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样的岩性描述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78188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样的岩性描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岩样的岩性描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岩样的岩性描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岩样的岩性描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岩样的岩性描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样的岩性描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土样的岩性描述 粘性土: 一、亚粘土定义:IP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亚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2、 粘土定义:IP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3、 描述内容:简单定名、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等。 1、 颜色:主

2、色在后,次色在前。2、 状态: 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 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 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 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 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

3、,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 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6、 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 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 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 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 7、 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 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 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 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 8、 结构

4、及层理特征: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砂类土:1、 定义: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肉眼观察绝大部分是砂粒,干时松散,湿时无塑性,搓不成条,用水搓捻时感觉砂粒,无滑润感觉。 2、 描述内容:简单定名、颜色、矿物成份、粒径、磨圆度、分选性、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包含物等。 1. 先简单定名。2. 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如黄褐、青灰等。3. 矿物成份:砂

5、土主要矿物组成:石英、云母、长石等。 4. 粒径: 砾砂: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 粗砂:粒径1-0.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中砂:粒径0.5-0.2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细砂:粒径0.25-0.1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 粉砂:粒径0.1-0.01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5. 磨圆度:描述颗粒的磨圆度。6. 分选性:描述沉积物的分选性,好(大小相同)中等、差(大小不一)7. 粘粒含量:所含粘性土占总质量的百分比。8. 湿度:稍湿、很湿、饱和 稍湿:呈松散状,用手握时感到湿、凉,放在纸上不会浸湿,加水时吸收很快。 很湿:

6、可以勉强握成团,放在手上有湿感、水印,放在纸上浸湿很快,加水时吸收很慢。 饱和:铲头上有水,放在手掌上水自由渗出。 9. 密实度: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10. 包含物:包含物体的种类(动植物遗体、卵砾石等)砂土的野外鉴别方法:鉴别方法砂 土 分 类砂 土 分 类粗 砂中 砂细 砂粉 砂鉴别特征颗粒粗细约有1/4以上的颗粒比荞麦或高粱大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比小米粒大约有一半以上的颗粒与砂糖菜仔近似大部分颗粒与玉米粉近似大部分颗粒近似面粉干燥时状态颗粒完全分散颗粒仅有个别有胶结颗粒基本分散,部分胶结,一碰即散颗粒少量胶结,稍加碰击即散颗粒大部分胶结

7、稍压即散湿润时用手拍的状态表面无变化表面无变化表面偶有水印表面水印(翻浆)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粘着程度无粘着感 无粘着感无粘着感偶有轻微粘着感有轻微无粘着感粘性土的野外鉴别方法:鉴 别 方 法分 类粘 土亚 粘 土亚 砂 土鉴 别 特 征湿润时用刀切切面很光滑,刀刃有粘腻的阻力稍有光滑面,切面规则无光滑面,切面比较粗糙用手捻时的感觉湿土用手捻摸有滑腻感,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的存在仔细捻时感觉到有少量细颗粒,稍有滑腻感,有粘滞感感觉有细颗粒存在或感觉粗糙,有轻微粘滞感或无粘滞感粘着程度湿土极易粘着物体(包括金属与玻璃),干燥后不易剥去,用水反复洗才能去掉能粘着物体,干燥后易剥掉一般不粘着物体,干燥后一碰就掉湿土搓条情况能搓成直径小于1mm的土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致断裂能搓成直径2-3mm的土条不能搓成直径小于3mm的土条,而仅能搓成土球在坑探孔的挖掘中随时记录孔深与地层的变化,准确划分岩土体的单层厚度及初见水面,对所采集的岩土样按顺序依次摆好,认真描述,并拍照留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