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74570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陶.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陶.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陶.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陶.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陶.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陶.(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陶新琴2010年8月28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述l概念l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知识产权诉讼是指对知识产权通过司法途径进行保护,即由享有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或国家公诉人向法院对侵权人提起刑事、民事的诉讼,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民事责任。及通过行政诉讼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对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职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述l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l法院行使民事、刑事、行政三大审判职能,从民事、刑事、行政三个方面对知识产权进行全面司法保护。民事: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刑事:打击知识产权犯罪。

2、行政: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知识产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区别l保护知识产权的行政机关:l我国针对不同的知识产权类型及其保护要求,从国家到地方,均设置了相应的履行知识产权保护职责的行政管理部门。l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版权局、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及上述部委所属的地方行政管理部门。行政保护:知识产权种类国家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l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国家知识产权局l商标权、特殊标志、地理标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l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国家版权局l商业秘密国家工商行

3、政管理总局公平交易局l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知识产权海关总署l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农业部l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国家林业局l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商务部l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科技部l地理标志产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的区别l司法被动性与行政主动性l公平与效率的侧重点不同:行政保护讲究效率,措施比较直接、迅速、有力,程序也相对简单,但可能会牺牲公平;而司法保护追求的目标是公正、合理,程序完善、复杂,因此往往导致诉讼冗长,缺乏效率l效力不同:行政保护的效力不稳定,有可变性;司法保护的结果效力稳定,是终局性。l行政保护侧重于处罚侵权人,司法保护特别是民事诉讼侧重于对权利人的赔偿。l司法保

4、护因其给予权利人救济的全面性、权威性而处于知识产权保护主导地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特点l强制性公权力的重要属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强制性既表现在案件的受理上,又反映在裁判的执行上。只要原告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无论被告是否愿意,诉讼均会发生。当事人不自动履行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l时效性司法保护从立案到判决的各个阶段的程序都具有时效性。如临时措施(即诉前停止侵权)一般都在48小时作出,保证措施的时效性。l法定性司法保护从程序到实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种类l民事司法保护:民事司法保护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发挥主渠道作用。l刑事司法保护:法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刑

5、事司法保护的职能作用,依法运用各种刑事制裁措施,加大对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知识产权犯罪行为。l行政司法保护:司法审查知识产权行政行为,监督和支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知识产权诉讼管辖l级别管辖:1、行政案件及刑事案件:依据民诉法的规定,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及刑事案件原则上由基层法院管辖。但目前,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有关要求,最高法院对地方人民法院开展的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试点(简称“三审合一”试点)进行专题调研,批复同意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内蒙古自治区法院系统、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所辖郑州、洛阳两个中级人民法院及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开

6、展“三审合一”试点。此外,专利无效复审行政诉讼和商标评审行政诉讼案件由北京一中院管辖。原来是由北京一中院的行政庭受理,2009年6月22日,最高法院已经明确此类案件也由北京一中院的知识产权庭受理。2.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般为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其中涉及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案件和驰名商标认定案件的管辖法院除省级政府所在地中级法院外,还有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除上述四种案件外,可以审理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也由最高法院指定,现在已有92个基层法院可以管辖一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知识产权诉讼的地域管辖l地域管辖的一般规定:l民诉法第22条规定: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l第24条

7、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l第25条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标地物所在地法院管辖,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l第29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地域管辖l司法解释的规定:l(一)专利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被控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8、的制造、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实施地;上述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l原告仅对侵权产品制造者提起诉讼,未起诉销售者,侵权产品制造地与销售地不一致的,制造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以制造者与销售者为共同被告起诉的,销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l销售者是制造者的分支机构,原告在销售地起诉侵权产品制造者制造、销售行为的,销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地域管辖l(二)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商标侵权纠纷案件,l由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经常性储存、隐匿侵权复制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关、版权、工商等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

9、押侵权复制品所在地。l对涉及不同侵权行为实施地的多个被告提起的共同诉讼,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被告的侵权行为实施地人民法院管辖;仅对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诉讼,该被告侵权行为实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地域管辖l(三)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的侵权纠纷案件:l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l(四)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的侵权纠纷案件:l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该域名的计算机

10、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地域管辖l(五)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案件:l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侵权行为地所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案件中的侵权行为地,是指未经品种权所有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销售该植物新品种的繁殖材料的所在地,或者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的所在地。l(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侵权纠纷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侵权行为地所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或者所属的经济特区所在地的或者所属的大连、青岛、温州、佛山、烟台市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l根据这些具体规定,在具体案件诉讼中,

11、根据可供选择的连接点来选择哪个法院诉讼,对案件审理结果有一定影响。裁定管辖l定义:根据法院的裁定确定诉讼管辖。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转移。l移送管辖: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发现对案件无管辖权,依法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是案件的移送,通常发生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用来纠正地域管辖的错误,有时也发生在上下级法院之间。l指定管辖: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其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形:l1、受移送的法院认为对移送来的案件无管辖权。l2、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整体回避、自然灾害)l3、协商未能解决管辖权争议。l管辖权转移:指依据

12、上级人民法院的决定或同意,将案件的管辖权从原来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转移至无管辖权的法院,使无管辖权的法院由此取得管辖权。在上下级法院之间进行,是对级别管辖的变通和个别调整。著作权侵权诉讼l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了11种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l“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l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5、剽窃他人作品的;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

13、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著作权侵权行为l著作权法第48条规定了8种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还要承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l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

14、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6、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7、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

15、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8、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l凡是行为人实施了上述条款规定的行为,即构成著作权侵权。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构成l违法行为l损害事实“即发侵权”为例外l因果关系l主观过错无过错原则,过错原则为例外l民法通则: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权利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过错l民法上过错判断准则:达到注意的程度诚信善良之人的认识加附加条件l判断行为人有无过错,要看行为人对其行为的不良后果是否能够和应当预见,要以行为人的预见能力和预见范围为基础,又要区别通常预见水平和专业预见水平等浙江泛亚公司诉百度侵犯著作

16、权纠纷案l原告称被告通过百度网站的MP3搜索框向网络用户提供MP3搜索服务的行为侵犯其著作权l法院判决:在百度网站空白搜索框内输入歌曲名称的方式向用户提供MP3搜索引擎的服务中,百度为用户提供了可自行选择的多种服务。用户通过键入关键词向发出指令,被告接到指令后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搜索,建立临时链接所搜索、链接的内容既可能是侵权的,也可以是公有领域的信息,或者是经权利人许可传播的不侵权的内容l显然,被告事先无法判断用户将键入什么关键词、要求什么服务。基于这种服务的技术、自动和被动等性质,被告施予与其能力所及的注意,难以知道其所提供服务涉及到的信息是侵权的,故被告没有过错。“实质性非侵权用途”链接指向的大量录音是非侵权的可以用于搜索歌曲之外的录音环球唱片公司诉雅虎侵犯录音制作者权纠纷案l法院判决:被告按照其意志,在搜集、整理、分类的基础上,对相关音乐信息按不同标准制作相应的分类信息。被告作为搜索引擎服务商,经营包括音乐搜索服务在内的业务,向用户提供专业的音乐搜索服务并从中营利,属于专业性音乐网站。综合上述因素,被告应当知道也能够知道其搜索、链接的录音制品的合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