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10.5)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574333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10.5)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10.5)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10.5)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10.5)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10.5)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1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10.5)(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6.黄山奇松 合肥师范附小 柏玉萍 陈思源 赵一男 我想问 为什么黄山的松称之 为“奇松”?别的地 方的松就不能称之为 “奇松“呢? 为什么迎客松是 黄山松的代表,乃至 整个黄山的象征呢? “黄山松应该有很 多棵,为什么作者 单单只写了三棵松 树,其他的松就一 带而过呢?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 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 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 到来。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 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 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 跟游

2、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 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 岗岩的裂缝中去,它们有缝即入,无坚不摧,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 。 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松树的根系不 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 己所用;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贫 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 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 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暴风御冰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冠 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

3、竹 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 洒、挺秀的身影。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 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人民大会堂安徽 厅迎客松铁画 安徽电视台 迎 客 松 商 标 迎客松相关艺术作品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 斜出,或弯曲;或仰,或卧;有的状如 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 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第三关:登峰造极 写出黄山石头“怪”的特点; 运用修辞手法,让描写更生动; 注意总分结构以及详略得当。 第一关:初登黄山 写出黄山石头“怪”的特点; 第二关:半山回望 写出黄山石头“怪”的特点; 运用修辞手法,让描写更生动; 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不同的松树练写,组长负责写总写部分, 并将四人习作放在一张纸上,拍成一张照片,提交作业。 到网上搜集黄山怪石的图文资料,利用学习 到的写作“金钥匙”,黄山怪石为题,写一 篇文章。 作业: 屹 立 斜 出 弯 曲 仰 仰 孔雀松 黑虎松 仰 天狗望月 飞来石 仰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 路 老僧采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