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573936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作者:丰乐小学 罗月华【内容摘要】在人类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事物都在向前发展,人的进步是最为明显,教育的对象是人,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也在改革,我经历了从灌输式到启发式,再到今天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变革,总之就是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学生,有一句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四处学习,努力探索,勇于实践,现在终于在实践中整理出课改的一些策略,那就是要学会设计和运用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是一个盲点,许多教师不知从何入手,为了设计导学案,并将付诸于实践,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实践,终于摸索出了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

2、一套方法,浅议见下:关键词:导学案 设计 运用一、导学案的设计1、导学案与教案的异同导学案不等同于教案,教案是老师上课用的,导学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它的使用者是老师和学生,它分为导学目标和导学过程两大环节,导学目标是每一节课师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必须具体化,不能笼统,而且要学会分解,比如,以前的小学语文教案将每一篇课文的目标都统统列出来,具体哪一节课要完成哪一个目标没有明确规定,而导学案则不同,每一节课必须根据实际设定出自己的目标。导学案的导学过程也与教案的教学过程不一样,教案的教学过程的扮演者都是老师,而导学案的扮演者是学生和老师,并且大部分是由学生来完成。2、设计导学案应注意的事项导学案不是

3、教案,不能教案化,也不能习题化。设计导学案不能将教师的的课堂语言再现其上,需要老师去吃透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去精心设计问题和设置课堂活动过程,将问题呈现出来,重要的是要有交流探讨价值,而且针对性要强。3、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导学目标,二是导学过程。重点是导学过程的设计,导学过程包括四个环节,一是学生的自学环节(独学),二是小组合作学习(对学与群学),三是展示交流与评价环节,四是学习成果检测。其中在学生自学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这两个环节必须具体,四个环节呈现层层递进,都是围绕本节课的目标来进行,展示环节宜简不宜繁,只要能突破教学目标即可,学习成果检测环节也同样很重要,必须紧紧围绕本节

4、课的教学任务来设计,它不等同于一般的练习那么随意,不宜过多过深,更不能偏离本课的内容,要少而精,达到检测学生在本节课学习所得的目的,具体课例导学案设计如下:丰乐小学六(1)班语文导学案课题5 詹天佑课型自学探究所需课时2第1课时导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要挟、藐视、竣工、周密、轻蔑、勘测、控制、轰动、艰巨、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岔道、居庸关、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认读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体会詹天佑在接受任务时受到的重重压力。导学过程【学生自学

5、环节】1、我能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能认读。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要挟、藐视、竣工、周密、轻蔑、勘测、控制、轰动、艰巨、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岔道、居庸关、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2、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我知道下列词语的意思要挟- 竣工-藐视- 阻挠-3、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组合作学习】1、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谁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2、思考讨论: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是怎么做的?抓住相关的语句加以体会。(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

6、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2)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3)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4)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交流与展示】1、词语朗读和理解(一个小组)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一个小组)3、结合上面四句话体会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他又是怎么做的?(四个小组)【学习成果检测】1、我能将本课词语工整地抄写在下面横线

7、上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 ) ( )( )塞 ( )( ) 要 杆 ( )( ) ( )( ) ( )( )3、选词填空周密 精密 严密 秘密( )计算 ( )活动 ( )测量 ( )监视 主备人: 罗月华 小组: 学生: 二、导学案的运用处在课改中的老师,有的不但不会设计导学案,甚至都不会用别人设计的导学案去上课,比如我丰乐小学一些同级的老师,学科组长已将导学案设计出来了,叫其共享拿去上课,可是这一些老师都不知如何操作,说来也不奇怪,因为大部分老师都没有出去学习过,而且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已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根据我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将一些成功做法进

8、行了整理,并对老师们进行培训,反响相当不错,具体做法如下:1、低年级教学班导学案的使用一二年级的学生好动,而且识字不多,在考试的时候都是老师读一题做一题,因此导学案中的自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无法自己去完成,需要老师去监督完成。因此导学案不宜上课伊始就发给学生。由于低年级导学案的各个环节都很简单,需要教师记住导学案中设计的每一个步骤,通过老师口述一项内容,学生跟着完成一该项内容,相当于像做题一样,但值得强调的是,在这其间,老师只需口述训练项目,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独立或在小组中与同伴共同完成,教师只在其中巡视指导。一直到学习成果检测环节,才能将导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独立完成,而且是当

9、场完成,完成后老师要及时批阅,这样才能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2、中高年级教学班导学案的使用。中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却不同,他们识字多,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去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执教老师可以在上课伊始就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师生就按照导学案上的步骤共同去完成当堂课的学习任务,但这一种做法也还有一定的缺陷,在课堂上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是忽视了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本来可以在课外完成的事却拿到课内来完成,耽搁学习时间,学习效率不够高,训练点得不到加强。二是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听指挥,忙于完成自学成果检测项目,心思不放在新内容的学习,导致对新知识不掌握或掌握不牢。通过不同方式的实践,我认为最佳的做法是将导学案在头一天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要求去预习新知,这样第二天上课就节省了学生自学的时间,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就更加充沛,同时也让小组在全班交流展示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对新知识的掌握就会更牢固。总之,改革需要有一定的胆识,更需要精力去探索与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最后才能走向成功,工作才能得以全面铺开,就我们现在进行的课改,我认为主要抓好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只要教师们掌握了这两个环节的要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学生不仅得到“鱼”,更是得到了“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