整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人体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存、健康和社会生活.如果长期摄取某种营养素不足或过多就可能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或过剩的危害.为 了帮助人们合理的摄入各种营养素,从20世纪早期营养学家就开始建议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从40年代到80年代,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自的推荐的营养素供给 量。我国自1955年开始制定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作为设计和评价膳食的质量标准,并作为制订食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依据。 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强化食品及营养补充剂的发展,国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逐渐开展了关于RDA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讨论。欧美各 国先后提出了一些新的

2、概念或术语,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简称DRIs。 中国营养学会研究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认为,制定中国居民DRIs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1998年成立了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简 称Chinese DRIs委员会)及秘书组.并在DRIs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5个工作组,分别负责5个部分的营养素和其他膳食成分的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 10月出版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在该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的大力协助,罗氏(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3、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是一部营养学科的专著.它分别对各种营养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营养评价及主要食物来源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尤其对于各营养素的参考 值都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研究依据,是营养学研究、教学和专业提高的重要参考书.为了适应广大的基层及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的需要,DRIs委员会根据原书进行 了简编,从中选择对广大读者可能是最有用的内容,适当简化,编写了这个简要本。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简要本) 是针对基层营养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食品、农业、教育等相关学科读者的需要编写的。它简明扼要,便于使用。但欲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或研究,还应以原

4、书为依据。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 2001年1月概要 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平均需要量(EAR,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订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

5、是制定RDA的基础。 推荐摄入量(RNI,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 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RNI是以EAR为基础制订的。 如果已知EA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 = EAR+2SD。如果关于需要量变异的资料不够充分,不能计算SD时,一般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这样 RNI = 1.2 EAR。 适宜摄入量

6、 (AI,Adequate Intakes) 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AI)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 素的摄入量。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母乳中供给的营养素量就是他们的AI值,AI的主要用途是 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AI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摄入的目标,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显著高于RNI。因此使用AI时要比使用RNI更加小心。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Tolerable

7、 Upper Intake Level) 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如果某营养素的毒副作用与摄入总量有关,则该营养素的UL是依据食物,饮水及补充剂提供的总量而定.如毒副作用仅与强化食物和补充剂有关,则UL依据这些来源来制定。二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的危险性 人体每天都需要从膳食中获得一定量的各种必须营养成分。当一个人群的平均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人群中有半数个体的需要量可以得到满足:当摄入 量达到RNI水平时,几乎所有个体都没有发生缺乏症的危险。 摄入量在RNI和UL之间是一个安全摄入范围,一般不会发生缺乏也不会中毒。摄入量超过U

8、L水平再继续增加,则产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随之增加(见图1- 1)。 缺乏毒付作用 图1-1 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多的危险性图解三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应用 1平均需要量(EAR) EAR 是RNI的基础,如果个体摄入量呈常态分布,一个人群的RNI= EAR+ 2SD。 对于人群,EAR可以用于评估群体中摄入不足的发生率。 对于个体,可以检查其摄入不足的可能性。 2推荐摄入量(RNI) RNI是健康个体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目标,但当某个体的营养素摄入量低于其RNI时并不一定表明该个体未达到适宜的营养状态。如果某个体的平均摄入量达到或 超过了RNI,可以认为该个体没有摄入不足的危险。摄入量经

9、常低于RNI可能提示需要进一步用生化试验或临床检查来评价其营养状况。 3宜摄入量( AI) AI 主要用作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 同时用作限制过多摄入的标准。当健康个体摄入量达到AI时,出现营养缺乏的危险性很小.如长期摄入超过AI值,则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UL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UL包括膳食、强化食物和添加剂等各种来源的营养素之和。四营养素分类在营养学著作中,国内外的作者使用的分类方法和名词不尽相同。本书采用以下分类和术语:能量;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

10、;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等。五各年龄组人群的体重代表值 性别、年龄和体重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一般对营养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由一个群体的DRIs推导另一群体的DRIs时,往往主要依据体重的差别。计算中国居民 DRIs使用的体重值是根据有全国代表性的测定值经加权平均计算得出计算值,再经简化修正为代表值(表1-1和表1-2)。 表1-1 中国居民体重代表值(一)年龄/岁体重(kg)男女0 6.06.00.59.09.01 13.512.54 19.018.57 28.525.511 42.0 41.014 56.

11、550.018 63.056.0 50 65.058.0 60 65.058.0 70 62.054.080 57.050.0表1-2 中国居民体重代表值(二)年龄/岁体重/kg年龄/岁体重/kg男女男女0 6.06.011 37.036.50.59.09.012 41.541.51 11.0 10.5 13 48.0 45.52 13.012.5 14 52.547.5 3 15.014.5 15 55.550.0 4 17.016.516 58.551.05 19.018.5 17 60.052.0 6 21.020.5 18 63.056.07 24.023.0 50 65.058.0

12、8 26.5 25.0 60 65.0 58.0 9 29.529.070 62.054.010 33.031.580 57.050.0 DRIs表前言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营养学家就开始根据相关知识建议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以预防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的危险。我国自1955年开始制订了 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开始建议中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作为计划食物供应和评价膳食质量的依据。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 特别是营养素补充剂的发展,国际上自90年代初期,逐渐开展了关于RDA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讨论。很多学者认为RDA这样一套参考数值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 要;并在欧、美各国先后提出

13、了一些新的术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膳食营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新概念。 中国营养学会研究 了这一领域新进展,认为制定中国居民DRIs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于1998年成立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 及秘书组,着手制定工作。委员会下设5个工作组,即:能量及宏量营养素工作组,常量元素工作组,微量元素工作组,维生素工作组,其他膳食成分工 作组,分别负责5个部分的工作。经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10月出版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在该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达能营养中心的大力协助。该书是一部系统论述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专著。它共分十章, 分别对各种营养素的

14、理化性质、代谢、功能、营养状况评价及主要食物来源等进行了讨论。 但是由于各营养素的推荐值都分布在有关章节中,不便日常随时查阅。故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专家委员会根据读者的要求,将一些主要数据集中和简 化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并附上各项推荐值的定义和应用原则,以便读者放在手边,随时参考。本表包括:表1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 RNIs of energy and protein and percentage of energy from fat 能量Energy# 蛋白质Protein 脂肪Fat 年龄 Age RNI /MJ RNI /kcal RNI /g 占能量百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