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导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73774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导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案 作者: 日期:7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二册第50页51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二)能力目标:通过购物活动,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情感目标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孝敬老人等人文教育。教学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教学难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教材分析: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在对人民币的认识后,对人民币的更进一步的认识。本节

2、课的主要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二、进行简单的计算;三、知道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逐渐培养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在商场见到的物品价格虽然都是用小数来表示的,但一年级小学生毕竟年龄小,以前到商场关注的是买的物品,而不是价格,之前学习的都是整数,从没学习过小数,因此,认识用小数表示的物品的价格,掌握如何将两位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进行转换,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教法:为了达成以上的一些目标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一、创设有趣的、学生喜爱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在操作中完成进率的换算。进率的换算在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上通过不同的的付钱方法,深刻体会,这样的教学让说不清的关系,在操作讲解中得以内化。学生学了也不易忘记。三、人民币的计算离不购物。一年级的儿童虽然年龄小,但对于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是有的。在购物的过程中完成简单的加法计算。四、在这节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创设故事情境(配以课件演示故事情节):小白兔睡着时,家里着火了,他的好朋友雪孩子发现了,奋不顾身地冲进火

4、里,救出了小白兔。小白兔醒来后发现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没了,很伤心。维尼和跳跳虎听说了,立刻赶来了。跳跳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来帮助小兔,是多少呢?跳跳虎自豪地说:我有1元2角呢!你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钱吗?维尼说:办法可有很多啊!二、结合情境,自主学习:1、交流学习,解决问题:师:请学生从学具中拿出一样多的钱,(四人小组合作)并请学生汇报拿法及为什么。师:哪种最方便?那种最麻烦?为什么?出示1元2角=( )角,请学生分析为什么,板书过程。课件出示反过来的换算过程。2、我们解决了跳跳虎提出的问题,维尼不相信你们这么快就解决了难题,要出题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战吗?出示:27角=( )元( )角 3元2

5、角=( )角 (生独立做,指名汇报,集体订正)3、认识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1)跳跳虎拿着他的1元2角钱,想买点什么好呢?对了,就买点吃的吧!他走进了“爱心菜店”。(课件出示种类及价格)师模仿跳跳虎的语气说:“啊!有( )、有( )、有( )、还有(),这么多吃的。咦!这些是多少钱我看不懂啊!谁来帮帮我?”生观察这种价格表示方法在哪见过后独立思考这些数字代表什么,如没有学生认识,出示35.90元=35元9角,再请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讲解,请生汇报。如有少数学生认识请生教生,再请学的慢的学生汇报35.90元的意义。(2)师据学生汇报补充讲解这种表示方法的含义。(3)请生逐一汇报其余菜品的价钱。(4

6、)跳跳虎看见这么多的食品,不知道该买什么好?有谁能帮助他?引导生汇报、评价,尽量让学生说出所有的方案。5、简单的计算:(1)过渡谈话:跳跳虎抱着大家帮他挑好的食物高高兴兴地去找小兔子了!维尼可急了,他还没买好呀,买什么呢?对了,就文具吧!(2)课件出示“小小文具店”,请学生单个认认物品和价格。(3)请一对同桌帮维尼的忙,一人买一样,俩人合起来要花多少钱?生汇报计算方法,其余同学指正。三、实践活动,感悟数学:师:小朋友,你们想用手中钱去买一些礼物,送给小白兔吗?每46人一组,学生分组活动。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售货员,一名收银员、24名顾客;买东西时要讲文明、讲礼貌;最后评选出一个最棒的活动小组和最负

7、责的小组长。教师指导操作。四、拓展提高。师:大家都已经帮助过小白兔了,彭老师还没献出自己的爱心,我也表示一下吧。出示皮球、乒乓拍、羽毛球拍,请学生帮助购物。五、全课总结:1、问: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今天的哪部分?(生自由发言)2、,教师出示课题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并针对学生发言给予补充完善、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给予评价。同时进行德育渗透:小白兔在维尼、跳跳虎和我们全班小朋友的帮助下摆脱了困境,心情很愉快。大家的表现真棒。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生活中也能象今天这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六、课后延伸,体味数学:到商店去调查物品的价格,同时拿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两样物品,并做好记录。板

8、书设计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根据学生购物时的实际情况板书)课后反思:一、 我的收获。本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二课时,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人民币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了解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 我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帮维尼熊、跳跳虎换钱购物活动,把整节课编成了一个故事,把知识穿成了串,溶于故事中,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故事中学习身边的数学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力

9、图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1、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一年级学生争强好胜,乐于助人的特点,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我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

10、参与者这一理念。让学生通过摆、看、拿、想、说、换、比等形式,以及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3、突出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努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11、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二、不足之处:教师教学机智不太好。即对突发事件不能灵活自如的答辩。如在我设计的1元2角换钱活动中,学生有很多种换钱方法,当关键方法出现时,由于学生的想法还没汇报完,而时间又已来不及的时候,教师开始进入下一个环节,可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这个环节,造成此部分教学无序、凌乱。同时也暴露了老师备课时过低估计学生能力,过死局限学生思维。再如:当学生分组购物时,我感到时间不够,我就应该及时调整,取消拓展题,可我为了教学环节完整,而使购物活动有形无实。由此我想到了“厚积而薄发”的真正含义,在以后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课标,用理

12、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教学。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让学生充分体验后如何落实基础知识?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的探索、讨论、购物活动。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本节课没有相应的练习,只是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孩子们对人民币的减法计算到底掌握的怎么样我并不了解,按常规本节课并没有完成教学计划。这一现象不仅使我想到:现在的课中更要注重的是怎样让孩子们参与学习过程,如何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很少考虑知识点是否落实,怎样去落实。如果让学生停下探究的脚步参与练习,这恐怕不合适,我们让学生不停的去探究,而不管知识落实情况,可能也不恰当,那我们该怎么办?2、怎样做到既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又兼顾学困生?在本节课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开放,学生思维探究空间较大,学生(特别是中下等学生)感到无力下手,思考时不着边际。而一部分优等生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中下等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已经真正掌握关系和计算方法?如何将问题切细,分层进行探索,则又要考虑教师扶的过多,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特别是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如何把握介入的时机?如何更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些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实践。类别:公开课教案(定稿)及反思课题: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撰写人:彭春霞时间:2012-4-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