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有效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7348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下有效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下有效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下有效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程下有效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程下有效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有效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下有效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课程下有效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为人们议论和探索的焦点。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倡导全人教育,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在内容上,新课程淡化了“双基” ,精选了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了以前课程内容的繁、难、多、旧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语文教学主要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也就是说,让学生以最高效率取得最好的效果、获得最好的效益。课堂的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学生

2、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此看来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倡2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新课程理念,达到最大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

3、走向”素质教育” ,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由课程的复制者转换为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由“单一学科型教师”向“跨学科型”教师转变;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智慧的专一人员” 。面对着新课程,教师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 、 “齐步走”大运动量的

4、办法“孜孜乐教” ,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 ”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3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 。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

5、, “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 ,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 “随文成形,随课成形” ,可以是“启发式” 、 “自学式” 、 “讨论式” ,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 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

6、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进一步做好两个优化 41优化教学实施及反馈体系。 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一般包括教学实施和反馈两个相互

7、依存的过程,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针对这两个过程的不同特征,我们应分别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 中生做得好 好生做得巧”的分层次教学原则。应坚决摒弃“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教学情景,使全体学生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学全过程。2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的标准要多样化、多维化。 应试教育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

8、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三、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5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

9、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总之,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要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即导学、导问、导思、导法、导行,做一个学生学习的出色策划者、组织者,做一个导演。学生必须进行大量语言实践,这是老师的讲授哪怕是精讲所代替不了的,老师要为学生的这种实践多创造契机、提高效率。在新课程标准下,有效的语文教学是一个全新的工程。要寻求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广大语文界同仁的共同当然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