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命题、定理、证明(1)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77245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命题、定理、证明(1)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西南宁市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命题、定理、证明(1)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西南宁市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命题、定理、证明(1)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西南宁市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命题、定理、证明(1)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西南宁市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命题、定理、证明(1)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命题、定理、证明(1)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七年级数学下册 5.3.2 命题、定理、证明(1)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5.3.2 命题、定理、证明(1)【学习目标】1、了解命题的概念以及命题的构成(如果那么的形式)2、知道什么是真命题和假命题3、通过对命题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从理性的角度判断一件事情的真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学习重点】掌握命题、定理的概念,了解证明的意义【学习难点】1、 分清命题的组成,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2、掌握推理的方法和步骤【学习过程】旧知回顾:1、 填空:(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_(2)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_。(3)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_。(4

2、)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_。(5)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旁内角_。自主探究:请你认真阅读课本第20-22页,完成问题。1、像上面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_。2、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填“是”或“不是”)。(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2)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 )(3)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 )(4)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余 ( )命题的结构:命题由_和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_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_的事项。3、 请同学们观察一组命题,并写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3)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两个角互余;(4)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 结果仍是等式(5)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合作探究: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如果是,请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3)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4)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5)对顶角相等(6)1+2=3(7)1+1(8)3+10象上面(1)、(3)、(4)、(5)、(6)、(8)这样的命题都是正确的,就是说,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_。反之如果

4、题设成立时,但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的,这样的命题叫做_。如: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一定是对顶角。课后作业:基础练习:1、下列哪些命题是正确的,哪些命题是错误的?(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 )(3)同旁内角互补; ( )(4)对顶角相等。 ( )2、指出下列命题题设和结论,并判断真假:(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同角的补角相等; (3)同位角相等; (4)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3、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直角都相等; (2)一个锐角的补角大于这个锐角的余角; (3)末尾数字是2的整数是

5、2的倍数; (4)线段ab,bc则ac; (5)在同一平面内,若ab,cb,则ac。 4、 如图,如果ABCD,在CD上任取一点E,过点E作EFAB,垂足为F,这时EF是否也垂直于直线CD呢?试证明(提示:我们这样作出的垂线段EF的长度d是平行线AB、CD之间的距离)拓展练习:对于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给出下列5个论断:ab、bc、ab、ac、ac,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请你把认为是的都写出来)教(学)后反思:_ _ _ (实际使用_节课时)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