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 天文学家一行 一行(683~727),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和佛学家,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 乐县)人 生于唐高宗弘道元年,卒于玄宗 开元十五年 一行一生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 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 测量方面也颇多贡献他和梁令瓒主持建造了 浑天铜仪,以水力运转,可以显示天象运行情 况,可以自动报时 李时珍生平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晚年 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 镇)人,汉族,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 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 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 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 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 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 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 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 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 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代表 作《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 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十种著作;这位伟 大的科学家将永远被世界人民所怀念。
《本草纲目》 v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 ,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 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 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 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 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 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 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 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 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 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科学奇才郭守敬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荣家学,攻研天文、算学、水 利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 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 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于元太宗三 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 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 运河 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 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一种历法 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 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一、祖冲之其人 祖冲之( 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 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 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 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 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 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 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 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 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 、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 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二、个人成就 公元五世纪,祖冲之从天文和器械制造的实际 需要出发,推算出将圆周率在3.1415926到 3.1415927之间有效数字达到八位直到公 元1427年,阿位伯人才超过了他 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 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 本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 进历法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推 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 差只有50秒左右 张衡生平简介 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 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 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 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他的贡献 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 命名为“张衡星”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 ,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 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 等等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 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课堂练兵 • 、祖冲之是古代( ),计算出了( ) • 一行是( ),编写《 》,测量出了世 界上子午线长度 • 郭守敬是元代的( ),他制造了十多种天 文仪器,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并编写了 新历法《授时历》 • 李时珍是明代的( ),历经27年,编写完 成了中医药学巨著( ),被后人称为“东方 药物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