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第05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77540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弹塑性力学第0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弹塑性力学第0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弹塑性力学第0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弹塑性力学第05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弹塑性力学第05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塑性力学第0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塑性力学第05章.(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薄板的小挠度弯曲 板是工程中常用的构件,当外荷载作用方 向平行于板面且沿板厚均匀分布且不发生失稳 现象时,可以处理为平面应力问题;当外荷载 作用方向垂直于板面时,则属于弹性力学的空 间问题。由于数学上处理空间问题的复杂性, 要求得满足全部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的精确解 非常困难,这就需要引入简化计算的近似假设 。下面将通过引入这样的近似假设,建立薄板 弯曲问题的基本方程和基本关系式以及各种支 承情况下的边界条件,并讨论几种常用的薄板 弯曲问题。 第五章 薄板的小挠度弯曲 5-1 基本概念与计算假定 5-2 薄板内力 5-3 薄板弯曲的基本方程 5-4 边界条件 5-5 四边简支矩形薄板的重

2、三角级数解 (Navier解) 5-6 矩形薄板的三角级数解(Levy解) 5-7 圆形薄板的弯曲 5-1 基本概念与计算假定 板 、板面、板边 、板厚 薄膜 薄板:当板厚与板面内 最小特征尺寸之比在 1/801/5之间时 厚板 挠度 小挠度问题:挠度与板 厚之比小于或等于1/5 大挠度问题 基尔霍夫假设 (1)直法线假设 (2)z引起的变形略去不计 (3)中面内各点只有垂直位移w 基尔霍夫假设 (1)变形前垂直于薄板中面的直线段(法线)在变形 后仍保持为直线,并垂直于变形后的中面,且其长度 不变,称为直法线假设,它与材料力学中梁弯曲问题 的平面假设相似。若 将板中面作为xOy坐 标面,z轴垂

3、直向下, 则根据此假设,有 z=0和xz=yz=0。 基尔霍夫假设 (2)与x,y , xy等相比,z很小,在计算变形时可 以略去不计。 (3)薄板中面内各点只有垂直位移w而无x方向和y方 向的位移,即 (u)z=0=0,(v)z=0=0,(w)z=0=w(x,y) 根据这个假设,中面内的应变分量x,y和xy均等于零 ,即在中面内无应变发生。中面内的位移函数w(x,y )称为挠度函数。 在上述假设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弹性薄板的小挠度理论 ,属于薄板弯曲的经典理论,它在许多工程问题的分 析计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5-2 薄板内力 根据5-1中的三个基本假设,利用弹性力学的 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

4、和物理方程,可以将 薄板内任一点的位移分量、应变分量、应力分 量和板横截面上的内力,都用挠度w来表示。 下面就来建立这些基本关系式。 一、薄板中的位移分量和应变分量的表示式 二、薄板中的应力分量表示式 三、薄板横截面上的内力表示式 一、薄板中的位移分量和应变分量的表示式 (a) 根据上述第一假设,由几何方程知(a)式 成立. 由式(a)的第三式可知,在板内所有的点 ,位移分量w只是x和y的函数而与z无关, 故板内各点的位移分量w沿厚度方向是相同 的。再由式(a)的第五、第六式,有 由第三个假设:(u)z=0=0和(v)z=0=0 可知,f1(x,y)=f2(x,y)=0,于是有 (5-1) 式

5、(5-1)表示,薄板内坐标为(x,y,z )的任一点,分别在x和y方向的位移沿板 厚方向呈线性分布,中面处位移为零,在 上、下表面处位移最大。 利用式(a)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式, 得应变分量的表示式 由此可见,应变分量x,y,xy也是沿板厚呈线性分布, 在中面为零,在上、下板面处达极值。 (5-2) (a) 二、薄板中的应力分量表示式 根据上述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假设,物理方程简化为 这是薄板小挠度弯曲时,主要应力x,y和xy与挠度w的关 系式。可见它们沿板的厚度也是呈线性分布,其在中面上为零 ,在上、下板面处达到极值。 (5-3) 次要应力分量 按假设,z,xz和yz应为零,实际上 ,它们只是远

6、小于x,y和xy的次要 的应力分量,对于它们所引起的变形可 略去不计,但对于维持平衡,它们不能 不计。为了求得它们,现考虑不计体力 的平衡微分方程: 如体力分量FZ及下表面上的 面力不等于零,对簿板来说 ,可以归入板上表面的面力 ,这样处理只会影响次要应 力z,于是板上、下表面 的静力边界条件为: 这里q为薄板单位面积 内的横向荷载。 (d) (c) (5-4) (5-5) 式(5-4)就是切应力xz和yz与挠度w的关系 式,它们表明,剪应力xz和yz沿板厚方向呈抛物 线分布,在中面处达最大值,这也与梁弯曲时剪应 力沿梁高方向的变化规律相同。 z沿板厚呈三次抛物线规律分布(图5-2)。 将式(

7、5-3)代入方程(c),经积分后,利用边 界条件(d)的前三式,不难得到以下结果: 三、薄板横截面上的内力表示式 下面要建 立这些合 成内力与 挠度之间 的关系。 阴影微分面单位宽度上的正应力和 切应力的主矢量分别为xdz,ydz 和xy=yxdz。由于x,y,沿板厚 按线性规律分布,以及分布的反对 称特性,所以,它们在板的全厚度 上的主矢量为零。 构成力偶,Mx,My,Mxy和Myx表 示它们在单位宽度内的力偶矩 称为板的抗弯刚度,其意 义和梁的抗弯刚度相似。 (5-7 ) (5-6 ) 图5-4 横向剪力 切应力分量只可能合 成横向剪力,在每单 位宽度上分别为 (5-8 ) 显然,这里的M

8、x,My分别表示垂直于x轴和y轴的板 的横截面单位宽度上的弯矩,Mxy,Myz分别表示这两个 截面单位宽度上的扭矩,而 和 为这两个横截面单位宽度 上的横剪力,它们统称为板的内力。弯矩和扭矩的量纲 为力,横向剪力的量纲为力长度-1。按弹性力学关 于应力分量指向的规定,弯矩Mx,My以使板横截面上 z0的一侧产生正号的正应力x,y时为正;扭矩Mxy, Myz使板横截面z0的一侧产生正号的剪应力 时为正;横 剪力 , 使板截面产生正号的剪应力 时为正,如图5-4。 由式(5-3)、式(5-4)与式(5-6)、式(5-8)比 较后可以看出,应力分量又可通过相应的内力表示为 与材料力学中梁的弯曲应 力

9、和横向切应力公式相似 。 5-3 薄板弯曲的微分方程 通过板内任一单元体的平衡,可进而建立挠度w所满 足和微分方 程。薄板弯 曲的小挠度 问题,是以 挠度w作为 基本未知函 数求解的, 属位移解法。 建立绕度w所需要满足的基本方程 先考察板中边长为dx和dy而高为h的矩形 微分单元体的平衡,为了便于表示,将 内力标在单元体中面的四条边上,其中 ,弯矩及扭矩按右手法则用矩矢表示, 横剪力用力矢表示,如图5-5所示。上面 作用有横向分布荷载q。 对于图5-5所示的空间一般力系,六个平 衡条件中有三个方程Fx=0,Fy=0, Mz=0已经满足。现要从其余三个方程导得内力所必须满 足的平衡微分方程。由

10、Fz=0,有 化简后约去dxdy,得 对过板单元中心而与y轴及x轴平行的直线取力矩的平衡方 程,化简以后,略去微量,得到 (5-10) (5-11) 式(5-10)和式(5-11)即为内力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 将式(5-11)代入式(5-10),又可得到用弯矩、扭矩及 荷载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 将式(5-6)代入式(5-12),则得出薄板弯曲的基本方程 : (5-12) (5-13) 此方程称为薄板的弹性曲面微分方程或挠曲微分方程 。这样,问题就归结为在给定的板边界条件下求解方程式 (5-13),求得挠度w后,可按式(5-3)、式(5-4)、式 (5-5)求得应力分量,由式(5-6)、式(5-

11、8)求得薄板 的内力。 5-4 边界条件 有了以挠度表示的内力表达式(5-6)和式(5-8) ,接下来以矩形薄板为例,讨论板边几种常见的边 界条件 如果已知作用在板边外力的静力效应,即已知这些 外力所产生的弯矩、扭矩和横向剪力,则严格地说 ,板的三个内力,即弯矩、扭矩和横向剪力的边界 值,应一一对应地与这些外加的弯矩、扭矩和横向 剪力相等。可见,在每个边界上有三个边界条件。 但薄板弯曲的基本方程(5-13)是四阶的椭圆型偏 微分方程,根据偏微分方程理论,在每边上,只需 要两个边界条件。 对此,基尔霍夫作了如下巧妙的处理:他将边界上的 扭矩变换为静力等效的横向剪力,再将它与原来的横向剪 力合并成

12、总的分布剪力。这样,就将每边上的三个边界条 件归并成两个边界条件。 下面,具体考虑扭矩的等效变换情况。 设AB为平行于x轴的板边,其上作用有连续分布的扭 矩Myx(x,y)。若在宽度为dx的mm段上的扭矩为Myxdx, 则在宽度为dx的np段上的扭矩为 dx,如图5- 6(a)所示。微段mm上的扭矩Myxdx可以用两个分别作用 于m点和n点的横向剪力Myx代替,一个向下,另一个向上 。对 于作用在微段np上的扭矩 也可采取同样的变 换,于是得到图5-6(b)所示的受力情况。注意,在两个微段的交 界点n处,向上的横向剪力Myx和向下的横向剪力 将合成 一个向下的横向剪力 。这个力又可用分布在以n

13、点为中心 、 长度为dx微段上的分布剪力 来代替,这个分布剪力 的方向向下。对板的整个边界都如此处理,该边界上的分 布扭矩就变换为等效的分布剪力 。将它与原来的横向 剪力 相加,得到AB边上的总的分布剪力: (5-14) 的符号规定与 相同。必须注意,在板边的两端A 和B还有两个未被抵消的集中力(Myx)A和(Myx)B,如 图5-6(b)所示。 若对平行于y轴的板边CB采用同样的做法,则可将作 用于CB上的连续分布扭矩Mxy变换为等效的分布剪力 ( 见图5-6(b),该边上总的分布剪力为 (5-15) 的符号规定与 相同。在边界两端C和B也有两个集中 力(Mxy)c和(Mxy)B。 (b)

14、图5-6 当对矩形薄板的每条边界上的扭矩都进行上述变换后 ,在两边相交的角点,例如AB和CB边的交点B,将合成 一个集中力FRB,即 FRB=(Myx)B+(Mxy)B2(Mxy)B(5-16) 这个集中力的指向,应由 扭矩(Mxy)B的符号来判 断。同理,可以得到O,A ,C三个角点上的集中力。 图5-7表示当四个角点上的 扭矩都为正时的指向。 图5-7 FRB=2(Mxy)B (5-6) (5-14) (5-15) (5-16) (5-19) (5-18) (5-17) (5-8) 将式(5-6)的第三式和式(5-8)代入式(5-14)式(5-16),则 Vx,Vy和RB都可用挠度w来表示

15、,即 (5-17) (5-18) (5-19) 板的边界一般有简支边、固定边和自由边三种情况。 图5-8所示的OC边为简支边界,OA为固定边界,AB和BC 边为自由边界。现分别建立它们的边界条件。 (1)简支边界 简支边上的挠度和弯矩为零,即 图5-8 简支边界 固定边界 自由边界 自由边界 C B A (w)y=0=0 但由于(w)y=0=0,必 然有 所以,简支边的边界条件可写为 (5-20) (2)固定边界 固定边界上的挠度和转角为零,故有边界条件: (5-21) (3)自由边界 自由边界上的弯矩和总的分布剪力为零。例如,对于图5- 7中的AB边,应有(My)y=b=0,( )y=b=0;对于CB边 ,应有(Mx)x=a=0,( )x=a=0。注意到式(5-6)的前 两式和式(5-17)、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