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762112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60分)读图a、b,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甲乙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岛位于东半球、南半球B. 甲岛南北跨度大约120千米C. 甲地时间晚于乙地D. 甲岛位于南印度洋中2. 图示信息表明( )A. 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B. 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C. 图a的比例尺比图b小D. 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答案】1. B 2. C【解析】【分析】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纬度向南增大是南纬。纬度1距离是110千米,乙岛南北跨纬度约0.5,跨度大约55千米。根据经纬度

2、判断方向,东西方向选经度间隔近的一侧。【1题详解】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纬度向南增大是南纬。根据经纬度,甲地在西半球,南半球,A错。纬度1距离是110千米, 甲岛南北跨纬度约1.1,跨度大约120千米,B对。甲地位于东12区,乙地位于西4区,甲地时间早于乙地,C错。据经纬度判断,甲岛位于太平洋中,D错。【2题详解】根据经纬度,东西方向选经度间隔近的一侧,甲岛位于乙岛的西南方向,A错。城市均分布在沿河或沿海平原地带,B错。两图的图幅宽度相同,a图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大,图a的比例尺比图b小,C对。公路走向与海岸线一致,不受河流影响,D错。【点睛】根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

3、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3. 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为( )A. 2300千米B. 6300千

4、米C. 15500千米D. 10500千米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蓬塔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B. 弗里曼特尔临印度洋C. 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时长城站极昼D. 弗里曼特尔位于苏伊士运河的西南【答案】3. D 4.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图的判读。【3题详解】根据材料中弗里曼特尔和蓬塔的经纬度位置可知,两地大体在同一经线圈上,两地的最短距离为沿弗里曼特尔所在经线向南到南极点,约58个纬度,然后从南极点向北到蓬塔,约37个纬度,两地最短距离为(58+37)*111千米,约为10545千米,D正确。【4题详解】蓬塔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A错误。弗里曼特尔位于澳大利亚西部,临印度洋

5、,B正确。长城站在极圈之外,没有极昼现象,C错误。弗里曼特尔位于苏伊士运河的东南,D错误。【点睛】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千米。若两地在同一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纬度差,就可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度递减,约是111*Cos千米(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下图是位于岷江下游的某个小岛一年中不同时期河岸线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 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6. 该图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A. 新图比例尺为1:5000B.

6、新图幅为原图的2倍C. 甲地地表坡度变陡D. 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两倍【答案】5. C 6. D【解析】试题分析:【5题详解】读图,一年中不同时期的河岸线相当于等深线,等值线稀疏,说明坡度缓,水浅。岛上居民欲在夏季开发岛上浅水游泳区,最适宜浅水游泳的地点是乙地,B对。村落所在地是陆地,甲地、丙地水深,A、C错。丁地等值线密集,坡度大,水深,D错。【6题详解】该图,图示比例尺是1:25000000,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可以写成分数,比例尺增大一倍,则 新图比例尺为1:125000 00,A错。新图幅为原图的4倍,B错。比例尺缩放,地表坡度不变,C错。丙、丁的图上距离为原图的两倍,D对。考点:等

7、值线特点,比例尺及特点。近年来科学家们将光敏定位仪用于小型鸟迁徙研究,即通过仪器收集光照的信息(日出日落时间、日照时数等)大致确定鸟儿所在的位置,下图是据此方法绘制的2014-2015年某种小型鸟类迁徙路线图,图中数据表示往返日期。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7. 该鸟类从北京到甲地大致的飞行方向是( )A. 先向西南后向西北B. 自东向西C. 自东北向西南D.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8. 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而进行纬度计算时,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 )A. 乙地和丙地B. 乙地和甲地C. 丙地和丁地D. 丁地和乙地【答案】7. D 8.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两地间最短距离和纬度。【7题详解】结合

8、图中的纬线,该鸟类从北京到甲地的最短距离,是两地间大圆的劣弧长度,飞行方向大致是沿劣弧飞行。从经度看是向西飞,在北半球方向先向北偏,再向南偏,大致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D对。【8题详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而进行纬度计算时,乙地和丙地纬度相似,关于赤道南北对称,乙地9月份的光照数据和丙地3月份的光照数据相似,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乙地和丙地,A对。其它各地纬度不同,且不是关于赤道对称,B、C、D错。【点睛】两地间最短距离是两地间大圆的劣弧长度。从经度看是向西飞,在北半球方向先向北偏,再向南偏,大致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乙地和丙地纬度相似,关于赤道南北对称,乙地

9、9月份的光照数据和丙地3月份的光照数据相似。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 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0米,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 200 米B. 250 米C. 220 米D. 310 米10. 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A. 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B. 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C. 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D. 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答案】9. C 10. D【解析】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9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据等高线数值递变规律可知甲海拔高度范围为350-400米之间,据题干知急流段高差为30cm,则乙为100-

10、120米之间,所以两地高差范围为230-300米之间,故C正确。【10题详解】甲丁之间有一凸形坡,不能通视,A错误;山顶处没有悬崖,B错误;乙处为河流,应为河谷,地势最低,C错误;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据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D正确。下图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1.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B. d地冬季采光条件好C. 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D. 图示地区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12. 图中陡崖( )A. 有较大的落差,易形成瀑布B. 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米C. 底部海拔高度可能为11米D. 下方地势平坦,可在

11、附近建设公路【答案】11. A 12. C【解析】【11题详解】读图,图示位于华北地区,结合指向标,a地处在东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A对。d地位于北坡,是阴坡,冬季采光条件差,B错。河段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大,不利于泥沙沉积,C错。结合等高线数值,图示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错。12题详解】图中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有较大的落差,位于山脊处,不能形成瀑布,A错。图示等高距约30米,陡崖高差范围是60米-120米,最大相对高度小于120米,B错。底部海拔高度范围是0-30米,可能为11米,C对。陡崖下方可能会有落石,影响交通安全,不宜修建公路,D错。某同学到郊外春游,下图是该地

12、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及该同学行走速度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3. 四条前进路线的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A. A3B3东南至西北B. A2B2西南至东北C. A1B1东北至西南D. A4B4东北至西南14. 若四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同,根据该同学行走速度图,可推断其前进路线是( )A. A1B1B. A2B2C. A3B3D. A4B4【答案】13. C 14. C【解析】【13题详解】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确定图中方向。线路A1B1指示 的是东北-西南方向,C正确;线路A2B2指示的是西北-东南方向,线路A3B3指示的是东北-西南方向,线路A4B4指示的是东南-西

13、北方向,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该同学行走速度受到地形的影响,下坡时行走速度快,上坡时行走速度慢,平坦的 地区行走速度较均匀。读右图可知,该同学出发时行走速度较快且保持一段时间,说明该路段地形较平坦,之后行走速度快速下降说明该同学正在上坡,以最低速度行走一段时间后速度加快,说明此时该同学先经过平坦地区然后下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经过分析左图中四条线路经过地区的地形特征可知,线路A3B3符合右图曲线特点,故C正确。下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5. 甲、乙、丙三图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甲是地中海气候B. 乙

14、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 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 甲、乙都是地中海气候16. 当丙图湖面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 乙地高温多雨C. 丙地盛行西北风D. 乙地盛行西北风【答案】15. B 16.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分布。【15题详解】甲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北岸侵蚀是向左偏,在南半球,40S50S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流向是自东向西,北岸侵蚀是向右偏,在北半球,位于大陆的东岸,所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丙流向自东向西,北岸侵蚀,在北半球,位于大陆的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正确的是B项。【16题详解】丙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丰富,湖泊水量

15、大,甲地常年受西风控制;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其亚热带季风盛行西北风。丙地北半球西风为西南风。选择D项。【点睛】河流位于谷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 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 )A. 28B. 22C. 18D. 3218. 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地形起伏C. 海陆差异D. 洋流性质19. 图示季节,影响圣地亚哥的大气环流是( )A. 东南信风B. 副热带高压C. 盛行西风D. 东南季风【答案】17. A 18. B 19. B【解析】【17题详解】根据等值线“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因为M地外围等值线未标数值,故M地的气温有两种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