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专题摄影(138页精品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76216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1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技巧-专题摄影(138页精品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摄影技巧-专题摄影(138页精品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摄影技巧-专题摄影(138页精品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摄影技巧-专题摄影(138页精品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摄影技巧-专题摄影(138页精品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技巧-专题摄影(138页精品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技巧-专题摄影(138页精品培训课件PPT)(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摄 影影 PhotographyPhotography 专题摄影 1. 人像摄影 优秀人像摄影作品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n强烈的情感冲击 n反映了生命存在的价值、讴歌了生命的伟 大 n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大喜大悲 n反映了被摄人物特殊的人格魅力 n摄影本体语言的淡化 人像摄影构图 n人像摄影的对 象是活生生的人,具有 生命力和各种不同的表 现力,人们在镜头下有 无限多种构图的可能。 前面所学的很多摄影通 用的构图技法在人像摄 影中同样也可以用到, 比如三分法、中心式、 对角线、三角形。 n人像摄影的构图难度很高,它需要捕捉的 是瞬间的感觉,需要摄影师游敏锐的视觉和一定 的预见性。在快门按下之前,人

2、物的位置、姿势 、表情、动作以及与背景的搭配都是需要关注的 ,有些时候往往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以上 所有元素的观察。 人像摄影的背景 人像摄影时除了要注意到人物的表现,背景对主 题的表现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杂乱无章、零乱的背景会 减弱人物的表现。 人像摄影的基本表现形式 人像摄影中基本的表现形式有四种常见模 式: n特写人像 n半身人像 n七分身人像 n全身人像 特写人像 以表现人物表情和脸部特色为主要内容。画面中 只包括被摄者的头部或者更近的特写。由于被摄者的面部 形象占据整个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格外强烈,所以对拍 摄角度的选光线的运用、神态的掌握、质感的表现要求得 更为严格。 近距离拍摄

3、任务特写照片时,尽量避免拍 到人物脸上的缺陷,而应该找出模特最上镜的一 面进行构图拍摄。 半身人像 半身人像将特写人像的拍摄范围扩大了,它以表 现人物的上半身为主,背景环境在画面中通常不会是主角 ,仅作为人物的陪衬。这种拍摄方式一般可以考虑让人物 上半身填满整个画面,也可将一定的背景拍进画面中,以 更好地衬托出画面氛围。 半身人像除了要注 意人物面部表情的生动性 以外,同时也要兼顾人物 上半身姿态的自然,人物 姿态与表情应该配合自然 ,不能出现别扭的情况, 所以再拍摄中让模特儿自 然放松并轻松发挥是很重 要的。 七分身人像 七分身人像也叫膝上景构图,是指拍摄人物从脸 部到膝盖之间部分的摄影方式

4、,还常常包括手的动作。这 种人想比特写和半身人像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因而可以 表现更多的背景环境,也能够是构图富有更多的变化。 因为在七分身人像中包括了模特儿的首部,并且 能够拍摄到模特儿的腰部以下,模特的手部动作和姿态就 更加丰富了。在实际拍摄中,可以让卖弄特试着变换造型 ,形成三角形、对角线、X形等构图模式,让七分身构图 不再沉闷与失衡。 右图人物膝 盖部分切掉了,给 人一种不稳定的感 觉。 全身人像 n全身像是包括被摄者面部表情和整个身体形态的 作品,同时还包括周围的环境,所以再构图上要特别注意 人物和背景的协调,以及让被摄者选择合适的姿态。 n全身人像通常适用于外景人像,在拍摄时需要细

5、 心观察周围的背景,选择适当的角度和构图,让背景更好 地为突出人物主体、衬托主题服务。 水平画幅的画面配置 水平画幅的人像照片通常用于拍摄全身人像,或 者同时有多个被摄者的情况。此时最好将被摄者放置于画 面的垂直三等分线上,这样才能让画面更具有安定感。 如果有多个被摄者,可以让他们站在一起 ,也可以让他们分开,形成三角形或对角线构图 。 如果要用水平画幅拍摄特写人像或半身人像,需 要尽量避免让人无僵硬站立的正面年标准照形式,最好让 人物依靠着一定陪体,作出一定的姿势,形成某种构图形 式,让照片更具活力。 人物被放置在画面的右侧,左侧如果没有自行车 的陪衬,可以想象画面将向右边倾斜,将给人严重失

6、衡的 感觉。 垂直画幅的画面配置 垂直画幅是人像摄影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更无关背景进入画面,影响 对人物形象的突显。 垂直画幅通常用于特写、半身或七分身人 像。虽然垂直画幅的照片给人的稳定感相对要差 一些,但被摄主体却往往比水平画幅的人像更加 明确,给人以力量或活跃感,视觉印象也会更深 刻。 垂直画幅的人像照片中, 人物通常居于画面中央,以体现 其重要地位。也可以让人物作出 一定动作或用一定的陪衬让画面 更加生动。 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所拍摄角度就是被摄人物与机位的关系。 即使是拍摄同样的人物,也会随着相机位置的不 同,而变成感觉完全不一样的人像照片。 选择平拍、仰拍还是俯拍

7、主要服从于内容 的需要,哪一种角度最能体现被摄者的特征,最 富有表现力,就采用哪种拍摄角度。 最为自然的平摄 用平摄方式拍摄的照片,因为相机的高度与被摄 者相当,所以与我们人眼平视出去的视觉范围是相当的, 拍出来的照片就如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一样,很容易让 人感觉到亲近与亲切。但是,这样的照片也很容易就成为 一张流于平凡,让人过目就忘的标准照式照片。 一般不要将地 平线放在照片的中间 ,更不要让地平线从 人物中间穿过。 如果希望强调空间感,可以将地平线置于照片的 下部,如果想创造出一种狭窄的感觉,可以将地平线置于 照片的上部。 表现人物高大的仰拍 仰视拍摄改变了人的视觉习惯,也改变了人眼观 察

8、事物的视觉透视关系,这样拍摄的照片,使被摄者本身 的线条均向上汇聚,夸张效果明显,会给人以新奇感,并 可以表现人物的高挑身材和身姿,提高被摄者威武、高大 的形象。 突出头部的俯拍 俯拍是一种适合拍摄人物脸部特写的角度,也可 以较好地呈现人物视线和表情。 俯拍方式通常会把靠近镜头的部位放大,所以拍 摄人像站立姿势的全身照时,人物的脸会显得比较大,腿 看起来则比较短小,所以人物会显得比实际身高矮小。 拍摄视角 拍摄时最好从各个角度观察拍摄对象,然后选择 一个最佳拍摄视角,包括正面、侧面、斜侧和背面等。 侧面拍摄:立体感强,能产生空间感和线条透视 的效果,能充分显示任务优美姿态和面部表情,同时利用

9、光线的明暗反差,则可增强立体感。 背面拍摄:绝大多数是为了内容的特殊需要而采 用的,能表达出特殊的意境。 选择适当的人像照片画面结构 中心式构图,主要用于人物特写: 三角形构图 对角线构图 框式构图 改善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小技巧: n相貌较难看者尽量避免拍摄特写和近照 n脸型较胖者采用头纱、手或者其他小饰物来遮挡 ,同时也可以提高相机机位。 n大小眼睛调整被拍摄者的角度,小眼睛者尽量靠 近镜头 n翻白眼尽量使被拍摄者的眼神朝向一边; n朝天鼻尽量不拍摄其正面; n脖子较长的者应当提高机位或遮挡一些; n尖下巴的人使用高机位; n斗鸡眼寻找合适的角度,使双眼不同时正对画面 出现。 人像摄影与人物

10、摄影的不同: n人像摄影以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具体相貌和 神态为自身的首要创作任务。 n不管是单人的或是多人的,不管是在现场中 抓拍的还是在照相室里摆拍的,不管是否带有情节 ,只要是以表现被摄者具体的外貌和精神状态为主 的照片,都属于人像摄影的范畴。 n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 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而不在 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和神态。 n那些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与情节,反映的是 一定的生活主题,被摄者的相貌并不很突出的摄影 作品,不管它是近景也好,全身也好,只能属于人 物摄影的范畴。 n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人像摄影拍的是人, 它也属于人物摄影。 2. 风

11、景摄影 与人像照片 不同的,风景照片 在拍摄时可以有充 分的时间来取景和 构图,所以更需要 用心去构图,找到 最适合表现主题、 最赏心悦目的构图 。 不同的取景带来不同的感受 选择合适的背景与角度 注重光线和构图的关系 一张光线完美但构图无章的照片当然称不 上作品,一张构图完美光线欠缺的照片也只能给 人平庸的感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光线是构图的先决条 件,构图的其他要素如形状、线条、质感等实际 上都是通过光线的明暗来表现的。所以对一张照 片来说,光线决定它的气质,而构图决定它的骨 架,二者缺一不可。 主体与陪体的合理安排 风景照片除了要有表现 主题的主体以外,还应该有其 他陪体和环境作为衬托

12、。主体 应占有绝对主导地位,陪体始 终是为主体服务的。拍摄风景 照片时首先要考虑主体在画面 中的位置安排和大小比例,然 后再安排陪体、环境、留白的 形象、大小、数量和位置。 因为有了樱花的陪衬,花朵的生命质感衬托着古旧的建筑让照片瞬 间有了灵魂和生命 风景摄影中比较常见的是自然风光,它并没有固 定的主体,所以其主体范围一般应该是话中的所有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景物的自然条件并结合理想的光线 来决定景物范围和拍摄角度。 给人安宁感的水平线构图 水平线构图的照片画面结构完美,安排巧妙,对 应而平衡,具有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等特点。常用语 表现远景、海岸线、湖面、微波荡漾的水面、一望无际的

13、平川、广阔平坦的原野、辽阔无琅的草原等。 如果遇到水平线构图中有 任务或其他重要物品时,可以将 其安排在画面的三分线或黄金分 割点上。 突显高大的垂直构图 活泼动感的对角线构图 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对角 线形成视觉上的均衡和空间上的纵深感,同时让 画面充满新颖感。 斜线构图 斜线构图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 、紧张、危险、一泻千里等场面,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 出特定的物体,起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曲线构图 自然界的曲线是天 然而优美的,可以是具有 生命力的动植物,可以是 曲折的道路,或是一些运 动的物体。 汇聚视线的放射线构图 这种构图方式以被摄主体为中心,副题部分呈放

14、 射状延伸,使观察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上,形成开 阔、舒展、扩散的视觉特点。 稳定的三角形构图 突出重点的中央重点构图 平衡感的对称构图 L形/框形构图 不同风景素材的构图技巧 海洋/湖泊 溪流/河流 山景/沙漠 草原 日出日落 雪景 花卉 树木 风景摄影的表现手法 风光摄影的手法归纳为四个字: 知、观、表、现(知其时、观其势、表其 质、现其伟) 知其时 “时”在意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从广义来讲 ,是指季节性的春、夏、秋、冬。 同一地点的风光景物,四季就有不同的景色特点 。 因此,要表现大自然,对这广义的“时”,要仔细加 以分析、深入了解,才能有效地把握恰当的时机。 从狭义来讲,是一

15、天里自早晨至黄昏,甚至晚上 。 首先对季节性光的方向来源和可能投射到的地方 和位置要了解,熟悉一天中不同时段光线的变化。 观其势 是指观察拍摄景物的整个环境和形势。 必须细心有耐性地、不厌其烦、不畏其劳地 ,从任何位置和角度去探讨,在心中打好草稿,再 加以细致的剪裁。 观察山、景,不是停留在表面上,更多注意 的是山景的气势与当地的特色。 表其质 “质感”,质感的意思就是要求在表现景或 物的时候,不是徒具其形貌的轮廓,重要的目的 要表现到有质的感觉,既有骨,又有肉。 现其伟 拍摄崇山峻岭,参天乔木等,可运用镜头 角度去传达“伟”的感觉,也可以利用对比方法, 去衬托“伟” 。 风光摄影的形式感 对大自然的风光景物要表现得淋漓尽至, 必须要注意它的形式感,而形式感的表现着重强 调具备四个特点:即气氛、气势、气质、气魄。 色调的运用 n风光摄影一般拍的都是青山绿水,色调比 较单纯,如果不运用一些技巧,就会使照片显得 平淡。 n利用一些暖色块来打破画面上沉静的冷色 调; n适当地安插一些人物作为点缀,但形象不 要太大,否则就会变成室外人像照片了。 气氛的烘托 n利用云雾来增加风光照的气氛,例如 :黄山的群峰,如果没有云海来衬托,就 会感到平淡无奇,显不出风光照的魅力。 n日出日落也是风光照中较好的题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