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我能行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577745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我能行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我能行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我能行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我能行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我能行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我能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我能行(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堂县广兴镇小学 刘英 阅读我能行 六年级阅读复习(一)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方法 答题顺序 v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v仔细读题弄清题意确定区域 v深入思考答题准确有理有据 2019/11/142 v1 、 熟 读 全 文 , 整 体 把 握 。 一 般 来 说 , 做 题 时 , 我 们 要 先 把 文 章 读 一 遍 , 有 了 初 步 的 了 解 后 再 开 始 做 题 。 v2 、 仔 细 读 题 , 弄 清 题 意 。 读 题 要 反 复 读 几 遍 , 可 以 用 勾 画 出 题 目 中 关 键 词 的 方 法 , 准 确 理 解 题 目 意 思 。 v3 、 确 定 区 域 , 深 入

2、思 考 。 在 文 章 有 了 整 体 感 知 后 , 我 们 可 以 先 看 题 目 涉 及 到 文 中 哪 些 段 落 或 区 域 , 和 哪 些 语 句 有 关 。 确 定 某 一 答 题 区 域 后 , 再 深 入 思 考 , 仔 细 弄 懂 这 一 段 每 一 句 的 意 思 , 进 而 理 清 段 落 之 间 的 关 系 , 了 解 行 文 思 路 。 有 了 这 一 习 惯 就 有 可 能 形 成 较 强 分 析 综 合 能 力 。 2019/11/146 v4、答题准确,有理有据 大部分阅读题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有 道理的、有根据的回答就是好答案。 1、解释词语的方法 v组词

3、法:如果要解释的一个字,我们可以组 一个词语来解释。如:谋,智谋、谋划。 v拆字法:如“勘测”的意思是“勘探、测量”。 v近 义 词 法 : 如 “ 不 畏 ” 就 是 “ 不 怕 ” 。 v描 绘 法 : 如 “ 踉 跄 ” 是 “ 走 路 不 稳 的 样 子 ” 。 v反 义 词 加 否 定 的 方 法 : “ 崎 岖 ” 就 是 “ 不 平 坦 ” 。 v联 系 上 下 文 理 解 法 : 联 系 上 下 文 在 具 体 的 语 言 环 境 中 去 理 解 词 语 的 意 思 。 例:当我撑着轻舟穿桥而过,只见一河碧水 ,满园春色,身处此境,就晓得珍惜春光, 不负春光。读了文章最后一段,

4、你有什么感 受? 答:我的感受是:这真是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春色满园时(妙改古诗),我真想像作 者一样去领略一下剑河的春光啊。 2、妙用名言、诗词回答问题 。 3、善用关联词或逐条回答可以避 免条理混乱,表达不清。 例:阅读文中描述的鲁滨孙建造自己住处 这一段,说一说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答: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1、聪明。他 选择的住处不仅遮挡阳光,还能躲避野兽 ;2、勤劳能干。建造住处所有的工作都 是他一人完成的;3、勇气惊人。在荒无 人烟的小岛上,他克服了恐惧和孤独,一 个人很好的生存了下来。 4、谈启发、理解和感受的题目,既要注意谈 理解(内容以学习精神品质等为主),更要谈 实际。

5、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帽子”):一个人不能 趁别人处在危险的时候去伤害或者要胁他。(你 的理解)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过渡衔接) 记得有一天,小明课间跑步摔倒了,一瘸一拐的 ,在体育课上,老师安排我和他在一个组进行赛 跑,我主动向老师说明了小明的情况,没和小明 比赛。(生活实际) 例:“做人不能乘人之危”,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的谈一谈。 5、利用文中原句,稍加改动 回答问题。 例:结尾处说到“童心是一片不可忽略的世界啊!”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课文末尾的一处原话:“很多时候,稚嫩的童心需 要大人们耐心的呵斥与培养,善良的性格与美好的 品德不就是在一点一滴中形成的吗?”稍加改动成 答案如下

6、: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很多时候,稚嫩的童心需 要大人们耐心的呵斥与培养,善良的性格与美好的 品德就是在一点一滴中形成的。因此,不可忽略。 6、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 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v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 特点,表达了(人物) v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 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 ,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v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强烈,更强调了 (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 点 7、“赏析优美语句”题型(主要有两种 题型) 、“”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 事物的。 v 、 “ ” 词 能 不 能 删 掉 ? 答 题 方 式 : 不 能 , 用 了 “ ” 词 , 生 动 地 说 明 了 , 去 掉 就 没 有 这 种 效 果 。 不 能 , 删 掉 “ ” 词 , 句 子 的 意 思 就 变 成 了 , 显 得 太 绝 对 化 ; 用 了 “ ” 词 , 准 确 地 说 明 了 , 符 合 实 际 情 况 , 留 有 余 地 , 具 有 科 学 性 。 阅 读 是 心 灵 的 旅 行 读 万 卷 书 , 行 万 里 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