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教学案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76227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31 大小:75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教学案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教学案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教学案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教学案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教学案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教学案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教学案综述(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效课堂教学参考案1. 看海 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描写潮水变化的散文,作者通过不同的观察视角,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海潮的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文章按照方位顺序,先写在山上看海潮时的情景,再写在沙滩上看潮水的情景,最后写看潮的感慨。写在沙滩上看潮水时,先写初上潮的情景,再写高潮时的情景。写高潮是的情景时,先写近处看到的情景,再写远处看到的情景,然后写近处看到“潮水”涌在石块间的情趣。教学目标1. 认识并规范、美观地书写本课带有生字的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潮的柔美与壮美,背诵喜欢的部分。3.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欣赏与运用动词的技巧。重点难点1. 在朗

2、读体会中感受海潮的柔美与壮美,背诵喜欢的部分。2.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欣赏与运用动词的技巧。教法学法启发导学法 情境教学法 品读感悟法 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 认识并能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 读通课文,理清思路,找出并感情朗读喜欢的段落。【重点难点】 1. 读通课文,找出并感情朗读喜欢的段落。2. 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教学过程】一、画中“看海”,激趣引题1. 同学们,大海的神秘与辽阔总是让人向往。瞧,(播放大海画面)风平浪静时它绽放柔美之色,海浪翻滚时它呈现热烈之态,总给人无尽的遐想。去过海边的同学请告诉大家,你对

3、大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今天我们就在作者的生动描述中去了解大海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二、文中“看海”,整体感知1. 范读课文,听准字音,勾画出生字新词。2.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作者看潮水时的地点有哪些变化,并圈画出关键词语。3. 反馈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看海水上潮时地点的变化,引出不同的场景。顺势理清课文“总-分-总”的层次。(相机板书:从山上望 在沙滩上望 看潮水涌在石块间)4. 自学生字新词,交流反馈时相机正音及拓词、并练习说话。(重点指导 “澎湃”、“遐”、“隙”以及多音字“缝”的读音及字形,用“照耀”、“前赴后继”创境说话。)三、心中“看

4、海”,感知重点1. 海的神秘面纱被作者一一揭开,果然名不虚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前做上标记,并深情诵读诵读。2. 指名诵读,交流评议。 第二课【课时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2.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重点难点】1. 在读中感悟作者不同角度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2.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 强基固本1. 听写课后习题3中的生词,并任选“照耀”或“前赴后继”写一句话。2. 同桌互改,交流反馈并及时纠错,相机鼓励。二、自读课文 回顾整体1.

5、 相信海潮的万千姿态已存留在你们心中,现在请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不同角度观看海潮时的特点是什么。2. 交流反馈,整体强化。(板书:从山上望 在沙滩上望 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柔和之美 澎湃之势 情趣十足) 三、精读课文,品词析句1. 在作者眼中,不同地点看海都有一份别具一格的美。你对在哪个角度看海潮时的景象印象最深?请默读课文,动笔标画出你感触最深的句子,随时将自己的感受批注下来。2. 互动交流,相机品读。(一)品读山上所看到涨潮的海的句段。(1)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2)通过“叠”“拥”“盖”这三个动词

6、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海的柔和之美。(3)此刻你就站在山上,目之所及潮水赶趟儿似地一片一片聚拢来,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那种柔和的动态美。(激励挑战读。)(二)品读沙滩上看到的涨潮的海。(1)自由读这段文字,思考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上潮时 高潮时 退潮时)(2)潮水初涨时好羞涩呀!即使动起来也那么温柔,读出轻柔的“卷”的动态。(3)变幻多姿的海潮开始放射它的能量了。瞧,高潮来临时会时怎样的场景?(理解“等到高潮时”的片段。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感情,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入情入

7、境地读。)(4)海潮能量渐逝,回归平静时又会是一番怎样的美?(品悟“退潮时”的词句,感受潮退时的那份回归平静的美。)(三)品读潮水在石块间的情趣。(1)远观不如近赏。我们和作者一起近距离接触浪潮涌在石块间的那份自在与快乐。(在读中理解“石隙”“激荡”“前窜后缩”等词语。)(2)在石块间无拘无束的潮水如活泼爱动的孩子,全然不顾什么束缚,只愿展现自己那份自由和洒脱。读出这份自在和欢腾。(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调皮的趣,体会其“有味”。)三、回归整体 体悟情感1. 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体会总起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 作者对大海的赞美情不自禁,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这种欣赏和赞叹

8、。从哪里可以更能感受到?3. 齐读最后两段。 教学创新课后反思板书设计: 1. 看海从山上望 轻柔之美在沙滩上看 澎湃之势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情趣十足2 古诗两首教材简析这是两首写景抒情的古诗,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第一首诗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杜甫,公元60年写于成都。当时,杜甫在饱经“安史之乱”后到了成都,建了草堂,有了安身的住所,感到很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散步,被江畔美景深深吸引。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每首诗都紧扣“花美”这个主题,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这是组诗的第五首。这首诗形象地把黄师塔前美丽的桃花展现在人们眼前,自然清新,使人感到意蕴无穷。教学中重在指

9、导学生美美地读,读出景物之美,读出杜甫的喜悦之情。第二首诗书湖阴先生壁是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著名诗人王安石所作。他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朋友高洁的人格和朋友家周围清新的环境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即兴写下了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并把它题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诗前两句写湖阴先生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情感的形象,山水与人主动相亲,正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悟出这种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人物品格的方法。也要通过感情朗读,体会湖阴先生家环境的洁净清幽,领略门前景物的美好,感受诗人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教学目

10、标1认识本课生字,懂得它们的意思,并正确、规范地书写。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自觉积累优美的词句。4通过同题阅读,感受同一题目可以写不同的景象,培养审美情趣。重点难点1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2同题阅读,感受同一题目可以写不同的景象,培养审美情趣。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 诵读感悟法 合作交流法 对话法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诗生字,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懂得它们的意思,并正确、规范地书写。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江畔独步寻花描绘的景象。【重点难点】1. 充分发挥

11、学习能量读懂诗句意思。2.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江畔独步寻花描绘的景象。【教学过程】一、携情导入 开启想象1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语言简洁,节奏明快,富于感情,脍炙人口,引人遐思。请你回忆曾经读背过的古诗,哪句千古流传的名句最先浮上心头?口中吟诵一遍,并在头脑中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2指名交流,欣赏评价。3. 整体把握两首古诗的共同之处。(板书:2.古诗两首)4借江畔独步寻花名句引诗。二、交流资料 拓宽视野1生生交流杜甫生平资料。2教师归纳介绍: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来到了成都,建起草堂,有了自己的住所,感到十分欣慰。春暖花开,他独自沿江散步,看到江畔的美丽景色

12、,于是欣笔写下了组诗江畔独步寻花,而今天与我们见面的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板书诗题 ,齐读诗题。)3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三、认识生字 读通古诗 1诗题就是了解整首古诗的通道,我们顺着这条顺畅的路走进这首古诗。(范读古诗,听准字音。)2自读古诗三遍,注意生字“懒ln”和“倚”的读音。3指名读诗,相机正音。4齐读古诗。四、理解诗意 感悟诗情1读通意自明,作者在这首诗中都描绘了哪些画面?再意味深长地读读这首诗,把你想到的画面随手标画下来。2如果将这些画面联合,就是作者为我们带来的一幅完整的江畔独步寻花图。谁来完整地说一说?3如果能结合注释,用通顺流畅的话表达,就是这首诗的大意了,同

13、桌试着说一说。(学生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4互动交流中将创境读、挑战读融入,重点理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体会作者爱不过来、喜不自禁的情感。5引导学生美读全诗,教师对学生的停顿、节奏相机作指导。6让全班学生闭眼想象全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7作者写赏花,写得花儿艳丽,景致明快,可见其心情怎样?字里行间,看出杜甫对美好春天和江畔美景是一种什么态度?8引导学生带着赞美、喜爱的感情,吟诵全诗。五、同题诗赏析 增加底蕴1补充杜甫所作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原诗,引导学生自读,看自己最喜欢哪首。2激发潜能,鼓励学生尝试将自己最喜欢的那一首诗熟读成诵。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

14、认识本诗生字,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随诗理解意思,并正确、规范地书写。2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书湖阴先生壁描绘的画面。【重点难点】1. 能充分发挥学习能量读懂诗句意思。2.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书湖阴先生壁描绘的画面。【教学过程】一、引诗人 拓诗界1宋代诗人王安石可谓才情横溢,他的很多诗作都是千古绝唱。你对他有何了解?(学生汇报有关王安石的生平资料,大致了解王安石生平。)2师相机补充。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小学生比较熟悉的有诗元日泊船瓜洲等。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如我们学过的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题”也是这个意思。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读诗文 悟诗意1师范读古诗,生听准字音。2自由朗读古诗,读到通顺流畅。3指名读,相机正音。4齐读古诗。5读到深处意自明。整首诗作者看到与想到想融合,都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小组合作,借助注释自己理解大意,互相质疑、释疑。)6交流汇报。相机补充“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在美读中感悟古诗所传达的轻松愉悦和对湖阴先生家环境的赞赏及湖阴先生高洁人格的欣赏。7让学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