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学六年级-一画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762452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小学六年级-一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小学六年级-一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小学六年级-一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小学六年级-一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小学六年级-一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小学六年级-一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 一 面 教 学 设 计罗家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总结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幻灯片。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导语:同学们,在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周晔、萧红和巴金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呢?在你眼中鲁迅先生有是怎

2、样的人呢?(生介绍鲁迅并谈自己的看法)售票员阿累和鲁迅也是一面之交,但这一面却让阿累终生难忘,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阿累的一面。去解开这个谜。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4、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的作者阿累,你们了解吗?把你知道的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好吗?(生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教师补充。过度: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与阿累有过一面之交的鲁迅吧。相信大家经过“一面”之后,一定会对鲁迅其人有更深的了解。二、自读自悟1、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词语,认读词语。3、快速默

3、读课文,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生汇报)三、讨论交流1、师:你读了课文,鲁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出示幻灯并板书)2、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共几次写到他的“瘦”?并写下你的感受。3、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一次整体写,二次写手,三次写脸)4、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呢?想像一下,鲁迅先生平时是怎么工作和生活的,请同学们用一段话描述。5、除了“瘦”,鲁迅先生还带给你什么印象?6、师:是的,鲁迅瘦而且有精神。你能通过朗读展现“我”所见到的鲁迅吗?7、指导有感情的朗读。8、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外貌描写有两处相同是否重复)9、师:同

4、学们,鲁迅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这不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吗?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走近敬爱的鲁迅先生吧。(板书)四、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1、师: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我们从鲁迅的外貌描写中知道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那么从他的言行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329)段,想一想,鲁迅先生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生读书,交流)2、当“我”醒悟到眼前赠书者不是别人,而是一位伟人的时候,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画出句子来,谈谈你的感受。 (1)出示句子“结结巴巴,欢喜得快要跳起来

5、了那个名字在我心里乱蹦”(2)提问:作者为什么“结结巴巴”,为什么“向四周望一望”“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结合时代背景)(3)此时我们应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读呢?(激动)指名读。3、师: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是对老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是那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涵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任和希望啊!那么,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4、师:是啊!“一面”给人的力量又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出示句子)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难忘的“一面”。(板书)五、总结全文,拓展写作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六、课后作业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板书设计:19.一面 外貌描写 瘦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鲁迅 赠书给“我”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