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气候专题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577503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气候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气候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气候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气候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气候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人教版初一上册气候专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动教研 分享智慧”教学开放日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复习课气候专题(第二讲)授课教师:王 健 授课地点:八年级一班 二一七年五月十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学会判读气候类型的方法。2.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绘制气候直方图的方式,在巩固复习绘制气候图方法的同时,合理利用世界气候图找出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情况,能说出该类气候特点,并掌握判读气候类型的方法。2.通过对课本、地图册的复习,结合网络信息资料,提取相关地理信息

2、,了解气候影响因素和对人类的影响。3.结合练习和各地中考真题,让学生了解该类题型在中考中的出题方向。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对中考地理进行有序复习巩固,了解气候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升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1利用气候图说出主要11种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状况,学会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方法。2了解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能举出相关实例来说明。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根据任务单,绘制主要气候直方图,收集气候对人类影响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引入第二讲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自然景观差异。老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复习了气温

3、和降水的相关知识,知道了随着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气候也会变得多种多样,进而产生自然景观的变化,有些地区我们可能看到的是黄沙遍地,有些地区却是郁郁葱葱,有些地区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有些地方却是以白色为主调的冰天雪地。这些自然景观都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有关气候专题的复习。(板书:气候专题 第二讲)首先,带着学生了解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中考考纲内容,知道本部分考察重点在哪里。接着,回顾与气候相关基础知识点。老师:请问气候由哪两个部分构成?学生:气温和降水。进而进一步提问气候直方图相关基础知识。老师:气候直方图又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呢?学生: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构成。老师:那么下面

4、就让我们一起来识别这些主要的气候类型吧。(板书:识别气候)探究活动一:识记主要气候类型小组活动准备:先让学生把11种气候类型进行分类,然后按照任务单要求,分四组完成各类型气候直方图的绘制,利用收集的资料,结合地图册,标注该类型气候的特点、分布状况,各组选出代表上台结合世界气候图展示讲解各组合作成果,加强对气候类型的理解认知。探究活动二:学会判读气候类型方法老师:各组完成的都很不错,但是从课前任务单提问部分来看,很多同学气候类型判读方面存在较大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判读气候类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板书:判读气候)出示课件,展示判读关键“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板书: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教师讲解

5、关于此部分的判读方法,先根据最冷月情况定所属热量带,再根据降水类型锁定最终气候类型。通过习题,让学生自己学会使用八字分析法,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讲解加以巩固记忆。探究活动三:分析气候影响因素和对人类影响老师:我们都知道气候的多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家还记得是那些吗?(板书:分析气候)学生:纬度、海陆位置和地形。结合实例,让学生说出答案的同时,能简单讲解原因,真正理解气候的主导因素。然后加以归纳总结回顾这一部分内容的关键部分。老师:我们再来看看气候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让学生根据任务单的要求,整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介绍相关知识,学会提取关键地理信息,进而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说明。选取两组同学收集的信息展示,老师再通过课件加以说明。让学生理解气候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利与弊,让学生找到分析此类题目的入手点。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了那些收获呢?学生回答略。主要通过回顾方式,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复习体系,由小片段的复习进而构建成完整贯通的知识体系。探究活动四:贴近中考,感悟实战通过四道中考真题练习,让学生知道本部分学习在中考实战中的出题方式,达到贴近中考实战的效果。板书设计: 气候专题 第二讲1. 识记气候2. 判读气候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3. 分析气候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