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部分易错点提示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74525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部分易错点提示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大气部分易错点提示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大气部分易错点提示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大气部分易错点提示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大气部分易错点提示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部分易错点提示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部分易错点提示讲解(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部分易错点提示 易错1 对大气热力作用理解不清 易错分析 学生出错主要是因为不理解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各过程对人类生产、 生活的影响,不能准确判断图中序号的 含义,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理解不清 。 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 大气辐射 1.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对地 面的保温作用。削弱作用降低了 白天的最高气温,保温作用又提 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 了地球表面的气温日较差。 在复习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的吸收 、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受到削弱。 (1)在对流层里,对太阳辐射起吸收作用的主要 是水汽

2、和二氧化碳;在平流层里主要是臭氧。 吸收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通过大气的吸收 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的部分主要是波长较长 的红外线和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而对可见光影 响不大。 (2)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所以反射光呈白色。云 层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 射能力愈强。此外,大气中的杂质颗粒越大,反射 能力越强;颗粒越小,反射能力越差。 (3)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 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 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 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这种 散射是有选择性的,波长越短,散射能力越强。 散射作用的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埃

3、、雾粒、小水 滴等时,它们的散射无选择性,各种波长同样被 散射。 3.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 大气增温后又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 还给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从而实现对 地面的保温作用。 易错2 不能正确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易错分析 学生出错主要是因为不能根据图中的风 向与纬度值来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审题不认 真,对气压带、风带所处的南北半球没有判断准确 。 正确判断气压带、风带的半球位置与名称以及正确 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解答该类题的关 键。假设陆地表面是均一的,受地球自转与太阳辐 射纬度分布差异的影响形成了三圈环流,在近地面 形成三风四带(或是六风七带)

4、。气压带、风带以 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带状分布,并且高低气压带 相间分布,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在复习的过程 中要注意加强对气压带、风带位置的记忆,并要注 意通过各种变式图来强化理解,这样才能在不同的 情境中作出准确、快速的判断。 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呈带状分布的 气压带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不同季节大 气活动中心的位置是不同的,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 影响,北半球夏季陆地温度高、气压低,形成低压中 心,把原来纬向分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割裂,高压仅 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为 亚速尔高压,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 );冬季陆地温度低、气压高,形成

5、高压中心,把纬 向分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割裂,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 压,大西洋上为冰岛低压,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 (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南半球因为陆地面积比 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大气活动中心不典 型,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 不同季节出现的大气活动中心的成因、位置加强理解 记忆,同时要注意将其落实到地图上。 易错3 不能正确判读锋面气旋图 易错分析 学生易出错的地方:(1)将图 中气压相等的点连接时,不能按照一定的 趋势,只是机械地连接各点,因而找不到 低压槽线的位置;(2)不知道锋面出现在 低压槽线上,高压脊线处是不会出现锋面 的;(3)不能分清锋面降水的位置。

6、学生在复习中药注意锋面气旋的常见问题: 1.冷锋、暖锋的判断:在锋面气旋中,要判断冷 锋和暖锋,需要先判断出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主 动移动。常规的方法是根据槽线处锋面的移动方 向来判断,在途中可先画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由外向内,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 再根据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规律(以北半球为 例,向右偏转)画出气团的运动方向。这里有一 个简单的规律:锋面气旋(南北半球都是如此) 中,左侧的为冷锋,右侧的为暖锋。 2.降水区域的判断: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 而暖锋降水在锋前。但锋前、锋后的判断是 一个难点,这要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来分析 ,锋面将要经过的区域为锋前,锋面已经经 过的区域为

7、锋后。这里同样有一个规律:锋 面降水都在冷气团一侧, 3.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出现雨雪或大 风天气,而暖锋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甲处为冷锋 ,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出现雨雪或大风天 气。 4.误以为存在锋面反气旋,有很多同学在学过锋 面气旋后,总是想着在高压延伸出来的高压脊处 也应该有锋面,会形成锋面反气旋。其实不然, 在低压槽处空气是向槽线处辐合的,冷暖气团交 汇,因此可以形成锋面;而在高压脊处,空气是 自脊线向外辐散的,冷暖气团不交汇,因此不会 产生锋面。 3.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 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而暖锋过境时出 现连续性降水。甲处为冷锋,过境时, 气温下

8、降、气压上升,出现雨雪或大风 天气 4.误以为存在锋面反气旋,有很多同学在学过 锋面气旋后,总是想着在高压延伸出来的高压 脊处也应该有锋面,会形成锋面反气旋。其实 不然,在低压槽处空气是向槽线处辐合的,冷 暖气团交汇,因此可以形成锋面;而在高压脊 处,空气是自脊线向外辐散的,冷暖气团不交 汇,因此不会产生锋面。 易错9 气候类型判断不准 易错分析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判断气候类 型之前,没有先确定南北半球,导致气候类型判断 错误;(2)不知道地中海气候是亚热带气候的一 种。气候类型的判断取决于对气候特征的分析。气 候的基本特征由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构成,不同的 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

9、不同的,而气候特 征又是不同气候因子作用的结果。所以气候类型的 判断,事实上是对气温、降水统计资料形成过程和 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解答读图分析题一方面要搞 清坐标或点的含义,另一方面还要在图上进行必要 的测算,最后根据气温、降水的分布特征及两者的 配合情况,确定气候类型。 易错10 不能灵活掌握地形对天气及气候的影响 易错分析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不能正确 理解题干的含义;(2)地理计算能力差。 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可简单归纳如下: 1.地势高,则太阳辐射通过的空气柱的距离短,空气密度小, 水汽、微尘少,因大气的吸收、散射等作用而损耗的能量少, 因而太阳辐射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强。 2.地

10、形对气温影响很大:首先,由于坡向不同,日照和太阳辐 射条件各异,一般来说阳坡气温高于同海拔的阴坡。其次,地 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也有明显的影响。凸起地形(如 山顶)因与大陆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温、夜间冷却的 影响较小,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换 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皆较小; 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温日较差很大。再次,海拔对气温的影响 较大,理论上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最后,谷 地或盆地地形容易阻挡其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使之形成高温或 者低温中心。 3.地形与风 首先,高大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 大,如青藏高原由于它

11、和四周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 所造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其次 ,局部小范围山脉可形成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 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近地面风常从谷地吹向山坡 ;晚上近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这就是山谷风) 。再次,在山脉背风坡常形成焚风。最后,当空气由 开阔地区进入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小,从而 形成“狭管效应”,造成风力加大。 4.地形与降水 首先,受地形抬升的作用,山地迎风坡的降水 多于背风坡。其次,在迎风坡,由山脚向上降 水量起初随着海拔增高而递增,到一定海拔降 水量达最大值,此后,降水量又随着海拔增高 而递减。 5.山脉与气候 高大山脉不仅本身具有特别的气候特征,而且

12、还 影响邻近地区的气候。如我国有些山脉可以阻挡 或改变气流的运动情况,使北来的寒潮不易南下 ,南来的暖气流滞缓北上,又可使湿润气团的水 分在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背风坡则变得异常干 燥,所以山脉两侧的气候出现极大的差异,山脉 往往成为气候区域的分界线。总之,大致与纬线 平行的山脉以南北气温悬殊为主,与海岸线平行 的山脉以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旱为主,高耸绵 延的山脉则是不同气候区域的分界线。 易错11 不能正确分析和描述气候特征 易错分析 学生易错的地方:(1)容易忽视题中 两个关键信息点,从而出现漏答现象;(2)不知 道气候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 一般来说,我们描述或分析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

13、基本上从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来考虑。气温主要考 虑气温高低及温差大小,降水主要考虑降水总量和 降水的季节分配。另外还要考虑水热组合状况,如 果是特殊情况还要考虑光照或者大风等。 这里以北美为例,说明如何分析其气候特征,并介 绍综合学习法的一般步骤: 1.指出北美的位置及范围,即搞清楚“在哪里 ”的问题。 2.根据事物的组成分解成部分。如分析气候 成因,就要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 洋流、气压带及风带等方面去考虑。 3.分析各因素的特点,看它们在构成地理事 物中起了什么作用。纬度、西风和地形等都 对北美气候产生了影响。 4.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述因素中,纬 度位置决定了北美主体部分在北温带

14、,并处 在西风控制范围内,南北纵列的高大地形阻 碍了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进入。这反映了北美 纬度、西风和地形之间的紧密联系。 读我国P城市12月28日前后相关气象资料图,回答12题。 1P城市( ) A不可能出现现降水天气 B最有可能出现现大风风、降温天气 C最有可能出现现晴朗天气,气温上升 D最有可能出现连续现连续 性降水天气 2P城市12月28日前后的气压变压变 化过过程曲线线是( ) A B C D 答案:1.B 2.C (09年重庆文综第3题) 读图2,回答 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 (09年浙江文综第4,5题) 读图2,完

15、成4-5题。 4.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图图中a、b、c为为等压线压线 ,箭头头表示P地风风向。d 、e线为线为 等温线线,g、f线为线为 等高线线。读图读图 回答46 题题。 4根据图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值( ) Aabg CedDde 5图图示时时刻,M、P两地气温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较差M地低于P地 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较差M地高于P地 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较差M地低于P地 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较差M

16、地高于P地 6导导致等温线线d、e呈现东现东 西延伸的主导导因素是() A纬纬度因素 B海陆陆位置 C地形(盆地) D人类类活动动 解析:第4题,由P地风向可判断abc,为一低压 中心,所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故等温线d、e的大小 关系为de。河流发育于山谷地区,等高线g、f的关 系为gf。第5题,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M地的纬度 较低,故气温MP。P地地处湖泊附近,湖泊对周围 地区气温有调节作用,据此判断气温日较差MP。第 6题,等温线d、e东西向延伸且比较平直,与纬线方向 基本一致,所以导致等温线d、e东西向延伸的主导因 素为纬度因素。 答案:4.C 5.B 6.A 读读哈尔滨滨、北京、武汉汉、广州四城市年降水量和 月平均气温的变变化图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 (1)图图中气温变变化有明显显特点,请请你归纳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