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模拟试卷1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69699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模拟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模拟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模拟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模拟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模拟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模拟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模拟试卷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家论坛一级建造师考试铁路工程模拟试卷1单项选择题1、肋柱式锚杆挡土墙可根据地形采用单级或多级,每级墙高度不宜大于8m,具体高度可视地质和施工条件而定,总高度不宜大于( )原则。A、10mB、15mC、18mD、22m2、扩大基础施工分为开挖与模筑两大步序。基坑开挖可分为( )三种方法。A、全断面开挖、分段开挖和分层开挖B、无护壁基坑开挖、有护壁基坑开挖和围堰基坑开挖C、混凝土护壁基坑开挖、钢筋混凝土护壁基坑开挖和围堰基坑开挖D、混凝土护壁基坑开挖、钢筋混凝土护壁基坑开挖和钢护壁基坑开挖3、隧道施工中,作业环境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低于( )。A、10%B、20%C、30%D

2、、40%4、放坡开挖的基坑,基坑平面尺寸应按基础大小海边加宽( ),基础如有凹角,基坑仍应取直。A、0.20.4mB、0.20.5mC、0.30.5mD、0.30.6m5、施工测量实行( )。A、一级检查一级验收制B、一级检查二级验收制C、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D、二级检查二级验收制6、按铁路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由( )三部分及相关附件组成。A、协议书、通用条款、合同书B、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C、合同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D、协议书、合同书、专用条款7、铁路隧道工程衬砌使用的脚手架、工作平台、跳板、梯子等应安装牢固,不得有露头的钉子和穿梭出尖角,靠近运输道一侧应有足够的净空,以保证车辆

3、、行人安全通行,脚手架、工作平台上应搭设不低于( )的栏杆。A、0.8mB、1.0mC、1.2mD、1.4m8、边坡高度大于( )的软弱、松散岩质,宜采用分级开挖、分级支挡、分级防护和坡脚预加固措施。A、5mB、10mC、20mD、30m9、土袋围堰适用于水深( )的土。A、不大于2m、流速小于1.5m/s、河床为渗水性较大B、不大于2m、流速小于1.8m/s、河床为渗水性较大C、不大于3m、流速小于1.5m/s、河床为渗水性较小D、不大于3m、流速小于1.8m/s、河床为渗水性较小10、增建二线桥时要根据一、二线间距情况,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保证既有线行车安全,一般在两线间距在( ),开挖基坑可

4、采用排桩防护。A、4.5m以上而路堤又高于3m时B、4.5m以上而路堤又高于6m时C、2.5m以上而路堤又高于3m时D、2.5m以上而路堤又高于6m时11、热轧圆盘条、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和余热处理钢筋的质量评定方法中,极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的指标中,当有一个项目不合格时,( ),则该批钢筋应判为不合格。A、取3倍数量对该项目复检,当仍有2根不合格时B、取3倍数量对该项目复检,当仍有1根不合格时C、取2倍数量对该项目复检,当仍有2根不合格时D、取2倍数量对该项目复检,当仍有l根不合格时12、架梁前,应检查桥头填土和线路质量,确定压道加固办法和有关事项。架桥机组装后的走行

5、地段线路必须( )。A、坡度不大于1%B、铺设混凝土轨枕C、行走平稳D、压道检查13、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桩基础可分为预制桩和( )两大类。A、挖孔桩B、浇筑桩C、钢筋混凝土桩D、钢管桩14、边坡挂网锚喷(含锚杆、挂网)防护时,喷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喷层厚度( )。A、大于7cm时,宜分两层施喷;喷后应养护57dB、大于10cm时,宜分两层施喷;喷后应养护57dC、大于7cm时,宜分两层施喷,喷后应养护810dD、大于10cm时,宜分两层施喷;喷后应养护810d15、装配式的扶壁式挡土墙不宜在不良地质地段或( )以上地区采用。A、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4g级B、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g级C

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级D、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级16、营业线改建或增建第二线一般不钉( )。A、施工边桩B、高程标志桩C、中线外移桩D、中线17、翻模施工时,( )。A、高度超过20m的桥墩,支撑顶杆分段分批抽换倒用。抽换的顶杆每批不得超过顶杆总组数的15%B、高度超过40m的桥墩,支撑顶杆分段分批抽换倒用。抽换的顶杆每批不得超过顶杆总组数的15%C、高度超过20m的桥墩,支撑顶杆分段分批抽换倒用。抽换的顶杆每批不得超过顶杆总组数的10%D、高度超过40m的桥墩,支撑顶杆分段分批抽换倒用。抽换的顶杆每批不得超过顶杆总组数的10%18、出碴是隧道施工的基本作业之一,出碴作业能力的强

7、弱决定了它在整个作业循环中( )。A、施工成本B、所占时间的长短C、工序质量D、管理水平19、就地浇筑沉井的施工工序在立外模和抽垫木之间进行的工作是( )。A、绑扎钢筋B、安装钢刃角C、浇筑底节混凝土、养生D、支排架及底模板20、硬化混凝土的干缩与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混凝土单方用水量B、水泥的品种与水泥用量C、骨料弹性模量D、混凝土的弹性模量21、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现场砂石的( ),将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并应有施工配料单。A、强度B、级配C、含水率D、含泥量22、短卸荷板式挡土墙由上、下墙和卸荷板组成,上下墙高度比例一般取( ),墙身可采用石砌体。A、1:1B、2:1

8、C、1:6D、4:623、铁路桥涵工程中( )这三项等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施工单位应进行检验,监理单位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A、基础、墩台、梁部B、基础、承台、梁部C、地基、墩台、粱部D、地基与基础、墩台、粱部24、爆破器材的保管人员应经公安机关培训、考核,并取得合格证。要有( )以上担任看守工作,保证24小时值班。A、3人B、2人C、多人D、4人25、吊箱围堰封底厚度应根据抽水时吊箱不上浮的原则计算确定。封底厚度不宜小于( )。A、0.5mB、1.0mC、1.5mD、2.0m26、钢筋原材料质量评定方法中:热轧圆盘条,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和余热处理钢筋的极限拉

9、伸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当有一个项目不合格时,应( ),则该批钢筋应判为不合格。A、再取一批对该项目复检,当仍有1根不合格时B、再取2倍数量对该项目复检,当仍有l根不合格时C、再取3倍数量对该项目复检,当仍有l根不合格时D、再取2倍数量对该项目复检,当仍有相同数量以上根不合格时27、吊轨纵横梁法适用于桥涵孔径较大,箱顶无覆盖土的线路加固,( )。A、无论正交、斜交都可使用B、无论正交、斜交都不可使用C、正交不可使用、斜交可使用D、正交不使用、斜交不可使用28、悬臂式挡土墙高度不宜大于( )。当墙高大于4m时,宜在墙面板前加肋。A、12mB、10mC、8mD、6m29、客运专线桥梁上部

10、结构形式以常用跨度32m、24m( )为主,其中32m箱梁作为主梁型。A、双线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B、单线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C、双线混凝土简支箱梁D、单线混凝土简支箱梁30、在施工组织设计中,( )是施工组织部署的最主要内容。A、施工组织与规划B、现场组织机构设置C、施工任务分解D、施工工区划分31、同一企业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在同一标段投标不能超过( )。A、2家B、3家C、4家D、5家32、边坡植物防护的植被成活率应达到( )以上。A、70%B、80%C、90%D、95%33、滑膜施工时,模板高度宜( )。A、为0.81.2m,并应有0.5%1%的锥度B、为11.2m,并应有0.

11、5%1%的锥度C、为0.81.2m,并应有0.3%0.8%的锥度D、为11.2m,并应有0.3%0.8%的锥度34、按形成方式可以把粗骨料分为( )。A、卵石和页岩B、卵石和花岗石C、碎石和卵石D、碎石和机制碎石35、铁路隧道工程开挖当两端工作面间的开挖距离余留( )倍循环进尺,或接近( )时,应停止一端工作,将人员和机具撤走,并在安全距离以外设立警戒标志,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A、7.20mB、8.15mC、7.15mD、8.20m36、路基工程施工中关键工序有如下四种回答,其中完整的正确回答是( )。A、高边坡防护、过渡段路基、基底处理、软弱地基施工B、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

12、路基施工C、基底处理、软土地基、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D、基底处理、软土地基及特殊路基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37、铁路工程现场完整的技术管理内容是技术基础管理工作、( )、技术开发管理工作和技术总结。A、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B、测量与试验管理工作C、施工组织设计工作D、施工过程技术管理工作38、硬化混凝土抗渗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混凝土的灰砂比B、混凝土的水灰比C、骨料级配D、水泥品种39、路基面以亡的线路部分,轨道直接承受列车荷载引导列车行走,由钢轨、配件、( )等组成。A、轨枕、扣件、道碴、道床B、轨枕、扣件、道岔、路堤C、轨枕、扣件、道岔、道床D、轨枕、扣件、道岔、站台40、砂按细度模数划分,细度模数为2.0属于( )。A、粗砂B、中砂C、细砂D、特细砂41、干砌片石护坡应该( ),厚度均匀。A、自下而上逐排砌筑B、自上而下随挖随砌C、自左而右横向推进D、自右而左横向推进42、当复测与定测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