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7116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摘要:本文针对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立足于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浅谈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 理念;关系; 意识;能力 课程改革已经几年的时间了,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想顺利地完成新的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应该加强教学的改革, 如何在新标准下创造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的问题。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创造能力的

2、发展。如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难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而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首先应当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引导,教师普遍认为, 教学的关键在于知识的传授与训练,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的过程,且技能的训练是重中之中。因此,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的提法被广大中小学教师奉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加2以贯彻与实施。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确实培养出不少的高分生, 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也逐步的暴露出来。人们逐渐感觉到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能考出些高分

3、,却不能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基础教育。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当改革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不应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而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引导者。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就设计好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学程序,这在新课程中是行不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启迪、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善于把书本知识与自身体验结合起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填鸭、灌输式教学,倡导互动式教学。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前主

4、席焦塞姆说:“最好的老师,是让学生知道他们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能着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失败与错误,逐步走向正确, 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教师可通过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要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形成“参与 体验 内化- 外延”的“科学探3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努力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 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精神。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使用各种不同的

5、教学手段与方法,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和积极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潜能的开发。 三、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善于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地去分析思考,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撞击学生的创造灵感,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实验时,把握学生设计实验环节和选择实验仪器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时机。有些学生把课本上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

6、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在步骤上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等等,我们要对学生肯动脑筋应给予表扬。对学生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给予肯定,让学生充分讨论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是否可取,学生通过分析后得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杯壁还粘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盐水的体积,会造成较大误差。鼓励学生最终找到减小误差的好办法。这个分析的过程,会占用一定的时间, 但是,学生在这个思考、分析、设计、否定、再思考、再设计、再评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方4位、广角度、多途径地去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