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卷·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验含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71422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卷·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验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卷·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验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卷·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验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卷·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验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卷·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验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卷·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验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卷·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验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卷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测验含答案9 / 9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化学卷2012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2012.01)含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27.铝是一种“年轻”的金属:1886年以后才被大规模冶炼和使用。铝元素

2、的元素符号是A、Al B、al C、Ag D、Cl28.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洗净晾干 B、葡萄、糖等混合均匀 C、葡萄发酵 D、过滤得葡萄酒29.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香水B、“雪碧”汽水C、碘酒D、牛奶30.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空气 B、液氧 C、酒精(C2H6O) D、水31.研究表明,口腔唾液中含钙、磷、氟等,可增强牙齿抗酸能力。这里的“钙”、“磷”、“氟”是指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32.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汞时发现有红色的氧化汞(HgO)出现,HgO中Hg的化合价是A、-2 B、-1 C、+2 D、+133.实验测得某些溶

3、液的pH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稀硝酸 B、硼酸 C、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34.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3CO+Fe2O32Fe+3C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A、CO B、Fe2O3 C、Fe D、CO235.化学反应2R+5O24CO2+2H2O中,R的化学式是A.C2H4 B.C2H2 C.C2H4O2 D.C2H636.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uSO45H2O CuSO4 +5H2O B、3H2+Fe2O32Fe +3H2OC、2H2+O22H2O D、HCl+KOHKCl+H2O37.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4个氮原子:N4 B、氦气:He C、氧化钠:NaO D、氧化铁:FeO38.

4、过滤操作不需要的仪器是A、铁架台 B、烧杯 C、蒸发皿 D、漏斗39.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语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S+O2SO2 B、H2O2 H2+O2C、CaCO3CaO+CO2 D、Mg+CO2MgO + C40.右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 B、此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C、1mol这种物质中含有2mol氧 D、该物质中元素以游离态存在41.实验离不开仔细的观察和记录,下列记录准确的是A、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B、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酚酞,氢氧化钙变红C、加热已通入二氧化碳的红色石蕊试

5、液,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紫色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3.右图是金刚石、石墨、富勒烯(C60)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种物质性质相同B、三种物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C、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金刚石 石墨 富勒烯44.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固体的分子或原子是静止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C、物质体积膨胀是分子变大的结果 D、分子由原子构成4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恰当的是A、生石灰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B、活性炭放入冰箱可去除异味C、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制成各种彩灯D、

6、硫酸铜加入某酒精样品中可检验该样品是否纯净46. 右图中“”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代表相连的两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物质,请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一定是一氧化碳 B、乙一定不是二氧化碳 C、丙可能是碳或二氧化碳 D、丁可能是碳或氧气七、填空题(共19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47. 今年是“国际化学年”,化学帮助我们从认识身边的物质开始认识世界。 空气与我们密不可分,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1) (填化学式)。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是(2) ,化学研究者建议用碱性物质吸收二氧化硫以

7、减少其排放。 二氧化碳被认为是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海洋封存二氧化碳,其中一个办法是将其固体沉入海底。二氧化碳固体俗称(3)。 水被称为生命之源,右图实验能确定水的元素组成,a试管中的气体是(4) 。 醋酸是生活中的常用物质,不仅可做调味剂,也可用于除去水垢。醋酸(C2H4O2)由(5)种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6),0.5mol C2H4O2中约含有(7)个氢原子。ba- + 48. 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人类的生产、生活、动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氧气。 实验室用如图1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8) ,该反应中的催化剂是(9) 。可以用图中所

8、示的方法收集氧气,这是因为氧气(10) 。 将氧气通入如图2所示的装置,实验中观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则进入装置B的气体一定含有(11) 。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2) 。49.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3) g/100g水。 2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较大的是(14) 。 10时,向50 g水中加入x g硝酸钾,可以形成饱和溶液,则x应为(15) 。 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己达到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中的主要物质是(16),下列关于剩余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17) 。只含氯化钠,且氯化钠

9、达到饱和只含硝酸钾,且硝酸钾达到饱和两者都有,但只有氯化钠达到饱和两者都有,且两者都达到饱和八、简答题(共21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50.某班级同学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的选择,实验内容和现象记录如下实验步骤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迅速停止产生气泡,速率迅速减慢,反应几乎停止。产生气泡,反应持续时间较长分析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无法持续产生CO2(1)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 (2) 。【实验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如图1所示是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气体发生装置的适用范围是(3) ,集气

10、瓶中导管应处的位置是(4) (填“a”或“b”)。 图二中,能够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5) 。 该发生装置不具有启普发生装置的原理,理由是(6). 不能控制反应的. 不能控制反应的停止 .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实验三】计算实验室使用的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足量的盐酸与12 g块状大理石反应,得到0.1mol二氧化碳(杂质不参加反应)。 求块状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7) (精确到0.1%)。51.如图A所示是用白磷(着火点为40)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其中细玻璃管的底端刚好与白磷接触。实验步骤现象将装置A放在 (8)

11、(填仪器名称)上称量。示数为158.4 g。取下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细玻璃管下端至红热,迅速塞紧锥形瓶并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 (9) ,并放出热量,气球膨胀。冷却至室温如图B所示,再次称量装置气球变瘪,质量为158.4 g 仪器a的名称是(10)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11),由上述实验知,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12) 。用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两次称量质量不变的原因(13) 。 另一名同学在其实验结束后发现第二次称量的质量减小了,可能的原因是(14) 。.白磷的量不足 .白磷过量 .反应中气球膨胀了 .装置密闭性不好 反应结束时(如图B所示),气球变瘪的原因是(15

12、) 。 拓展实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验证石墨的元素组成。实验步骤:称量m1 g石墨;放入盛有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引燃;反应结束后,用足量的m2 g石灰水吸收生成的气体(吸收完全);称量石灰水的质量变为m3 g;数据分析:根据(16) 可知石墨中含有碳元素;根据(17) 可知石墨中只含有碳元素。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六、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ACDDBCDBBABCABCCADDD七、填空题(共19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1分)47.(1)N2;(2)酸雨;(3)干冰;(4)H2;(5)3;(6)1:2:1;(7)1.

13、204102448.(8)2KClO32KCl+3O2;(9)MnO2(10)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1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每种物质1分,共2分);(12)CO2+Ca(OH)2CaCO3+H2O;49.(13)20;(14)氯化钠;(15)10(2分,“”1分,“10”1分);(16)硝酸钾;(17)八、简答题(共21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1分)50.(1)速率适中(持续产生二氧化碳),便于收集气体(2)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3)常温、固液反应;(4)a(5)(6)解:设12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gCaCO3+2HClCaCl2+H2O+CO2(1分)(1分)X=0.1(mo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