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78936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3分,计60分)1.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A. 文艺复兴的兴起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造船水平的提高D. 宗教扩张的狂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开辟新航路的影响,属于高考热点。新航路引起商业革命,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所代替。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掠夺。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2.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过地圆说。15、16世纪时,地圆说被航海家的海上探险活动所证实。下列能够证明地圆说的是A. 迪亚士船队B. 哥伦布船队C. 达伽马船队D. 麦哲伦船队【答案】D【解析】

3、A选项迪亚士的船队只完成了欧洲到非洲好望角的航线,没有全球航行;B选项哥伦布只完成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故排除;C选项达伽马的航队只完成了欧洲到印度的航线,故排除;D选项麦哲伦团队完成了完整的环球航行,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3.“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一现象描述的是A. 价格革命B. 商业革命C. 工业革命D. 世界市场形成【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平宁半岛属于地中海沿岸,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属于大西洋沿岸,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的影响,即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

4、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B选项正确;价格革命指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升,材料未涉及,故A选项错误;工业革命没有材料所述的影响,故C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世界市场形成,故D选项错误。故选B。4.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网友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逝去的辉煌”,是指荷兰A. 16世纪开辟至好望角航线B. 17世纪成为“海上马车夫”C. 18世纪确立海上霸主地位D. 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荷兰在近代以航海业称霸,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所以选择B。A选项中开辟至好望角航线的是葡萄牙王室支

5、持的迪亚士。C项中18世纪的海上霸主是英国。D项19世纪的“世界工厂”也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5.新航路开辟后,结束了世界相对孤立分散状态,各地文明开始融合为一体,你认为这种“融合”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 西方的殖民掠夺B. 东方的借鉴学习C. 正常的文化交流D. 封建主阶级衰落【答案】A【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踏上对外扩张的道路,这一方式促使各地文明开始交融,故A项正确。东西方的借鉴学习不是材料中现象的主要方式,B错误;殖民主义者的侵略不是正常的文化交流,故C项错误。封建主阶级的衰落是新航路开辟对于西欧的影响,故D项错误。6. 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在2007年10月纪

6、念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纪念日上发言说“今天是种族日,是美洲发现日,是两个世界相遇日”,能为该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屠杀印第安人 发现新大陆 沟通欧美文明 工业文明与农耕文化交汇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内容一一对应备选项的内容分析得出答案。今天是种族日对对应屠杀印第安人,美洲发现日对应发现新大陆,两个世界相遇日对应滲欧美文明,此时欧洲的工业文明尚未形成,所以第四不正确,故答案选择A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7.“在英荷战争中,英国动用了全国工业生产力集中赶制战舰,而另一方面,荷兰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7、损失战舰难以得到补充,逐渐处于劣势。”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 荷兰造船落后战舰无从发展B. 英国手工工业基础雄厚C. 英国获胜掌握世界殖民霸权D. 荷兰失去了北美加拿大【答案】B【解析】据材料“英荷战争中,英国动用了全国工业生产力集中赶制战舰荷兰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兰造船水平并不落后,只是手工工业基础薄弱,故A选项错误;当时英国手工工业发达,基础雄厚,为造船提供了有利条件,故B选项正确;英国在打败法国后才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故C选项错误;北美加拿大属于法国的殖民地,故D选项错误。故选B。8.马克思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

8、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资产阶级文明“丝毫不加掩饰”的有对印第安人种族灭绝在非洲贩卖黑人奴隶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马克思的话可以看出材料讲述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掠夺的方式不文明的体现。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断出主要的手段有: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政策、贩卖黑人奴隶、以及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毒害中国人民等。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可以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这不属于不文明的野蛮本性。所以本题正确选项应为D项。9.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宣告以

9、往国王所授予的专利权一律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以下对垄断法的制定理解正确的是A. 反映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B. 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C. 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D. 专利垄断不利于科技的进步【答案】B【解析】由“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可以看出是保护发明者的专利的,推动了人们积极发明,这位工业工业奠定的了基础,B项正确;A项说完错误,1624年国王依然是国家的权力中心;C项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说法与材料所起到的作用完全相反。【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有两

10、个“1624年”“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14年的独占保护”,结合所学工业革命选出正确答案。10.“1820年到186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它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年的200万磅,增长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导致“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主要因素是( )A.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 交通运输工具革新D. 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答案】A【解析】:“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是棉纺织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能提高其生产水平的只能选A项。B项是这一历史现象的结果,而不是原因;C项是交通领域的革新,而不是

11、纺织领域的;“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生产技术革新的原因,可排除D项。11.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表,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项目192819501990煤75%50%30%水力8%17%14%石油、天然气17%30%50%A. 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 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D. 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煤炭资源比重下降,但依然由相当比重,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促使石油开采和冶炼业的发展,故选B;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体现在原子能的的利用,与题意无关,排除;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12、促使煤炭资源的开采,排除D。点睛:能源的利用状况能够从侧面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可以从优势的能源利用判断近代化发展程度。12.读下面“英国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革命B. 圈地运动C. 殖民扩张D. 黑奴贸易【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图表可以看出,从1751年到1851年,英国人口基数增长,城市人口也逐渐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对英国最大影响的事件是工业革命,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发生在14、15世纪,故排除;C选项殖民扩张开始于16世纪,且殖民扩张对城市人口也没有明显的影响;D选项黑奴贸易是殖民扩张的连锁事件,故排除。13.“19世纪中期,

13、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英国拥有“机会”是因为率先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B. 英国的“意愿”是以自由贸易的名义推行殖民扩张C. 英国对拒绝其“意愿”的中国使用武力并割占香港D. 英国“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包括获得北美新法兰西【答案】B【解析】19世纪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自由贸易政策开始盛行,B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鸦片战争爆发是1840年,C错误;英国“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包括获得北美新法兰西是在17世纪,D错误。14.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所以

14、被称之为“电气时代”有很多原因,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蒸汽动力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B.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 长距离输变电技术将发电厂和各地的工厂与家庭连接起来D. 电力交通、电讯技术、电影电视进一步扩大了世界的联系【答案】B【解析】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是183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是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A、C和D均属于正确表述,排除。15.“一只只银燕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现代人来说,早晨还在北京,下午已毫无倦意地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这已经是十分平常

15、的事了。”材料中的交通工具是A. 轮船B. 飞机C. 汽车D. 蒸汽机车【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早晨还在北京,下午已毫无倦意地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以及“银燕”可知这种交通工具是指飞机,故B项正确。轮船速度比较慢,故A错误;汽车和蒸汽机车不符合材料中“银燕”的比喻,C和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材料中“早晨还在北京,下午已毫无倦意地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银燕”的信息,可知答案。16.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美国进一步发展。到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这318个工业托拉斯吞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额的40%。美国的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已被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这说明垄断组织A. 最早出现在交通运输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