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74353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3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I 127 Mn 55 K 39第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5每小题2分,620,每小题3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手性碳原子的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美、日三位科学家。下列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的是A. CHFBr2B. CH3CH2OH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2、:ACHFBr2中碳原子上连着的四个基团各有两个是一样的,该碳原子不是手性碳原子,故A错误; B乙醇中的两个碳原子上连着的四个原子中,都有一样的,都不是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C中碳原子上连与2个相同的甲基,故C错误;D第二个碳原子周围连着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分别是:甲基、氨基、氢原子、羧基,该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手性碳原子的判断。2. 以下有关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第IA族碱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增强B. 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都逐渐减小C. 第A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

3、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增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第IA族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金属性递增,故A正确;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同一周期元素,离子半径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故B错误;C第A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故C错误;D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电负性逐渐减小,故D错误;答案为A。考点: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AgCl固体可用氨水溶解而洗去B. 可用氨水鉴别AlCl3、AgNO3和Cu

4、SO4三种溶液C. 向氨水中滴加CuSO4溶液至过量,先产生蓝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并得到深蓝色溶液D. 加热碘单质,产生紫色蒸气,这个过程克服了范德华力【答案】C【解析】【详解】A.AgCl固体能够与氨水反应产生络离子,因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AgCl固体可用氨水溶解而洗去,A正确;B.氨水与AlCl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AgNO3首先产生白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沉淀溶解,变为无色可溶性溶液,与CuSO4反应产生蓝色沉淀,三种溶液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B正确;C.向CuSO4溶液滴加氨水至过量,首先是先产生蓝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并得到深蓝色溶液,则滴加的顺序错误,C错误;D.碘单质是分子晶体,加

5、热碘单质,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产生紫色蒸气,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4.短周期主族元素A、B形成AB3型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B为同一周期元素,则AB3分子一定为平面正三角形B. 若AB3分子中的价电子个数为24个,则AB3分子为平面正三角形C. 若为A、B为同一主族元素,则AB3分子一定为三角锥形D. 若AB3分子为三角锥形,则AB3分子一定为NH3【答案】B【解析】A、D都不正确,例如NF3是三角锥形的。若AB3分子中的价电子个数为24个,则AB3分子BCl3,所以B正确。C不正确,例如SO3是平面三角形。所以答案选B。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

6、同种元素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错误,粒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中子、电子等,元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CH4与H2O,若为原子则属于同种元素;错误,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往往不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正确,两种粒子,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所以二者的差值也一定相同,两种粒子要么都带相同电荷,要么都不带电,不可能一个为不带电的分子,一个为

7、带电的离子;正确,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同种元素,也可能是不同的分子、离子等,如CH4与H2O,Na+与Mg2+;错误,一种元素往往具有多种核素,其质量数往往也因此有多种;错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所有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不是整数,而质量数是针对核素而言,一定是整数;所以答案选C项。6.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R属同族元素;Z和U位于第VIIA族;X和Z可形成化合物XZ4;Q是其中唯一金属元素且可与氮气反应;T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X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小于R的氢化物的沸点B. Q的氮化物溶于盐酸生成两种盐的

8、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Z单质可以从U的钠盐溶液中将其置换出来D. CuSO4溶液能用作T4中毒的解毒剂【答案】D【解析】【分析】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和U位于第A族,则Z为F元素,U为Cl;Q是其中唯一金属元素且可与氮气反应,原子序数大于F,故Q为Mg;X和Z可形成化合物XZ4,X元素表现+4价,原子序数小于F元素,故X为C元素;X和R属同族元素,则R为Si;T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燃,原子序数介于Si与Cl之间,故T为P元素。【详解】A.X为碳元素,X的氢化物是各种烃类,较多,沸点不一定小于SiH4的沸点,故A错误;B. Mg3N2溶于盐酸生成两

9、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B错误;C. 氟单质不可以从NaCl溶液中将氯置换出来,而是先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故C错误;D. CuSO4溶液能用作P4中毒的解毒剂,反应生成磷酸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P4+10CuSO4+16H2O=10Cu+4H3PO4+10H2SO4,故D正确;故选D。7.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C为第三周期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0.1molL1A、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制的容器可盛装A和D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浓溶液B. AE3、D2E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

10、达到8电子结构C. B、D、E的单质或者化合物中都可能有能作漂白剂的物质D. 工业上分别电解熔融的B与E、C与E形成的化合物制备B、C单质【答案】D【解析】【详解】第三周期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铝离子,所以C为铝;0.1molL1A、B、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pH分别为1、lg5、13,分别为一元强酸、二元强酸、一元强碱,其中A、B原子序数比铝小,只可能分别为氮和钠,D为硫,则E为氯;A.铝制容器可盛装浓硫酸和浓硝酸,因为能被钝化,A项不符合题意;B.AE3、D2E2分别为NCl3、S2Cl2,二者电子式分别为、, B项不符合题意;C.钠、硫、氯元素均可形成能作漂白剂的物质,如SO2

11、、Na2O2、Cl2、ClO2、HClO,C项不符合题意;D.工业上制备铝不能电解熔融的氯化铝,由于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而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 D项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8.下列说法和解释错误的是( )A. 冰融化时,需破坏晶体中的全部氢键,所以冰融化时密度变大B. 卤化物CX4从F到I,由于分子量增大,分子间范德华力增大,熔沸点也逐渐升高C. 由于石墨晶体中层间距较远,电子不易实现迁移,所以石墨的导电性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D. 金属中的“电子气”在电场中可以定向移动,所以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答案】A【解析】【详解】A.水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冰融化时,需要破坏晶体

12、中的范德华力和氢键,冰融化时密度变小,故A错误;B.对于分子晶体来说,熔沸点高低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随分子量的增大,分子间力增大,其熔沸点升高,故B正确;C.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相隔340pm,距离较大,是以范德华力结合起来的,即层与层之间属于分子晶体,电子不易实现迁移,所以石墨的导电性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故C正确;D.金属内部有自由电子,当有外加电压时电子定向移动,因此金属可以导电,故D正确。故选A。9.据报道,近年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三键等,颜色相同的球表示同一种原子)。

13、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处的化学键表示碳碳双键B. 处的化学键表示碳碳单键C. 处原子可能是氯原子或氟原子D. 此星际分子属于烃类【答案】B【解析】【分析】该分子为有机物,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形成了4个共价键,从左边氢原子开始推断,第一个碳碳键为碳碳三键,第二个碳碳键为单键,第三个为三键,同理可推出为碳碳三键,为碳碳单键,与其相连的碳应该为三键,即结构简式为:HCC-CC-CC-CC-C,据此进行判断。【详解】该分子为有机物,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形成了4个共价键,从左边氢原子开始推断,第一个碳碳键为碳碳三键,第二个碳碳键为单键,第三个为三键,同理可推出为碳碳三键,为碳碳单键,与其相

14、连的碳应该为三键,即结构简式为:HCC-CC-CC-CC-C,A处的键为碳碳三键,故A错误;B处的键为碳碳单键,选项B正确;C.原子形成的键为三键,所以不可能为氯原子或氟原子,选项C错误;D颜色相同的球表示同一种原子,说明有3中原子,不属于烃类,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与知识的运用,解题关键是根据有机物中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推断有机物中存在的化学键,难度不大。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光谱分析可用于元素检测,稀有气体He就是在分析太阳光谱时发现的B. X射线衍射实验是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最科学的方法C. 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价电子总数

15、,导致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 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A.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科学家们通过太阳光谱的分析发现了稀有气体氦,故A正确;B.晶体会对X射线发生衍射,而非晶体不会对X射线发生衍射,通过有无衍射现象即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所以X射线衍射实验是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最科学的方法,故B正确;C.等电子体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CO和N2是等电子体,其二者的化学性质是不相同的,故C错误;D.CO2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是非极性分子,所以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故D正确。故选C。11.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元素可能有+3价B. 该元素位于第5周期副族C. 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39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D. 该元素基态原子第N能层上还有5个空轨道【答案】D【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