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制三年级语文8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34156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74382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制三年级语文8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34156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六年制三年级语文8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34156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六年制三年级语文8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34156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六年制三年级语文8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34156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六年制三年级语文8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34156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制三年级语文8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3415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制三年级语文8单元教育教学设计134156(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制三年级语文8单元教学设计134-156 作者: 日期:2 单 元 备 课课题第八单元教学总目标1、 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字,积累生动的语言。2、 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3、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

2、想象。2、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课时安排29、古诗两首 2课时30、西门豹 2课时31、女娲补天 2课时32、夸父追日 1课时语文园地八 4课时课 型新授课 题29古诗两首教学时间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备 课下港乡整 理裴婷婷教学目标1、 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重点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教学难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

3、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2.同桌互读互查。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3.全班交流,吟诵诗

4、句。教 学 过 程复 备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2.小组练习。3.进行比赛。五、识字写字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六、拓展阅读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板书设计乞巧 嫦娥天上传说 景凄凉人间乞盼 人孤寂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 题29古诗两首教学时间共 2 课时 第 2课时备 课下港乡整 理裴婷婷教学目标1、 认

5、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重点背诵两首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教学难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复习导入1.比赛背诵乞巧。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2.默读质疑。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c.可

6、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4.有感情朗读诗。a.生练读。b.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教 学 过 程复 备三、背诗比赛1.练习背诵。2.组内比赛。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四、识写生字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五、拓展练习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板书设计乞巧 嫦娥天上传说 景凄凉人间乞盼 人孤寂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 题

7、30西门豹教学时间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备 课下港乡整 理裴婷婷教学目标1、会忍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眼睁睁、旱灾、迎接、灌溉”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朗读课文。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学重点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理解西门豹办法妙的哪里。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办法妙的哪里。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读课题,说说理解(战国时期魏国的官)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生字音)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3、四人小组讨论生字音

8、形义及词义(要求:互帮)师参与4、出示课件生字词,抽说音形义及词义:旱灾:长时缺水造成庄稼死亡。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5、读生字新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齐读。教 学 过 程复 备三、提出不懂的词,合作解决邺:古代地名。开凿:大孔挖掘。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四、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层次意思。(给一定时间读书)、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抽说: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共研讨评议。、读课文(注意目标1中词语读音,出示课件,指导)板书设计30西门豹巧妙救新娘假话真说投巫婆直话曲说将计就计惩官绅头子重话轻说为民除害吓官绅缓话急说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 题30西门豹教学时间共

9、2 课时 第 2 课时备 课下港乡整 理裴婷婷教学目标1、会忍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管理、眼睁睁、旱灾、迎接、灌溉”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朗读课文。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学重点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理解西门豹办法妙的哪里。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办法妙的哪里。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复习引入上节课俺们知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了西门豹被派去治灾,他调查弄清了原因,除害,开渠。下面,俺们来仔细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看看他是怎样的人。二、阅读课文,从西门

10、豹的言行,了解西门豹的品质、自读勾出西门豹说的话及行动,想想表示了他什么品 质?(给一定读书时间)小声说说。、研究(四人小组),教师参与。(根据课文)、探究(全班教师根据课文)。、读课文: 自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有感情齐读课文教 学 过 程复 备三、扮演课文、自身选伙伴组小组练习扮演,师巡视发现扮演好的。、选小组扮演。四、拓展回家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板书设计30西门豹巧妙救新娘假话真说投巫婆直话曲说将计就计惩官绅头子重话轻说为民除害吓官绅缓话急说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 题31女娲补天教学时间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备 课下港乡整 理裴婷婷教学目标1、会认5个

11、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燃烧、冶炼、液体、云霞等词语。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3、学习女娲为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搜集有关地震、暴雨、洪水、等灾害性气候的资料。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准备新课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强化字形辨认和正音。二、导入新课,引导自读课文和质疑。当你们看到课题、阅读课文时,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大 家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三、学生探究阅读。1、提出阅读要求:(1)在课文中找到写女娲补天原因的句子,

12、请用横线画出来,注明补天的原因;(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补天过程的?2、学生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3、反馈。 (1)教师提出问题: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学生发言。)(2)小结:女娲看到天塌下来,许多人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 受难,心里难过极了,所以她决心要补天。写这些灾难景的是课文第几自然段?(第一自然段) 读一读这部分课文。教 学 过 程复 备并展开想象头脑中浮现了什么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电视上见到过没有?小组里议论一下。(3)哪一段写到女娲的心理?(第二自然段)想想在生活中或电视里有没有听说或看到过像女娲这样的人一一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就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呢?四、小结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塑造女娲这样一个 心地善良的人物?教师小结: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板书设计31、女娲补天原因经过结果天塌地裂求雨灭火人民又安居乐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