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73620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8.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内容(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v多媒体简单说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 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 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 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 式。 v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是使用文字、图形 、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信息来创作 一个交互式应用程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 的、集多媒体信息的多媒体程序创作。 一、课件制作前的构思和策划 v课件制作前需要构思和策划。在透彻了解教材和教学 内容,分析了教学对象和确立了教学目标后,就可以 开始 “列出大纲”、“编写脚本”的过程。一个简单 课件,可以不把大纲和脚本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但是一定要进行构思,形成腹稿。没有好的构思,不 可能有好创意

2、,也就没有好的课件。制作课件时,首 先要把注意力放在整体构架上,而后再具体考虑某张 幻灯片在整个课件中起什么作用、与其他幻灯片有什 么联系、用什么技术手段或媒体来达到教学目的。 二、课件制作中的处理方法 v文字是各种媒体中最基本的元素,使用文字时要注意 :传递正确的信息给学生,尽可能使信息简单、正确 、生动、和其他媒体互相配合表达信息;在一张幻灯 片表达一层意思。 v动画效果在课件中合理的使用,可大大增加课件的观 赏性和趣味性。但不是所有的对象都适合使用动画效 果。动画设置应适量、适当、适度,过量或过花哨的 动画效果往往使学生过分注意动画而忽视了主题。 二、课件制作中的处理方法 v图表、图片具

3、有高度的真实性和象征性,能更快的传 递信息和感情。好的图表、图片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 的注意、产生强烈的震撼力。使用图表、图片时要注 意的事项是:让媒体之间产生关联,所插入的图片不 能与讲课内容无关;不是每张幻灯片都需要图片;一 张幻灯片上的图片不能太多,以免混淆信息的主体。 v视频使用得当可以形象具体地诠释抽象的理论概念, 理解问题。 v课件上的文字内容就像在黑板上板书一样,不宜过多、过长 、过细、过繁、过杂、过乱;不宜多个问题共占一页;不宜 不留边距满屏显示;不宜同页文字字体字号过多过杂;不宜 标题过小正文偏大;不宜文字颜色多而零乱总而言之,主 题鲜明、详略得当、言简意赅、恰到好处。为了学生

4、便于课 后观看,一些大段文字,可以用特殊效果处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 充满活力诚信友爱 安定有序 公平正义 我们所要构 建的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 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 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 和实现。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 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 相处。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 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 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 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 全,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

5、良好,人民 群众安居乐业,社会 保持安定团结。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 良好。 示例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深刻地阐明 了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性质和定位, 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目标任务、工作原 则和重大部署。 示例2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 社会 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的深化,是我们党执 政理念的升华 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 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 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 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v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 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

6、 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并且论 证了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 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 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 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 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 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 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共产主 义社会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 ,指出了未来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把马克 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 ,逐步将其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 标和具体措施。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 展规律的要求,是党对马

7、克思主义关于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v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建设成 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 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 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进入新世 纪新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 不断变化的国内格局,党顺应历史发展 和时代变化的要求,在我国处于体制转 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正式提 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强 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 质属性”,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 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 括和谐社

8、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 由此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 ,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新 发展,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理论体系。 v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作为一个掌握全国政权并长 期执政的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 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 力,才能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 体现了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只有通过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广泛调动各方面 的积极性,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全 体人民能够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人与 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党执政为民 的目的和要求

9、才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 现。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方略的新认 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 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 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示例3 v在教材中政治领袖的言论和理论上的最新发展成果,可以采 用图文混排,突出重要观点。 毛泽东提出 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 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 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 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 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 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 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 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 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 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 示例1 v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10、,发展生产 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v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v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 v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v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 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 示例2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提出了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 指导方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 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示例3 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 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 社会是巩

11、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 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 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 在重要位置,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示例4 v一般情况下,主题词、文本正文最好不要设置动画效果(如 需设置也应尽量简单),而对正文的补充、解释或说明性的 文本可以设置简单的进入和退出效果。动画的进入和退出速 度应适中,不要太快或太慢。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 孔子说过“和为贵”,强调 的是现世的和谐、社会 的和谐,并将“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作 为理想人格的标准; 墨子提出过“兼相 爱”、“爱无差”的 理想社会方案 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

12、以及人 之幼”的社会状态。则强 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孟子公 孙丑下)。 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伟 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 国人(今山东曲阜人 )。 墨子(前480-前420)名 翟,墨家的创始人,相 传原是宋国人,后来长 期住在鲁国(今山东滕 州人),是我国古代著 名思想家和政治家,也 是一位卓有贡献的自然 科学家。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 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 前289年。他是继承和发展由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 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 世尊号亚圣。 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

13、角度对“小康社会 ”、“大同社会”的描述,反映了我国人民 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存在阶级 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设想是根 本无法实现的。 示例1 第二 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 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日本的崛起 欧洲的联合 强大的美国 衰落的苏联 (俄罗斯) 世界多极化的出现 示例2 三位一体 社会主 义经济 建设 政治 建设 文化建 设 四位一体 p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 体布局, p为适应这一变化,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目标和任务。 社会主 义经济 建设 社会 建设 政治 建设

14、 文化 建设 示例3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小康社会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国家主权、安全利益维护 示例4 v在教材中有许多状况的描述,可以把数字、比率制作成图表 、图形,也可以采集图像直观展示。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0 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7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第一 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城乡、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 很不平衡,人 口资源环境压 力加大。 “十五”城乡居民收入呈“剪刀式”增长 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

15、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 示例1 第一 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就业、社会保 障、收入分配 、教育、医疗 、住房、安全 生产、社会治 安等方面关系 群众切身利益 的问题比较突 出 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2.52倍 2004年1991年 1.86倍 东西部人均GDP 5.7倍 2004年1991年 2.7倍 浙江、贵州人均GDP 示例2 17.1% 15.7% 第一 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就业、社会保 障、收入分配 、教育、医疗 、住房、安全 生产、社会治 安等方面关系 群众切身利益

16、的问题比较突 出 消费者认为“霸王现象”突出的十大行业 霸王现象 87.6% 54.4% 51.3% 48.7% 38% 29.8% 22.5% 19.8% 电信 房地产 保险 电力 教育 医疗 银行 铁路 交通 超市 示例3 第一 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就业、社会保 障、收入分配 、教育、医疗 、住房、安全 生产、社会治 安等方面关系 群众切身利益 的问题比较突 出 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加剧,各种收入差距扩大 基尼系数 中国中国0.450.530.450.53 美日法英美日法英 0.30.30.40.4 1984年 0.260.26 20012001年年 0.4150.415 巴西、智利、墨西哥巴西、智利、墨西哥0.55 0.550.590.59 0.460.460.530.53 俄罗斯、新加坡俄罗斯、新加坡 20042004年年 0.530.53 示例4 第一 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就业、社会保 障、收入分配 、教育、医疗 、住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