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 (长春火车站南广场)~北京大街~(人民广场) 北京大街站车站主体南侧上 部软弱地层区域加固方案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地铁一号线项目部 2013年8月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1、现场概况 北京大街站为地下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3m,车站宽度为 21.9m,有效站台长118m,车站全长157m车站主体覆土 6.6m~10m,为双层三跨拱顶直墙结构,采用一次扣拱暗挖逆 作法施工车站北端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北侧1号风道结构需 为盾构提供平移吊出条件,盾构机接收前作为车站暗挖主体施 工通道车站南端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车站附属结构包含2个 风道及4个出入口,连接乐府酒店的出入口预留后期施工条件, 1个紧急疏散通道,其中1、2、3号出入口、2个风道及紧急疏散 通道道路下方部分采用暗挖法施工,其余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外挂厅北侧通道为后期主体施工出土和运输的主要通道 北京大街站平面图 2、地质水文 1)工程地质情况 将本工程场地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 Q4ml)、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粘性土和砂土(Q2al+ql)、白垩纪泥岩 (K)三大类本基坑结构穿越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粘土、砂层、全风 化泥岩层、强风化泥岩层,基坑底板处于全风化泥岩层中。
土壤冻结深度:冬季最大土层冻结深度1.70m 抗震评价:本标段所在地处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 2)水文概况 现场勘查过程中,发现三层地下水,第一层为表层孔隙潜 水,第二层为浅层承压水,均属于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第 三层为岩石裂缝水,属碎屑岩类裂隙水,现分述如下: 第一层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浅,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3.3-3.9m( 高程208.71-215.4m),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粘土地层中,含水层 水平、垂直向渗透性差异较小地面主要含水介质颗粒较细, 水力坡度小,地下水径流缓慢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 地表水入渗,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和微弱的径流排泄,并向下 越流补给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总体坡度一致,主要 流向北,其地下水具有明显的丰、枯水期变化,丰水期水位上 升,枯水期水位下降,多年变化平均值1.50m 第二层地下水以第②4层粘土为相对隔水顶板,第③1层全 风化泥岩为相对底板含水层主要为②6层粗砂,为本区的主要 含水层其主要接受上层潜水的渗透补给,与上层潜水水力联 系紧密,排泄方式主要为相对含水层中的径流形式及人工开采 该层地下水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小,承压水头为2.8-4.2m 第三层岩石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为全、强、中风化泥质砂岩,无 稳定水位,含水层顶部为砂层。
主要接受侧向的径流补给,排 泄方式主要为相对含水层中的径流形式 3 )管线及建筑物情况 车站主体及4号出入口横通道上方及周边范围存在2条燃气 管线、2条给水管线、DN800雨污合流管及DN600雨污合流管, DN800雨污合流管已改移,改移后DN800管线从外挂设备厅西 侧穿过,DN600雨污合流管为不流通管,管内积水已被抽出干 净;周边建筑物乐福大酒店具体信息见以下图表: 管线与建筑物分部情况表 管线与建筑物分部情况表 管线及建筑物情况分布图 第二部分 现场情况 1、施工管棚时软弱地层段情况 管棚于2013年5月8日开始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管棚 反水水样明显发黑,并伴有明显的臭味,为地下污水的明显特 征,推断该土层明显变软,属于富水层,由于主体上方DN800 污水管长期渗漏对已有土层浸泡所致其中出水点1范围内管棚 钻进到35-38米时管棚口出现污水,该段之后土质偏软;出水点 2范围内管棚钻进到25-35米时出现污水,该段之后土质相对最 软;出水点3范围内管棚钻进到25-35米时出现污水,该段之后 土质偏软 具体情况见下图: 地质状况 4号出入口横通道进南侧主体剖面图 地质状况 北京大街站主体纵剖面图(红色为DN800雨污合流管) 地质状况 北京大街站软弱地层平面图 管棚掘进及反出污水照片 2、地质详勘报告 2013年6月24日~6月25日,由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对北京大街站车站主体南侧上部软弱区域进行了详勘,本次勘察共布 设勘察点36个,孔深7.00~9.80m,共进尺288.00m,共取土样14件 ,标准贯入试验27次,水样两件,勘探面积约74.3m*19.2m,其中富 水区域面积约794㎡。
详勘报告地层为回填土,回填土含水量高,现场 水为地下污水,主要为勘察区域南段DN800地下污水管线渗漏所致 场地内回填土成分较复杂,力学性质及自稳性很差,并且透水性好, 遇水后强度降低明显,在水的流动作用下发生土内细颗粒流失,产生 失稳坍塌造成事故;并且本场地内存在DN800污水管线漏水,管线漏 水形成富水区和漏水洞穴,导洞开挖容易造成地面塌陷目前,车站 主体导洞向南侧方向上导洞已开挖5米 管棚掘进及反出污水照片 勘探过程中软弱地层取样照片 地质状况 北京大街站主体南侧上部含水层分布范围 地质状况 工程地质剖面图1-1 地质状况 工程地质剖面图2-2 地质状况 工程地质剖面图3-3 地质状况 工程地质剖面图4-4 第三部分 施工措施 1、调查软弱地层是否有补给水源 经过调查发现无补给源北京大街站上方的DN800雨污合流管 已经改移,改移后DN800雨污河流管线从外挂设备厅西侧穿过且不经 过4号出入口横通道及南侧主体上方,并把DN800管线两端的出口已 封堵;DN600雨污合流管为不流通管,管内积水已被抽除干净 见图: 2、对含水量大的土层采取的措施 具体措施为在距离地层软弱区2米范围内打设超前探测管,探测 掌子面前方地层情况,探测管采用DN32水煤气管,导管长度5米,小 导管管壁上交错钻眼。
3、软弱地层采取加固地层措施 1 )地面双重管加固注浆 由于注浆区域位于人民大街主干道,注浆施工不具备施工条件 2 )洞内双重管注浆加固地层 (1)总体施工方案、顺序和流程 施工中在导洞内沿轮廓线布置注浆位置,间距为800mm,注浆长度 一循环为15米,两个循环重叠段2米,共分为四个循环 2、洞内采取措施 1)背后回填注浆 每层导洞开挖后及时对1、3号导洞拱顶进行回填注浆, 保证围岩与结构无缝隙 2)6、9号导洞处于夹泥砂层中,为了保证开挖安全,减小 开挖过程中地面沉降值,在边墙格栅增加了节点板,采用台 阶法开挖,及时支护封闭同时在边墙每榀打设小导管注水 泥-水玻璃双液浆,导管竖向间距30cm,每组孔位打设2根小 导管,角度为25°及45°,小导管长度2m保证导洞边墙开 挖安全 洞内双重管注浆平面图 (2) 双重管注浆施工流程 (3)双重管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注浆前安排好各种材料堆放区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前进行试运转, 确定无故障后,运至施工现场,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正式开工 2)放线布孔 沿断面的开挖轮廓线划分注浆区域(深孔注浆孔位布置图),断面 设置41个注浆区域,每个区域内7个孔位,每个孔的长度及钻进角度如下 图所示(拱顶布孔参数图),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此图进行钻孔,由技术 人员根据管棚位置确定放出现场注浆区域的坐标,严格控制方向及钻进 。
3)钻机就位 在距隧道下台阶3米处搭设放置钻机平台,平台必须牢固平稳,保 证钻机移动灵活使钻杆水平高度距孔位0.8~1.2米对孔位时,应在 测量人员控制下进行,钻机按指定位置就位,并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 调整钻杆的所需角度对准孔位后,钻机不得移位,大小臂也不得随意 起降 4)浆液配制 WSS注浆浆液分AB液和AC液,均为双液浆各自乘放在单独的容 器内待用,容器不能混用,以免影响浆液的纯度严格按设计配合比配 制浆液,浆液配制完成后必须先检查凝固时间的可靠性,一般控制在30s ~60s,A液、B液、C液的组成如下表所示 A液、B液、C液成份表 5)钻孔、回抽钻杆及注浆 钻孔时必须按布孔图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钻杆角度和钻进深 度,当钻至设计深度后,开始进行阶梯式回抽钻杆,一般以回抽50cm为 一个步距,注浆半径为0.5m然后进行注浆,一般注浆量为15~ 20L/min,在特殊的注浆场合,可以根据需要,将注浆量调至10 L/min, 为加强注浆效果,可间隔注入AB液和AC液 注浆时需调整注浆压力,一定要控制在0.3~0.5MPa之间,达到水平 渗透效果,压力过大可能使浆液外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造成隧 道变形,更甚者将波及地表建筑物。
注浆公式:Q=πR²Lnαβ 其中:Q----总注浆量,m3; R----浆液扩散半径,m; L=注浆管长,m; n----孔隙率,%;(40%-50%) α----浆液填充系数(0.7-0.9) β----注浆材料损耗系数(1.1-1.2) 经计算,每个循环单个注浆区域内注浆量为23.5m³,总 体全部注浆量为3726.7m³待完全抽出后,封堵孔口,注浆 结束 6)施工注意事项 1、注浆前应对隧道开挖断面进行封堵挂好双层钢筋网片,喷射砼封闭 ,喷射砼强度达到要求后可进行隧道内注浆施工操作 2、注浆前的准备工作相当重要,设备的摆放、积水坑的位置要慎重考虑 ,否则施工难度很大 3、浆液配制的工人一定要有丰富的经验,否则不仅影响注浆效果,而且 造成资源的浪费 4、与注浆导洞相邻导洞内的掌子面不能超过注浆导洞,以免造成巨大的 压力将中隔壁挤压变形 5、注浆时,应严格按照顺序分布进行施工当压力突然上升或从孔壁、 地面溢浆时,应立即停止注浆每段注浆量应严格设计进行,跑浆时, 应采取措施确保注浆量满足设计要求 6、在DN800雨污河流管下注浆时注意控制打设角度,严格控制注浆管高 度,严禁触碰DN800管线;安排专人观察DN800管线是否有浆液溢出, 若有溢出时及时联系洞内停止注浆。
7、在注浆过程中安排专人巡查降水井,若降水井内抽出水泥浆时,立 即停止洞内注浆若发现地面冒浆或裂缝,立即停止洞内注浆 第四部分 安全措施 1、安全管理体系 1)安全方针 我们的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安全目标 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为: 1.杜绝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机械事故、火灾事故; 2.无职业病、无食物中毒; 3.无地下管线破坏事故; 4.总目标:无死亡、火灾、塌方及其它因施工引起的工程事故,杜绝重 伤事故,轻负伤率10‰以下 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本项目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生产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由项目经理、安全 总监、项目总工、专职安检工程师组成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运转 有效的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各工作岗位和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确保施 工生产安全进行 2、安全保证体系 依据CB/T28001-2001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本工程的安全保证体系,确保安全工 作制度化、程序化,从而实现全面的系统控制 3、安全检查制度 (1)项目部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要组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 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工区每旬组织一次。
(2)加强安全检查的组织领导,每次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领导干部必 须亲自挂帅,并由有关人员组成检查领导小组,针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 实际问题制定具体计划,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做好宣传动员, 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检查 (3)安全生产检查时作到自查与互查结合,上下结合的方法,横向到边 、竖向到底,不留死角,做到边检查、边整改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 有交待 4、 施工现场、消防、机械、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时应在竖井四周设防护栏,并在夜间设警示灯 2)施工现场及作业面必须装有视频监控设备,并保证视频监控设备运转 正常 3)由于导洞集中在横通道侧壁开洞,应力转换集中,开挖前马头门部位 要严格注浆在施工中应密切注意井壁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封闭 4)严禁向竖井内抛扔杂物,抓斗下严禁站人,进入施工场地必须正确佩 带安全帽 5)建立健全“三工”制度,上班前对本工班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教育,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工中认真进行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