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浅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7350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浅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浅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浅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课程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浅谈探究式教学是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教学活动形式,它是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前提,给学生提供假设、实验、观察、调查、表达、质疑、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学科课程的重要内容。这次新课改就重点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具体体验科学探究活动,能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一、激发探究兴趣,诱发探究动机 首先, 创设和谐民主教学氛围,激发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个和谐

2、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应和学生打成一片, 并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应与学生讨论并指导学生探究,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和他们一样也在从事探究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有一种亲近感,遇问题敢于提问、质疑,在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诱发了学生的探究动机。其次, 依据教学内容,巧设有趣的问题,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一个有兴趣的问题是最能引起人的思考和探究的,因为兴趣问题能引起人的注意,制造悬念 ,不自觉的引导人为解答悬念而进行探究,使学生在迫切的要求下进行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有趣问题能激发2学生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二、营造宽松气氛,培养探究意识 教师作为探究

3、教学的导师,其职责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他们去获取知识 ,发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积极地倡导并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多向交流,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养成探究意识的基础。例如,在讲“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教材上是先把广口瓶的容积分成五等份,然后再做实验,最后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的结论。但在实验前,有一位同学提出疑问:“老师,为什么做实验时我们一定要先把广口瓶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呢? 分成八等份、十等份不行吗?”这个问题的提出, 不就

4、是一个现成的探究题吗?于是高度赞扬了这位学生敢于怀疑, 敢于思考的精神,同时号召同学们先做分组实验,然后测量出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约占整个广口瓶的几分之几。同样的实验,只是略微改动一下,却使同学们对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他们的探究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又加以点拔,在这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和在这样问题的设置下,学生的神经得以放松,思维得以激活,个性得以张扬, 探究力得以有效培养。 三、创设学习情景,培养探究能力 不断创设疑问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辩是探究思维的原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多样化的情景来培养学生的探究人格,同时努3力培养学生的好

5、奇心和求知欲,使探究成为一种习惯。勇于创新探索的志向、科学顽强的毅力,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是探究人格的基本内涵。 四、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多种能力。 1、培养想像能力。想像力对于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产生联想。比如:讲到硬水的软化时,联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怎样除掉 ?烧水的锅炉为什么要经常清洗?如不及时清洗会有哪些后果?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联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后应如何处理?等等,联想让学生学会了知识的运用和迁移。 2、培养灵活能力。探究性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等。为了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在教学中可特别加入一题多解的训练内容, 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

6、、不同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这个实验: 把一个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氯化氢气体, 然后向罐内注入水, 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什么?一般学生只分析到氯化氢溶于水后罐内压强减小, 最后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这一个现象, 而忽视了容器本身“铝”与氯化氢水溶液(也就是盐酸) 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因此漏了“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的现象” 。 3、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精确系统地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实现探究的桥梁。为了培养学生这两方面能力,就要适当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 44、问题交给学生, 留下思考空间。对学生在探究中遇到的

7、疑难问题,教师不必急于解释, 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 要敢于放手,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要注意启发学生去发现新的问题, 引导他们找出与众不同的方法, 形成与众不同的思路。教师应坚持正面激励,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施方案, 自己去尝试、探索、观察、实践, 允许学生在探究中出现错误, 使学生在自由、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探究,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水平层次,探究环节可多可少;教师指导程度可强可弱; 活动场所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 探究的问题可来自于课本也可来源于生活。做一个探究型的教师是新教材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教师真正的探究起来,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探究能力。 总之,“ 探究式教学”不仅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更从教学主体的角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中和项目的设计中有更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探究性学习的归宿与追求,我们必须通过一次次的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