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月考试题-综合考练(9)(人教新课标)(附答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5697396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数学月考试题-综合考练(9)(人教新课标)(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数学月考试题-综合考练(9)(人教新课标)(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数学月考试题-综合考练(9)(人教新课标)(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数学月考试题-综合考练(9)(人教新课标)(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级上数学月考试题-综合考练(9)(人教新课标)(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数学月考试题-综合考练(9)(人教新课标)(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数学月考试题-综合考练(9)(人教新课标)(附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五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3)一、填空(19分,每空1分)1小明有60本书,比小华少X本,小华有本书2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0,这5个数中,最大的数是3(6,4)在平面图上表示第列第行的位置4两个一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56,这两个数分别是和5差是1的两个素数是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6根据“妈妈比钱惠大26岁”,填写下面的数量关系的年龄+26=的年龄的年龄26=的年龄7每件衣服a元,买8件同样的衣服要元8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36,这个数是,它的因数有9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商是8,且没有余数,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二、判断(

2、5分,每题1分)10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判断对错)11两个不同的素数的公因数只有1(判断对错)12数对(2,4)和数对(4,2)表示同一位置(判断对错)13有因数4的数一定有因数2(判断对错)14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判断对错)三、选择题(6分,每题1分,3题2分)15下面的式子中,不是方程的是()A1.8+X=11B4Y10C3X+9=111636是4和6的()A公因数B公倍数C最小公倍数17如果AB=9,(A、B都是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A.1 BA CBD.918解方程3X=9时,方程两边应都()A除以3B乘3C减319如果x+1

3、.5=7.5,那么1.5x=()A6B9C13.5D12四、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8分)20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7和624和86和159和3611和74和1021解方程(下行两题要验算)x+1.6=2.44.7x=23.5x0.15=6x0.17=0.1722根据题意,先列方程,再解答(1)10.1比一个数多2.15,求这个数(2)7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26,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第4个数是多少?23(1)用数对表示正方形四个顶点A、B、C、D的位置(2)在图上标出E(10,1),F(12,1),G(10,4),H(8,4),并顺次连结E、F、G、H、E 点围成的是什么图形?

4、五、解决问题(32分,每题4分)24两根木条分别长24米和30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几段?25用36朵红花和24朵黄花扎成花束,要求每束花里红花的朵数相同,黄花的朵数也相同,且所有的花正好分完而没有剩余最多可以扎多少束花?每束花中红花和黄花各有几朵?26小红带了20元钱买学习用品,她买了一枝钢笔用去6.8元,还剩多少元?(列方程解)27淮海影剧院共可坐1760人,平均每排坐44人,一共有多少排座位?(列方程解)28一箱苹果,10个10个数,多1个;8个8个数,也多1个这箱苹果最少有多少个?2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74米,一条腰长1.5米,

5、底边长多少米?(列方程解)30暑假期间,小明和小芳都去图书馆借书,小明每隔4天借一次,小芳每隔5天借一次.7月5日两人第一次在图书馆见面,几月几日他们会第二次相遇呢?31一块平行四边形地的面积是126平方米,如果它的底是30米,那么它的高是多少米?(列方程解)2015-2016学年新人教版五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19分,每空1分)1小明有60本书,比小华少X本,小华有(60+X)本书【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明有60本书,比小华少X本,小红就比小明多X本,用小明的本数加X就是小华的本数,据此代入字母和数即可解答【解答】解:小华有60+X(本)

6、故答案为:(60+X)2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0,这5个数中,最大的数是20【考点】自然数的认识【分析】根据自然数的意义知道,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所以用905求出5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5个数中的中间的数,然后用中间的数加上2即可求出最大的数据此解答【解答】解:905=18,18+2=20,答:这5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20故答案为:203(6,4)在平面图上表示第6列第4行的位置【考点】数对与位置【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可知:数对(6,4)在平面图上表示第6列第4行故答案为:6,44两个一位数的最大公因

7、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56,这两个数分别是7和8【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说明这两个数是互质数,然后把56进行分解,找出符合题意的即可【解答】解:56=78=282=144=561因为这两个数都是一位数,所以28和2,14和4,1和56不符合题目要求,舍去所以这两个数是7和8故答案为:7,85差是1的两个素数是2和3,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6【考点】合数与质数;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质数中除了最小的质数2之外,所有的质数都为奇数而自然数中每相邻的两个奇数都相差2即

8、质数中,除了2之外任意两个质数的差最小为2所以差是1的两个质数是只有2与3,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6【解答】解:质数中除了最小的质数2之外,任意两个质数的差最小为2所以差是1的两个质数是只有2与3,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6故答案为:2,3,1,66根据“妈妈比钱惠大26岁”,填写下面的数量关系钱惠的年龄+26=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年龄26=钱惠的年龄【考点】等量关系与方程【分析】由“妈妈比钱惠大26岁”,可以得出钱惠的年龄+26=妈妈的年龄,进一步适当变形得出妈妈的年龄26=钱惠的年龄【解答】解:钱惠的年龄+26=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年龄26=钱惠的年龄故答案为:钱惠,妈妈;

9、妈妈,钱惠7每件衣服a元,买8件同样的衣服要8a元【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即可表示总价是8a元【解答】解:a8=8a(元),答:买8件同样的衣服要8a元故答案为:8a8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36,这个数是36,它的因数有1、2、3、4、6、9、12、18、36【考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分析】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再依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解答即可【解答】解:一个数的因数最大是36,这个数是36,它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故答案为:36,1、2、3、4、6、9、12、18、369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商

10、是8,且没有余数,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如果整数A除以整数B,商是8,且没有余数,说明A是B的整数倍,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整数A除以整数B,商是8,且没有余数,可知A是B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故答案为:B,A二、判断(5分,每题1分)10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判断对错)【考点】方程的意义【分析】根据方程的概念,首先是等式,再就是含有未知数,举例

11、子进一步说明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例如4x+6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4+5=9是等式,可它们都不是方程,而5+x=9就是方程故答案为:错误11两个不同的素数的公因数只有1(判断对错)【考点】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合数与质数【分析】根据质数和互质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是叫做互质数由此解答【解答】解:根据质数和互质数的意义得,两个不同质数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两个不同的素数的公因数只有1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2数对(2,4)和数对(4,2)表示同一位置(判断对错)【考点】数对与位置【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

12、,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数对(2,4)表示的点在第2列,第4行,而数对(4,2)表的点在第4列,第2行,两点所表示的位置不同【解答】解:数对(2,4)和数对(4,2)表示同一位置是错误的因为数对(2,4)表示的点在第2列,第4行,而数对(4,2)表的点在第4列,第2行,两点所表示的位置不同故答案为:13有因数4的数一定有因数2(判断对错)【考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分析】一个数有因数4,说明这个数是4的倍数,因为4是2的倍数,所以这个数也一定是2的倍数,即这个数就一定有因数2;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一个数是4的倍数,4是2的倍数,所以这个数也一定是2的倍数,即这个数就一定有因数2;所以有因数

13、4的数,一定有因数2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4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判断对错)【考点】等式的意义【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知: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解答】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需要限制相同的这个数,必须得0除外,因为0做除数无意义;故答案为:三、选择题(6分,每题1分,3题2分)15下面的式子中,不是方程的是()A1.8+X=11B4Y10C3X+9=11【考点】方程的意义【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含有未知数;等式由此进行选择【解答】解:A、1.8+X=11,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了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B、4y10,虽然含有未知数,但它是不等式,不是方程;C、3X+9=11,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了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故选:B1636是4和6的()A公因数B公倍数C最小公倍数【考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析】先求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数,把4和6进行分解质因数,进而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即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6=23,4=22,6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23=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