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74085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福建省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井田制【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所学,强调血缘亲情关系,注重家族辈分,认祖归宗都属于宗法制的体现,所以正确的选项是A,BCD项不符合题意。2.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A. 黄帝时代B. 西周C. 秦

2、朝D. 西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部落时代”、“郡县时代”等信息可知该学者是按照地方行政组织的变化来划分时代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通行全国是在秦朝,故“郡县”应指秦以后的时代,“封建”应指秦朝以前的分封制时代,即周朝;排除C, B项正确。材料中的“封建时代”是指西周的分封制,与黄帝时期不符,排除A。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与材料不符,排除D。3.成语故事“问鼎中原”所反映的实质历史问题是A. 了解周朝九鼎的轻重与大小B. 关心周朝镇国之宝的安危C. 有人想知道鼎放在哪里D. 分封制受到挑战【答案】D【解析】【详解】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中原指疆域,“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政权,

3、诸侯挑战周王的权力,实质反映了分封制确立的统治秩序被破坏,故D正确;A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排除;BC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排除。4.“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行省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代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一直为后代所继承,影响此后中国达2000多年,这种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即三公九卿制度和地方上推行的郡县制度,所以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行省制度

4、出现在元代,不合题意,故答案选A。考点: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点评: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的具体表现是“三公九卿制”,在地方表现为“郡县制”,材料强调了“三公九卿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高考关注的角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历程和具体特征,而秦代是这一制度的开创时期,应从整体上对此有所把握。5.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唐玄宗在边境要地设置军镇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明太祖废行省,地方设三司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限制地方割据势力,正确;宋太祖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削弱了地方的行政权

5、,限制地方割据势力,正确;明太祖废行省,在地方设三司,削弱了地方势力,正确;唐玄宗在边境要地设置军镇,后来军镇势力扩大,形成地方割据势力,错误;正确,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结合所学我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分析解答。6.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何者A. 汉代的内外朝制B. 唐代的三省制C. 明代的内阁制D. 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答案】C【解析】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朱棣为减轻皇帝沉重的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即“虽无相

6、名,实有相职”;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即“既有相职,却无相权”;内阁首辅是皇帝直接任命并且担任皇帝的最高幕僚即“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故C项正确;“中朝”具有决策权,故A项排除;B项的长官是宰相,故排除;D项是掌管军国大事,故排除。点睛: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7、7.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B. 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 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D. 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持续发展演变,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故A正确。秦朝设丞相时相权还未威胁皇权,故B错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属于君主专制的范围,不属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故C排除。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属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

8、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8.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这种权力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西周分封制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明朝的内阁制清初设立军机处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皇帝制度开始于秦朝,排除;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设立中朝,明朝的内阁制与清初设立军机处都是通过权力的不断转移与分散,加强君主专制

9、而采取的措施,正确,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和官员”,联系所学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史实分析解答。9.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实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B. 科举制度违背了传统的伦理

10、道德C.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 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答案】A【解析】注意材料信息“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10.“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答案】D【解析】本题考

11、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将传统时代政治体制的弊端归根于君主专制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君主专制存在两千余年的条件是复杂的和特定的,材料主要强调君主专制制度有其客观存在的条件性,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强调君主专制的根深蒂固,只是在强调其存在的原因,排除B项;C项与材料“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D项。【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存在的条件【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考生

12、对历史研究的理解。重点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基本的史观、史法。11.希腊简史中写道:“所有这些城邦的共同之处是,在各城邦之间的关系上,城邦是独立自主的。城邦对城邦都划定了边界,可以宣战或议和,互派大使,签订条约,缔结同盟。-这就赋予了希腊历史的特殊重要性。”由此可见,古希腊的社会状况是A. 城市兴起B. 列国分立C. 海洋文明D. 战乱频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是强调古希腊的小国寡民、邦国林立或者列国林立,而不是强调城市兴起、海洋文明 以及战乱频繁,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13、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的社会状况12.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 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 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 平民中不再有债权D. 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答案】D【解析】任何一场战争(斗争),实力都是起根本性的,至于历史上偶尔的“以少胜多”也是有众多其他因素制约的,另外要注意“少”并代表实力小。至于到本题,B项是典型的英雄史观,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作为的确对历史有推动或倒退的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A项错误,平民尚未进行暴力斗争;C项说法错误,废除了债务奴役制,并未消除债权。考点: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点评:雅

14、典三面环海,适宜对外贸易,壮大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有利于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同时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力量的壮大,有助于平民反对贵族力量的增强,因此平民在反对贵族斗争中不断的取得胜利。13.伯里克利指出:“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雅典人“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应该是在哪一机构A. “公民大会”B. “五百人会议”C. “陪审法庭”D. 十将军委员会【答案】A【解析】【详解】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故A正确;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

15、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陪审法庭是雅典的司法机构,十将军委员会是雅典的军事机构,BCD不符合题意,排除。1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哪一改革的评价A. 梭伦改革B. 克利斯提尼改革C. 伯里克利改革D. 议事会改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说明这项改革制度使有产阶级权力增加,传统的氏族贵族权力受到遏制,联系所学,应该是梭伦的政治改革:按照财产划分社会等级,并分配政治权力,所以答案为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制梭伦改革15.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都曾缔造过辉煌的文明,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三者在政治体制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下列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 自然地理因素对古代政治文明的方向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