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76056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作者: 日期:43 东昌府区沙镇中心小学 教 学 设 计_-_学年_学期学 科:_课任教师:_任教年级:_年级_班 全册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三、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

2、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四、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3、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全 册 教 学 进 度周 次内 容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第十八周第十九周聚聚散散点的魅力“五谷” 作画主题与背景色彩的明与暗色彩的渐变

4、色彩的情感我画的动漫形象对称的美那一刻的我走进春天平凡的美吹塑纸版画藏书票设计文化衫千姿百态的帽子会有的玩具 电脑美术-“笔刷”画画 光的魅力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题第一课聚聚散散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2、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3、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重点难点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教学过程:一、引导阶

5、段欣赏导入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2、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二、游戏体验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2、师生讨论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5、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用各

6、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五、拓展: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 个性修改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主备人: 课题第二课点点的魅力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喜欢的物体上的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 2、在摆放点点中发现有创意的点的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找出点点,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点的多种变化,知道点在生活中的组合和点在生活中不同的重要作用,认识点点的魅力进行绘画,发现圆点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教学难点:找出点点,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装饰。教学过程:一、导入:上

7、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身边时时刻刻看到的一样事物, 大家猜到是什么吗?期不期待呀?上课前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段小小的视频,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看看是由什么发生了变化?提问学生,然后说出点点的作用。说明点点装饰了我们的生活,让那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说明点点的魅力。二、讲授新课: (1)今天我们在欣赏小点点魅力之前,我们要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点?谁能告诉老师,点该怎么画呢? 解释老师加于讲解: 怎样才算小点点:细小的痕迹或物体。当然我们在画点点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2)大家看了一段视频后知道圆点的作用了吧,他点缀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接下来,我们马

8、上就可以领略到小圆点的活力啦! 首先我们来看看圆点的有什么作用。利用各式各样的点点装饰我们的生活。(3)看一些作品,看看学生的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让学生看身边的生活中带有点点的图片促进学生对点点的更多的认识。(4)课堂活动:请学生在课堂上面想出或找出带有魅力点点的物体,答对的学生可以得到同学特别的掌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活力。(五分钟)三、布置作业我们一起找到了好多的点点,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对圆点的发现吧!1.找出有点点在上面的物品。2.运用点点不同形状绘画3.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的物品更美丽。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点点的美术作品,学生自评自己的作品,学生互相

9、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老师进行表扬。个性修改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主备人: 课题第三课五谷作画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认识了解五谷杂粮种子的大小、颜色和形状,了解五谷杂粮粘贴画的文化内涵。2、 通过创作五谷杂粮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思和节俭意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重点难点重点:选择适当的种子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有序的进行拼贴。难点:作品的新颖、生动、富于美感。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专门准备了一个道具,你看是什么?百宝箱我的百宝箱里到底装了什么?那位同学愿意勇敢的上来摸一摸,只能

10、摸一样,先猜再看。对了,我的百宝箱里装的是各种粮食,美术课和粮食有什么关系吗?(学生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就是要用粮食来创作五谷画。板书课题二、发展阶段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点的魅力,多媒体出示一张图片: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粮食就是各种各样的点,我们来看看民间人们是怎样创作这门艺术的吧!播放视频师总结:正是人们的其奇思妙想,运用粮食作为作画材料发展了这门民间艺术!(多媒体出示五谷画范例)这些作品中是怎样合理利用谷物作画的呢?通过这几幅画,我找几个同学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巧妙的利用谷物的自然特征的?23个学生回答问题师: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作者运用了白米似云朵、红豆似太阳等色彩(板书)特征;运用了豆像瓦、玉

11、米像石块等形态(板书)特征创作了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画!三、教师示范师:看了这么多作品,大家猜猜看,这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看老师制作一幅装饰画,通过你的火眼金睛,总结出作画步骤。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好!边示范边讲解:我今天制作的是一幅风景画,现在正是收割的季节,一片片金色的麦田是同学们,有没有哪个小组可以总结一下,你认为制作一幅精美的谷物装饰画需要哪些步骤呢?2-3个小组派代表回答。师总结:看来同学们还真是善于观察,(课件出示制作步骤:1、构思主题2、选择材料3、均匀涂胶4、仔细粘贴)有了这些步骤,我们肯定能制作出精美的装饰画。有没有信心?生答:有别着急,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其他小朋

12、友的作品吧,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他们都是怎样巧妙运用谷物的什么特征来制作的?3-4个学生回答四、创作阶段:师:同学们回答的这么好,一定对谷物作画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想大显身手创作一幅精美的五谷装饰画了吧!就让我们根据创作步骤来完成一幅五谷装饰画吧!创作要求:1五、展示与评价同学们完成得都非常好,接下来就让你们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吧!1、 请你们先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分别是怎样巧妙运用谷物的特点的?2、 小组之间互相欣赏,有没有发现别的小组的闪光点值得你们学习?3、 就让我们评出创作之星、色彩之星以及六、拓展: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以五谷作为创作材料来进行制作装饰画,民间的这门艺术却远远不

13、止于此,大家一起欣赏民间艺术家们精心制作出的五彩谷物画吧!非常高兴我们一起度过了这么一节轻松快乐的美术课,同学们再见!个性修改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主备人: 课题第四课主体与背景课型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情感目标: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3、技能目标: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并恰当处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你们非常熟悉的朋友,请大家看看它是谁?(出示喜羊羊图片)2、师:喜羊羊在假期的时候去了很多地方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