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73166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3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金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1.“这家工厂创办于1866年,原是锻铁手工作坊,1869年,开始使用车床,转化为近代企业。”该工厂的创办者是A. 方举赞B. 陈启源C. 荣宗敬、荣德生D. 张謇【答案】A【解析】【详解】由19世纪中期创业,在重工业领域从 “锻铁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依据所学可知,正确答案是A项。陈启源创办的是机器缫丝,B项错误;荣氏兄弟和张謇实业救国是在19世纪末,经营的主要是面粉业、丝织等轻工业,C、D项错误。2

2、.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是在A. 土地改革时期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 大跃进时期D. 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B【解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开始改变我国工业化落后局面,故B正确;A是1952年;C是1958年;D是1978年以后。3.马克思说:“现在,工业上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的优势,所以殖民制度在当时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所说“现在”是指A. 新航路开辟以后B.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 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

3、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工业上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的优势”分析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带来的效果,故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以后是殖民扩张,故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故C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是信息科技,故D项错误。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名师点睛】社会政治思想领域:阶级结构:工业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意识: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

4、义兴起,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加快。(3)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4.七七事变之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广西有色金属、甘肃玉门油田,正如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先生所说“今日正应利用抗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并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备,成立很多研究室和实验工厂。材料中措施反映了A. 官僚资本迅速扩张B. 工业布局彻底改变C. 民族经济深受打击D. 战略资源有所保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抗日战争爆发后,西部地区兴办了很多厂矿企业,这些措施为持久抗战

5、奠定了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彻底改变不符合史实,排除;日本的侵略使民族经济深受打击,项与题干中的措施无关,故排除。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5.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牛耕砖画,这种耕作方式开始普及全国是A. 战国时期B. 西汉时期C. 东汉时期D. 盛唐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图片显示的是二牛抬杠耕作方式,西汉时期出现,B正确;战国时期是牛耕推广,A错误;东汉时期是一牛挽犁,C错误;隋唐时期是曲辕犁出现,错误。6.宋朝常常对农器、粮食、布帛等买卖免税,对民间小摊小贩零星细碎的日常生活品交易免税。

6、据此可知,宋代通过税收A. 抑制土地兼并B. 稳定社会秩序C. 促进租佃经营D. 集聚商业资本【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对于重大商品实行收税,对于民间生活交易品免征税收,主要是稳定基层社会秩序,B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商业,不是土地兼并,A错误;租佃经营属于农业土地方面,C错误;D中商业资本不符古代农业社会特点。7.张謇从“通州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的思想出发,于1895年冬开始筹办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后精心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这反映了A. 民族工业发展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B. 民族工业在甲午战后获得初步发展C. 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 个人努力程度决定民族工业发展

7、状况【答案】C【解析】“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等字眼意在强调实业救国思潮的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强调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而非强调民族工业在甲午战后获得初步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个人努力程度不能“决定”民族工业发展状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8.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A. 解放战争的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意味着我国基本上

8、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而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所以到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基本确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故选D;AB意味着我国迎来新民主主义社会,C只意味着我国确立起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故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1912年民国政府颁行商业注册章程,减免了清朝规定的注册费用,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该措施意图是A. 保护私有财产B. 鼓励创办实业C. 恢复市场秩序D. 巩固新生政权【答案】C【解析】【详解】由注册“减免”了费用,更多“自由”,可知C项正确,因为只是在注册环节减少

9、费用和手续,所以A项错误;因为只在商业注册,并非”实业,B项错误;这些措施虽有利政权巩固,但并不是针对政治的不安定因素,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10.下图是云南出土的战国时期滇同王侯贵族所用的铜扣饰,这两枚铜扣饰中,前者镶嵌宝石和玛瑙,后者运用鎏金、金银错技法。这表明战国时期的铜扣饰A. 技术高超B. 数量庞大C. 分工细致D. 种类丰富【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前者镶嵌宝石和玛瑙,后者运用鎏金、金银错技法”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高超,A选项符合题意。数量庞大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分工细致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种类丰富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11.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

10、展。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符合中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B. 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C. 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政治管理权限D. 标志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特区到开放城市再到省会城市、沿边城市的开放,材料的主旨正是体现了中国的渐进式开放战略,而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等三个选项均不能从整体

11、上、全面上去揭示出材料主旨的,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12.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 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B. 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C. 实质是外国资本家在华创办的企业D. 属于近代的民族工业【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属于近代民族工业,D选项符合题意。继昌隆缫丝厂采用机器生产,没有沿用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A选项排除

12、。“行销欧美两洲”说明缫丝厂产品主要面向国外市场,B选项排除。继昌隆缫丝厂是侨商陈启源创办的民族企业,不是由外国资本家创办的企业,C选项排除。13.新中国资本短缺,而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较低。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却从突破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入手,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工业化次序和工业化方式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由此可推断出A. 计划体制违背了经济规律B. 政治环境影响中国建设方式C. 新中国工业化的成本太高D. 新中国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主要阐述的是新中国的建设方式,并没有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阐释,故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重工业

13、优先发展”,没有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这是当时政治环境所影响的结果,故选B;材料没有对新中国工业化的成本太高进行阐释,排除C;优先发展重工业是适合当时我国国情的,而不是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排除D。14.据史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中的“渠”指的是A. 郑国渠B. 灵渠C. 都江堰D. “井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蜀守”、“成都”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都江堰。故选C。A项是在关中地区; B项是在广西地区;D项是在新疆地区。考点: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点评:此题考查是灌溉工具的发展情况。除了掌握灌溉工具以外,生产工

14、具的发展演变的情况也需要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精耕细作。其中,生产工具的进步是实现精耕细作的前提。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西汉时期出现犁壁,和耧播技术,到了唐代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等,都推动了农业产量的提高。15.“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下列观点符合材料的是A. 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B. 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C. 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D. 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

15、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准确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依赖于整个世界”可知作者认为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选项A、B、C表述错误,排除。所以D项符合题意。考点:走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6.下表据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统计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它反映了A. 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B. 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产量逐渐减少C. 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D. 19世纪初中国制造业水平世界领先【答案】A【解析】【详解】从表格信息看出,1860年前后,中国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中国缺乏技术创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优势缩小,是因为英国在向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的过程中没有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发明,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快速增长,主要是美国积极进行技术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