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版2020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备考训练几何初步 (3)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573168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版版2020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备考训练几何初步 (3)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师版版2020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备考训练几何初步 (3)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师版版2020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备考训练几何初步 (3)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师版版2020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备考训练几何初步 (3)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师版版2020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备考训练几何初步 (3)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版版2020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备考训练几何初步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版版2020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备考训练几何初步 (3)(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海淀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备考训练几何初步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2小题)1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B和AB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AABABBABABCABABD没有刻度尺,无法确定【分析】根据比较线段的长短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ABAB;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比较线段的长短2如图,将一个三角板60角的顶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12740,2的大小是()A2740B5740C5820D6220【分析】根据BAC60,12740,求出EAC的度数,再根据290EAC,即可求出2的度数【解答】解:BAC60,12740,E

2、AC3220,EAD90,290EAC903220574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关键是求出EAC的度数,是一道基础题3已知AB6,下面四个选项中能确定点C是线段AB中点的是()AAC+BC6BACBC3CBC3DAB2AC【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确定出点A、B、C三点共线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解答】解:A、AC+BC6,C不一定在线段AB中点的位置,不符合题意;B、ACBC3,点C是线段AB中点,符合题意;C、BC3,点C不一定是线段AB中点,不符合题意;D、AB2AC,点C不一定是线段AB中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要注意根据条件判断出A、

3、B、C三点是否共线4从图1的正方体上截去一个三棱锥,得到一个几何体,如图2从正面看图2的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BCD【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5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位置摆放,其中与一定互余的是()ABCD【分析】根据图形,结合互余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A、与不互余,故本选项错误;B、与不互余,故本选项错误;C、与互余,故本选项正确;D、与不互余,和互补,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余角和补角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理解能力6已知点A,B

4、,C在同一条直线上,若线段AB3,BC2,AC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A在线段BC上B点B在线段AC上C点C在线段AB上D点A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分析】依据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线段AB3,BC2,AC1,即可得到点C在线段AB上【解答】解:如图,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线段AB3,BC2,AC1,点A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故A错误;点B在线段AC延长线上,故B错误;点C在线段AB上,故C正确;点A在线段CB的反向延长线上,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判段点C的位置在线段AB上7由m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一个立体图形,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正

5、面和上面看它得到的平面图形,则m能取到的最大值是()A6B5C4D3【分析】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出最底层小正方体的个数及形状,从主视图可以看出每一层小正方体的层数和个数,从而算出总的个数【解答】解:由题中所给出的主视图知物体共两列,且左侧一列高一层,右侧一列最高两层;由俯视图可知左侧一行,右侧两行,于是,可确定左侧只有一个小正方体,而右侧可能是一行单层一行两层,出可能两行都是两层所以图中的小正方体最少4块,最多5块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如果掌握口诀“俯视图打地基,正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就更容易得到答案8从正面观察如

6、图的两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BCD【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答案【解答】解:从正面看左边是一个矩形,右边是一个正方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9将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得到图中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ABCD【分析】面动成体由题目中的图示可知:此圆台是直角梯形转成圆台的条件是:绕垂直于底的腰旋转【解答】解:A、是两个圆台,故A错误;B、上面小下面大,侧面是曲面,故B正确;C、是一个圆台,故C错误;D、下面小上面大侧面是曲面,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直角梯形转成圆台的条件:应绕垂直于底的腰旋转10西山隧道段是上

7、庄路南延工程的一部分,将穿越西山山脉,隧道全长约4km隧道贯通后,往来海淀山前山后地区较之前路程有望缩短一半,其主要依据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直线比曲线短D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解答【解答】解:西山隧道段是上庄路南延工程的一部分,将穿越西山山脉,隧道全长约4km隧道贯通后,往来海淀山前山后地区较之前路程有望缩短一半,其主要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是需要识记的内容11已知线段AB10cm,点C在直线AB上,且AC2cm,则线段BC的长为()A12 cmB8 cmC12 cm或8 cmD以上

8、均不对【分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1)点C在A、B中间时;(2)点C在点A的左边时;求出线段BC的长为多少即可【解答】解:(1)点C在A、B中间时,BCABAC1028(cm)(2)点C在点A的左边时,BCAB+AC10+212(cm)线段BC的长为12cm或8cm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12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B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0Ba+b0C|a|b|0Dab0【分析】根据图示,可得a0b,而且|a|b|,据此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图示,可得a0b,而且|a|b|,a0b,ab0

9、,选项A不正确; a0b,而且|a|b|,a+b0,选项B不正确,选项D正确; |a|b|,|a|b|0,选项C不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特征和应用,以及绝对值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a0b,而且|a|b|13已用点A、B、C、D、E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OB130BAOBDOECDOC与BOE互补DAOB与COD互余【分析】由题意得出AOB50,DOE40,DOC50,BOE130,得出DOC+BOE180即可【解答】解:AOB50,DOE40,DOC50,BOE130,DOC+BOE18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

10、;根据题意得出各个角的度数是关键14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点D是边AB上的一点已知ACB90,CDB90,则图中与A互余的角的个数是()A1B2C3D4【分析】根据图形和余角的概念解答即可【解答】解:ACB90,A+B90,CDB90,A+ACD90,A互余的角的个数是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掌握和为90度的两个角互为余角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AB是圆锥(如图1)底面的直径,P是圆锥的顶点,此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如图2所示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锥侧面经过PB上一点,最后回到A点若此蚂蚁所走的路线最短,那么M,N,S,T(M,N,S,T均在PB上)四个点中,它最有可能

11、经过的点是()AMBNCSDT【分析】根据圆锥画出侧面展开图,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它最有可能经过的点是N【解答】解:如图所示:根据圆锥侧面展开图,此蚂蚁所走的路线最短,那么M,N,S,T(M,N,S,T均在PB上)四个点中,它最有可能经过的点是N,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6如图,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变短,这样做的道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确定一条线段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故选:D【点评】本题考

12、查了线段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7从三个不同方向看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A圆柱B圆锥C棱锥D球【分析】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此几何体为柱体,根据俯视图是圆可判断出此几何体为圆柱【解答】解: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此几何体为柱体,俯视图是一个圆,此几何体为圆柱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利用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三视图里有两个相同可确定该几何体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由另一个视图确定其具体形状18已知线段AB6cm,若M是AB的三等分点,N是AM的中点,则线段MN的长度为()A1cmB2cmC1.5cmD1cm或2cm【分析】根据M是AB的三等分点,

13、可得AM的长,再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由线段AB6cm,若M是AB的三等分点,得AM2,或AM4当AM2cm时,由N是AM的中点,得MNAM21(cm);当AM4cm时,由N是AM的中点,得MNAM42(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三等分点的性质:M距A点近的三等分点,M距A点远的三等分点,以防漏掉19已知136,在下列四个角中,最可能和1互余的角为()ABCD【分析】根据余角的概念求出1的余角的度数,然后选出答案【解答】解:136,1的余角为:903654,与54最接近的角是C,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关键是掌握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20如图是用4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它应是下列图形中的(注意:方格大小一致)()ABCD【分析】从左面看到的三个正方形的排列情况解答【解答】解:从左面看,共有2列,左边一列是两个正方形,右边是一个正方形,且下齐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